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如果皱纹终将刻在额头,那就别让皱纹刻在心里。” 电影《中国合伙人》中,此类妙语层出不穷。这部电影讲述了三个年轻人一起打拼,艰难创办英语培训学校,最后成功实现梦想的励志故事。  相似文献   

2.
詹晓厚 《大学生》2013,(13):122-122
陈可辛的新片《中国合伙人》以最小的成本,达到了迎合三方、一石数乌的结果,它就像所讲述的故事主人公一样“成功”了,至少在票房上成功了。  相似文献   

3.
周边好多朋友推荐《中国合伙人》,说这部片子很励志,以新东方为蓝本,讲述了中国企业家成就"中国梦"的故事。作为龙的传人,我们每个炎黄子孙都向往"功成名就",也愿意去探听成功人士的内心世界,从故事中寻找动力,寻找自己那时的影子。《中国合伙人》恰巧就抓住了这一点,以艺术的方式,展现了东方人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4.
背景介绍 《一千零一夜》在西方被称为《阿拉伯之夜》,在中国却有一个独特的名字:《天方夜谭》。因为明朝以后称阿拉伯国家为“天方国”.阿拉伯人喜欢在夜间举行晚会,书中的故事又都是在晚间讲述的,所以就翻译成这个书名。“夜谭”就是“夜谈”的意思.  相似文献   

5.
周世恩 《师道》2013,(10):34-36
由香港著名导演陈可辛执导的《中国合伙人》,讲述了大时代下三个年轻人从学生年代相遇、相识,拥有同样的梦想至一起打拼事业,共同创办英语培训学校,最后功成名就实现梦想的励志故事。因为故事以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的发展为蓝本.多少会涉及教育这个话题,刨去故事里的其他精彩情节不讲。仔细品味电影里授课的场景,另类解读之余,对于从事教育的老师来说.应该会有所获益.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杨超 《文教资料》2013,(30):29-30
《去中国的小船》是村上春树的第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我”在不同时期遇到的三个中国人的故事,充满了对三人的愧疚之情。村上春树通过这种愧疚感的描写,初次赋予了小说鲜明的社会意识的特点,并逐步发展成为他此后文学创作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电影《中国合伙人》是2013年上映的一部电影,讲述了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三个大学生为了梦想一起打拼事业的怀旧励志片。其主题曲《光阴的故事》及一系列插曲都是采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歌曲。它与视觉画面一起构筑银幕空间,推动叙事,共同完成了艺术形象塑造。  相似文献   

8.
《马玉兰的生日礼物》也称得上是先锋派小说。它的基本故事并不难懂,用小说里的话来说,就是“故事的每一个细节都别出心裁,但人物总是固定不变的,结局也大同小异”。它讲述了一个青年寡妇的三个儿子、再加上这寡妇自己,四口人前赴后继向寡妇的小叔子复仇,而且先后失败的故事。故事的背景是民国、地点是山区、方式是当土匪或以其它方式掌握枪杆子,然后再杀回来,结果却总是中了那小叔子的计。这故事有点《哈姆雷特》的味道,也是弟弟觊觎大哥死后留下的寡嫂,而大哥的儿子则为了母亲的贞洁与父亲的名誉复仇。那么它的先锋性从何而来,或者说我们主要的欣赏点应置于何处呢?  相似文献   

9.
时下,在反腐倡廉和家庭婚姻的电视剧洪流中,《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吸引了诸多人的目光。这部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影视部和全国妇联妇女发展基金会、潇湘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电视连续剧,是根据被授予比利时“国家英雄”勋章的钱秀玲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讲述一位留学比利时的中国女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营救反法西斯战士的故事。1999年5月7日,《环球时报》的“国门内外”版刊登了驻比利时记者丁刚的《比利时有条“钱夫人路”》一文,一段被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秘密,渐渐撩起她“神秘张雅文跨国采访的面纱”。同时也立刻引起了黑…  相似文献   

10.
云崽子  周奇 《音乐世界》2012,(14):25-33
如果说相遇是一场意外,那么这7个人的相遇便是命中注定的精彩。即将开机的偶像剧《七个朋友》为我们讲述了梦想与爱情的故事,而在Easy杂志的独家专访中,他们7个人为我们讲述了各自的故事。Easy影棚也因为他们的到来,变得热闹非凡。  相似文献   

