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读海明威《老人与海》,读到“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时,常令人热血沸腾,正是凭借这种信念,历尽磨难九死一生的老渔夫桑迪亚哥拖回了巨大的鱼骨。也正是凭借这样的信念,杰克伦敦用《热爱生命》穿越了严酷的荒原,贝多芬用《第九交响曲》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海伦凯勒用“三天光明”创造了人生的奇迹。  相似文献   

2.
贝多芬 ,德国音乐家 ,被公认为有史以来世界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他以创作的乐曲向世人鲜明地揭示 :“音乐的力量可以不借助语言文字而传达一种人生哲学。”《月光奏鸣曲》(简称《月光曲》)是他留给世人的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之一。课文《月光曲》讲述了一个生动美丽迷人的传说故事 ,可以作为我们解读名曲《月光曲》的一把金钥匙。“月光曲”的传说与名曲《月光曲》有着不能割舍的渊源关系 ,是先有音乐家名曲《月光曲》的创作 ,而后才有关于名曲创作的传说。这个动人传说的渊远流长表明了贝多芬其人其德之不朽 ,其名其曲之经久而不衰。贝多芬…  相似文献   

3.
上海《语学习》1999年第2期孙玮先生《到底念zēng还是念céng》一提出,《愚公移山》“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的“曾”应该念zēng,而不应该念céng,因为《汉语大词典》和《汉语大字典》等书对于和“乃、竟”解的“曾”都注音为zēng。孙先生的说法是有一定根据的,但是如果我们查阅一下其他书籍,,就会发现作“乃、竟”解的“曾”也可以读为céng。  相似文献   

4.
《月光曲》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此曲的过程,表达了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美好感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如何通过对课文中难点的剖析,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难点一:“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理解“断断续续”这个词是领会这句话的关键,可以设问:①“断断续续”是什么意思,本课指什么?(帮助学生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语所表达的意思:钢琴声忽有忽无,一会儿响,一会儿停,说明琴弹得很不熟练。)②贝多芬在什么情况下,听到断断续续的钢…  相似文献   

5.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中品“三国”,把魏、蜀、吴三国的人和事“品”得出神入化;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在“百家讲坛”中“读”《史记》,把《史记》“读”的栩栩如生。可是,在听了易教授的“品”“三国”和王教授的“读”《史记》之后,我们是不是就不用读《三国演义》和《史记》的原著了呢?  相似文献   

6.
刘梅莲 《广西教育》2005,(11A):24-24
一、挖掘教材本身的人文资源 1.优美的碰撞——教材选文 北师大版的教材选文特点是:关注儿童,充满童趣,语言生动,文化渗透。读每篇课文,感觉就是在和一个个聪慧天真的孩子聊天。如第二册《柳树醒了》“春风给柳树梳头了,梳着梳着,小柳梢啊,绿了。”这是孩子的天真,孩子的想像。《兰兰过桥》“未来的桥会是什么样呢?我们分头想一想,然后把它画下来。”这是孩子的愿望,孩子的智慧。《识字4》“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这是孩子的观察,孩子的诗意。想一想,连我们大人都会被这些充满童真、童趣的文章所感动,更何况孩子们呢?这样的教材选文把语文学习看成是一种人文积淀的过程,以语文点燃精神,以精神立人。  相似文献   

7.
很多事物被高涨的热情和炙热的时代热捧,反而会膨胀变形,失去本真的面目。坐下来,静一静,褪去灼热的目光,用“冷眼”来瞧一瞧,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其实是另一副模样。《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的塑造历来被人推崇,可是,最近我越读越觉得,我们对人物形象的定论是不是该换一种眼光来看了?  相似文献   

8.
昨天中午MlKE午休了,所以晚上精神很好。我们读了《易经》乾卦第一、《黄帝内经》第一节、《成语接龙》001-100,前面的两个内容都是指读,后面的成语是他带读的。后来的《孝经》第一到六章是在广场上玩着读完的。有趣的是,当读到诸侯章第三“在上不骄,高而不危”的时候,他正好攀到爬梯的最上端,于是体悟了“高而不危”,他自己笑了,感觉很有意思的样子。  相似文献   

9.
师: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音乐?为什么?生:喜欢,因为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可以使人感到轻松。师:说得很好,音乐是我们的好朋友,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上新课之前,我想请你们欣赏一段二胡独奏曲。演示课件1:放音乐《二泉映月》,呈现相关画面师:当这首著名乐曲响起的时候,我想,你的心头会或多或少地泛起一阵凄凉、忧愁、悲伤的涟漪。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被某些不经意的、好听的旋律所打动,沉浸在音乐所表现的美好境界中,得到某种人生的感悟。《在声音的世界里》是一篇自读课文,我们将采用自读、欣赏、整体感悟的方式来…  相似文献   

