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案头摆放了几本季老的散文集,其中一本的封面上,慈眉善目的季老坐在桌前微笑着。这微笑总是让我想起几天前的拜访。那个下午,季老也是这样坐在桌前,几缕斜阳洒在老人的肩头、桌上,老人轻轻打着手势娓娓而谈。我们的谈话内容离不开教材与教学,也谈到了季老新近入选教材的文章。季老的《怀念母亲》一文被选入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翻阅着教材,季老说教材编写者对入选文章进行修改是必要的。就《怀念母亲》,他只说了几句话,同一篇文章,写两个母亲,比较有意思,也比较容易接受。小学生要懂得热爱祖国,懂得对自己的父母尽孝心。  相似文献   

2.
7月14日 晴 7月11日,季羡林先生静静地走了。看着案头的《真话能走多远》、《忆往述怀》、《季羡林生命沉思录》等几部先生的著作,内心瞬间涌上了难以诉说的平静。对于季老的著作,我想我穷尽一生恐怕都难以读完。季老的著作要慢慢读,但季老的名字,我会永远刻于心间。  相似文献   

3.
已是耄耋之年的季羡林教授乃旷世鸿儒,亲身经历了20世纪中华民族及其学术文化的兴衰荣辱。季老在其长达六七十年极富创造力的学术生涯中,为世界贡献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学术界、教育界、文化界赢得了崇高的声誉。记得在2000年季老的90寿诞庆祝活动上,97岁高龄的学术泰斗钟敬文教授颂其曰“真诚质朴”,“为文如此,为人也如此;学问一流,道德也一流”。 真情待人——爱母敬师重情意 人们都说季老多情。的确,只要与季老有所接触,都会发现季老对父母、对师长、对朋友总是满怀深情。季老对母亲的深情众所周知。与人闲谈,他往  相似文献   

4.
[教材分析] 本文为略读课文,内容是小记者张苗对季羡林先生的访谈实录,是学生接触的一种新文体。文中这一老一小,一边是德高望重、学贯中西、饮誉海内外的学界巨擘,一边是求知若渴、好学上进的小学生。他们俩在年龄、阅历、学识上有着巨大的悬殊,却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侃侃而谈,就读书学习展开了逐步深入的交流。季老指出:想把文章写好,就要多看书;  相似文献   

5.
用功 《中学教育》2005,(6):63-63
2001年,凤凰卫视主持人对季羡林进行了一次访谈,季老的大实话听了让人忍俊不禁,久久不忘。  相似文献   

6.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一篇散文。季老通过对德国人独特的养花方式的介绍,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走进文本,就仿佛走人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是一个花的世界,一个美的世界,一个意蕴深远、耐人寻味的世界。文中所描绘的景色远离学生的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读准字音,理解生字新词,利用音乐、图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感受文章描绘的奇丽景色,感受德国奇特的风俗文化,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季鸿崑先生数十年致力于中国烹饪高等教育的理论建构、教材建设、教学实践与食学研究,成果丰硕,影响巨大。准确评介季老的食学贡献是严肃的历史责任。笔者与季老联袂同道、戮力前驱二十五年,心语共事,体悟良多。通过与季老共同推进中国烹饪高等教育统编教材编撰事务、创办《饮食文化研究》期刊、编撰《中国烹饪文化大典》、发布《泰山宣言》、共同支撑"饮食文化研究"、"食学研究"专栏、联袂历届"亚洲食学论坛"等诸多经历,实录季老的学术思想与建树行为。  相似文献   

8.
又见季老     
季老辞世,举国震悼.在悼念季老日子里,我不禁想起两次面谒大师的情景…… 2000年是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文化部、甘肃省人民政府为此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其中之一是7月6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敦煌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纪念座谈会".6月28日,受文化部办公厅的委托,我跟随敦煌研究院樊锦诗院长前往北京大学,给季老送达座谈会的邀请,我有幸第一次拜见了向往已久的学术大师.  相似文献   

9.
大师已远去     
转眼间,季羡林先生逝去四年了,他是带着他对社会深深的爱与责任,带着对祖国的无尽的眷恋离开了这个世界的。季老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毕生从事梵文的翻译与研究工作,同时在东方学、古文字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上也都有极高的造诣。可以说季老学识渊博,学贯古今,然而老人一生却平易近人,朴素真诚、淡泊名利。季老一生为我国的文学、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却十分谦虚。尽管早已到了耄耋之年,却依旧关心国家大事,时刻都在思考。  相似文献   