11.
看《大家》     
本期《大家》最引人注目的是刊发了王松的长篇小说(《蛾的飞翔》,这是王松一段时间以来醉心“后知青学”所创作的首部长篇小说。小说以70年代下乡的童亮、张焱为中心人物,围绕着他们两人之间互相倾轧和一些伙伴在知青岁月中的挣扎,讲述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后知青”时代的故事。王松讲故事颇有一股“狠”劲,从早期的“三红”系列以来,他的故事里就始终笼罩着令人恐惧的血淋淋的色彩。同样,在连缀起这个长篇的一个个故事中,他也以丰富的想象力推进强戏剧冲突,把一些场面描摹得风生水起,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2.
好莱坞梦工厂制作的动画片《功夫熊猫》背景设定在古代中国,讲述的是一只名叫波的熊猫临危受命成为动物世界武林盟主的喜剧故事。该片刚在北美地区上映,就以超出预期的6000万美元票房收入成为当周票房榜冠军。《功夫熊猫》在世界其他地区上映,票房同样一路走高。一时间,“功夫熊猫”热遍全球。“功夫熊猫”现象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修辞学习》2000年第5、6期合刊中有《“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是个病句》一文。此文作者盛书刚先生因见央视《东方时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栏目一直是采编人员讲述故事,便说讲故事的人“并非老百姓”,进而认定该栏目名称“言不达意,是个病句”。其实,该栏目名称没有语病,倒是盛文有两处语法方面的问题。其一,错析“老百姓自己”。盛文说“老百姓自己”是一个自身代词,“自己”是构成自身代词的词根,这就混淆了汉语的词根、词、短语三个概念。“老百姓自己”乃是“名 代”类型的复指短语。“自己”是一个复指性的人称代词,并非词根。其二,误解“受事者”。受事者就是受动作支配的对象。其所举英语例子“He admires himself”中  相似文献   

14.
《狂人日记)作为一个小说文本,虽呈现为一种心理小说形态,可这井不意味着没有故事。相反,《狂人日记》中涉及的故事恰恰不止一个.它实际上讲述了众多真实的和虚幻的吃人故事。《狂人日记》就是由这些故事汇编而成的“吃人”话语.而且.不断地重复这一“吃人”话语成了狂人患迫害狂的主要病态心理特征;同时,“吃人”话语也在狂人的不断重复中变“幻”成真.从而引发了堂·吉河德式的反抗斗志。和堂·吉河德面对风车、酒桶时的勇猛一样.狂人也立志要劝转那些他随想中要吃人的人.其言行是可笑的、滑稽的,但同时也是令人深思的。虽其…  相似文献   

15.
王海鸰的小说《中国武离婚》,通过一个普通家庭的解体过程,讲述了一个典型的中国武离婚故事,也“全景武”地浓缩了中国当代社会的婚姻状况。这部小说蕴涵丰富,从精神分析、结构主义分析和女性主义三种不同的视角进行解读,可以获得看似不同而根本上则存在深刻关联的启示,也更能令人感悟文本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马玉兰的生日礼物》也称得上是先锋派小说。它的基本故事并不难懂 ,用小说里的话来说 ,就是“故事的每一个细节都别出心裁 ,但人物总是固定不变的 ,结局也大同小异”。它讲述了一个青年寡妇的三个儿子、再加上这寡妇自己 ,四口人前赴后继向寡妇的小叔子复仇 ,而且先后失败的故事。故事的背景是民国、地点是山区、方式是当土匪或以其它方式掌握枪杆子 ,然后再杀回来 ,结果却总是中了那小叔子的计。这故事有点《哈姆雷特》的味道 ,也是弟弟觊觎大哥死后留下的寡嫂 ,而大哥的儿子则为了母亲的贞洁与父亲的名誉复仇。那么它的先锋性从何而来 ,…  相似文献   

17.
沈鲁 《教师博览》2023,(23):68-70
<正>从笔者第一次在平遥国际电影展看见影片《不止不休》的“概念版”发布,到2023年3月24日影片全国公映,已经过去了三年多。这三年多来,新冠疫情肆虐,所有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也更加应验了《不止不休》里的一句台词:“这世上的事,有哪一件跟你没有一点关系呢?”影片《不止不休》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一个报纸记者以“一支笔”改变了“一亿人受歧视”的现实,让全国一亿“乙肝病毒携带者”发出了“反歧视”的呐喊,  相似文献   

18.
<正>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指出:“小说家有三种基本可能性:讲述一个故事,描写一个故事,思考一个故事。”[1]《祝福》是鲁迅的经典小说,在这篇小说中,鲁迅为读者讲述、描写了一个叫祥林嫂的女人的悲惨一生。不论是初到鲁镇时三缄其口地“遮掩”其故事,还是再到鲁镇时滔滔不绝地“讲述”其故事,抑或是作为验证者主动“验证”捐门槛效果的故事、作为质疑者主动“质疑”灵魂有无的故事,祥林嫂是以自己为主角的故事的讲述者、验证者、质疑者。  相似文献   

19.
《长恨歌》讲述了一个名叫王琦瑶的“边缘的”女性一生的命运故事。通过她, 王安忆展示的其实是一个城市的故事, 并将这个故事置于时代的背景之中。  相似文献   

20.
夏洛蒂.勃朗特的自传性小说《简.爱》以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为背景,讲述了简.爱为争取个人自由幸福与主流社会规范顽强抗争,最后实现自己愿望的故事。“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简.爱人生初期的盖茨黑德充满了不稳定因素。刚出生不久,她就变成了孤儿,然后被里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