10.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可以说是我国文学史上最催人泪下的篇什之一,苏轼说过这样的话:“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苏轼的说法不一定很准确,因为世界上的痛苦在很多情况下并不一定非要用眼泪来证明。但苏轼确实指出了该文所蕴藏的巨大情感风暴。本文打算从十二郎之死给韩愈心头带来的震动这个角度去体悟这篇祭文的悲痛感情。  相似文献   

11.
谢鲁刚 《山东教育》2002,(25):47-47
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我采用了“整——分——整”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在学生自读课文,对课文的故事情节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我启发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1.课文记叙一件什么事?2.贝多芬是为了谁而创作《月光曲》的?3.贝多芬由于什么原因要为盲姑娘创作《月光曲》?对这些问题学生有了基本认识,便从整体上对《月光曲》有了初步的理解。接着,我转入分解性导读。分解性导读,一般抓住文章中的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进行剖析,透过词句的表面意思,挖掘它们丰富的内涵。但词句的剖析不是孤立的,应和文章的整体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2.
《中学文科》2005,(7):15-24
有了书,才将古今距离的时间拉近了。“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从这几句话让我们看见了两千多年前一个名叫孔丘的老头子的形象和疲惫倒霉的样子(读《孔子世家》)。有了书,才将地域的远近缩短了。在黄土高原上我们能望见驶向冰岛的渔船和大海里汹涌的波涛(读《冰岛渔夫》)。读但丁的《神曲》,一个在尘世的人可以认识天堂和地狱。  相似文献   

13.
一脉相承的桃源情结——从《边城》到《受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沈从说,“我主意不在领导读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可是我们从《边城》看到的却分明是一处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民性淳朴的人情世故,还有就是,“在这些人性皆善、性自天然的人群中,辨不清社会的制度和明的梗阻”(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这样的桃源情结也许是源于对故乡的深切眷恋,也许是处于对都市明社会的极大的不满和厌恶。汪曾祺在《读〈边城〉》说:“可以说《边城》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了的,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现实。为什么要浪漫主义,为什么要理想化?因为想留驻一点美好的、永恒的东西,让它长在,并且常新,以利于后人。”  相似文献   

14.
诵读,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我国自古就有诵读的传统,尤其对诗歌的诵读更加重视,因为古诗词本身就是语言艺术,大多可以配乐吟唱,具有极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性,古代诵读诗词用“吟诵”的方法,即接近于歌唱的诵读,但也同诵读一样,“都要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中国的吟诵传统是与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一同开始的。《论语》中就有“诵诗三百”的话。《孟子》也说:“诵其诗,读其书。”孔子堪称我国古代第一位著名的诗文吟诵专家,《庄子》里就有记载:“孔子读《春秋》,老聃踞灶觚而听。”屈原《渔父》中有“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的说法。其他如《孔雀东南飞》有“十六诵诗书”句,李白《游泰山六首》(其四)有“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句。  相似文献   

15.
教学设想 :这课的重点是感受贝多芬在即兴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从而感受贝多芬深厚的同情心。为了突出这个重点 ,我首先指导学生自读自悟 ,然后巧用CAI课件逐幅出示四幅图 ,让学生想像、感受贝多芬内心情感的变化 ,这样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课文中的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皮鞋匠为什么会联想到月亮升起、月亮升高及波涛汹涌的画面 ,而皮鞋匠联想到的画面的变化是随着乐曲的变化而变化的。为了突破这个难点 ,可以播放《月光曲》的乐曲片断和皮鞋匠联想到的“月升、月高、波涛汹涌”动画 ,让学生感受乐曲变化 ,并指出这种乐曲的变…  相似文献   

16.
爷爷活了88岁,是在过完米寿生曰的当天傍晚离开我们的。老人生前做过乡村医生和公社保管员,也下田种过小麦和玉米,一辈子活得不宽裕,却爱读《论语》《庄子》这类古书,而且百读不厌。他尤其喜欢读明代学者朱柏庐所著的《朱子家训》,并时常用书中“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的大道理教化儿孙,唯恐我们在修身治家方面乱了方寸、错了章法。  相似文献   

17.
这是《读》里《原来可以这样拼》一所描述的加拿大埃德蒙顿一所小学的一节拼图课。每每读到这里,我就会很受感动。  相似文献   

18.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作为“乐圣”,贝多芬的音乐地位和音乐成就无人能及:作为与苦难命运作斗争的代表,他同样令人崇敬。本文通过“客人”拜访失聪后的贝多芬,真实地展现了贝多芬作为一代音乐巨人,在遭遇不幸时内心的痛苦和与不幸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意志。  相似文献   

19.
学习高一第一册自读课本中的《贝多芬百年祭》,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步骤: 1.导入:课间播放贝多芬的《欢乐颂》,上课伊始询问音乐名称及作者导入。  相似文献   

20.
荆立侠 《山东教育》2007,(10):16-16
读《山东教育》的“创新教育百例”栏目,常常被老师们自省的文字所感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