10.
林高明 《福建教育》2009,(11):62-63
记住季老,是因为他那篇至情至性的《赋得永久的悔》,他说如果不去济南,不去北京,不去德国,他就可能会是一个农民,一个文盲,但是他的母亲会活得更长、活得更好。在母亲去世多年后,八九十岁的他仍在懊悔。记住季老,还因为当时身为北京大学副校长,还心平气和地为一位误以为他是校工的大学新生看护行李……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买来他的《读书治学写作》,仔细研读,得以~见其书生本色、学者本色。  相似文献   

11.
漫步到西湖旁,眼前蓦然出现了一片无际的绿色。荷叶层层叠叠,比肩接踵,高高亭立于碧波之上的荷花,婆娑起舞,娇艳欲滴,于是顿觉润心畅怀。又猛然想起季老已伴着荷香飘逝,  相似文献   

12.
布衣季羡林     
捧读《季羡林文集》,犹如围炉品茗。季老与我等有云泥之隔,但与季老夜话,听老人将心扉悉数打开,在亲切的话语氛围里,便有了开悟的快乐。季羡林是世界著名的东方学家,涉猎范围之广、造诣之深世间罕见。可季老说“:我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悼沈从文先生》)“我是一个上不得台盘的人。”(《怀念乔木》)对于那些摆官谱者,他是理也不理,见面连招呼也不打的,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狂狷。可对待师友、亲族,季老却说“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忘情的地步,只有把自己钉在感情的十字架上”。这浓浓的人情味,正如草木之于土地,游子之于故园,承袭…  相似文献   

13.
学术大家季羡林先生关于“人文奥运”的诠释,令人耳目一新,难以忘怀。季老说:“人文奥运就是两句话——宣传中国优秀文化,吸收外国优秀文化。”言简意赅,一语到位。  相似文献   

14.
《怀念母亲》(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选自季羡林先生的回忆录《留德十年》。该文写尽了季老先生在德国羁旅生涯中对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的无限思念,读罢余音绕梁,齿颊留香。基于"在运用中理解,在实践中悟情"的设想,笔者认为该文的重点难点教学,应观照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在有效的语文实践中,引领学生穿越季老的浓浓回忆,体悟其怀念两位母亲的拳拳赤情。从而逐渐领悟语言文字的应用规律。下面分三个板块来谈。  相似文献   

15.
98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前些天为《中国通史》题辞:“普及中国史,提倡大国学”。季老再次重申应提倡“大国学”,引起出版、学术、教育界的关注。季老倡导“大国学”。并非始于今日。五年多来,他虽然一直在病房休养治疗,却始终关注着社会上“重振国学”的热潮。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首任院长冯其庸先生曾专门到医院与季老交流看法,一致认为我们的“国学”应该是长期以来由多民族共同创造的涵盖广博、内容丰富的文化学术,而绝非乾嘉时期学者心目中以“汉学”、“宋学”为中心的“儒学”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育管理》2009,3(5):82-82
2009年7月13日《中国青年报》叶铁桥撰文指出,钱钟书、费孝通、巴金……近些年来,每逝去一位民国时期即已名满天下的学人,人们都会在无限缅怀中感叹大师的凋零和后继乏人。季羡林先生的故去,则再一次让这个话题延续。张中行评价季老的三个“难能”,每一个在现时代都是稀缺之物。  相似文献   

17.
为庆祝北大110周年校庆,季羡林先生将积攒数年的百万稿费捐赠北大,设立“北京大学季羡林奖助学金”,希望用这笔基金的收益奖励优秀的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帮助贫困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士、教育基金会秘书长邓娅博士一行,来到北京301医院,专程看望了在此住院的已97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并向季老颁发了捐赠证书。在洁净的病房里,许智宏校长首先代表全体师生员工向季老表示问候,感谢季老长期以来对北大的关心和支持,他说:“您设立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对年轻人是非常大的鼓励。”季羡林先生说,教育要靠大家来办,作为北大的教授,能够为国家贡献点力量,  相似文献   

18.
古往今来,“成功”这两个字一直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目标,但有的人在追求它的道路上大有作为,而有的人却一事无成,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拜读了季羡林老先生的《成功》一文,对它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季老先生在文中总结出了一个公式:天资 勤奋 机遇=成功,并且深入浅出地做出客观的分析,从而进一步指出:只有勤奋才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9.
1987年的一天,刚任国家图书馆馆长不久的任继愈,在图书馆里遇见了自己的老乡兼好友季羡林。当时,季老正带着一个年轻人在翻看国家图书馆的镇馆之宝——《赵城金藏》。任继愈一问才得知,原来那个年轻人是季老带的研究生,他急需查阅《赵城金藏》,但是根据国家相关制度的规定,研究生是没有资格翻阅如此珍贵的古代文献的。  相似文献   

20.
谁能相信,纵横学界近60年的季老也曾有过在失业的边缘“提心吊担”地挣扎的一年?看来,成功者都曾经勇敢地迎接挑战.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