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把握诗歌意象分析的基本方法,归纳意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对于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把握诗人的情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意象感悟诗歌的意境美,从而领悟诗歌深层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2.
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融和。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现当代诗歌教学中,可以采取这种方法来让学生学会赏析诗歌:通过品读把握意象特点;分析意象领悟意境;感受意境体会思想感情。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正确运用象征手法,反复揣摩、体味诗人赋予意象的主观情感,是顺利进入诗歌意境并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鉴赏诗歌,首先是对诗歌思想情感的解读。本文着重谈谈读懂诗歌,解读诗歌思想情感的几个突破口:一是重视诗歌的题目,二是关注诗人和背景,三是把握意象的含义,四是理解典故的用意,五是抓住关键的词眼。  相似文献   

4.
诗歌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诗歌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作者的生活经历及社会背景,以缩小学生和诗人间的情感距离,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也可通过音乐的辅助、意象分析及诗歌的比较的方法来教学,利用这些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文化内涵,加深对诗歌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诗歌一向以含蓄蕴藉为美,诗人往往寄情于物、托物言情,创造出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诗歌境界。当客观外物打上了诗人主观思想情感的烙印后,就不再是客观存在的无意识的事物,而是投射了诗人思想情感的意象。意象是“意”和“象”的融合,“意”是诗人的思想情感,“象”是客观物象,意象是渗透了诗人思想情感的客观物象。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含蓄蕴藉之美和意象创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朱光潜先生认为:“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世间并没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把握了诗歌的意象也就把握了诗歌的灵魂。但是意象不等同于客观外物,在古典诗歌中,最普通的小草、古树、大雁、杜鹃都有着“言外之意”、“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如何才能由“象”得“意”,品味到诗歌意象之美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开启想象之门,找到“物”与“心”,“象”与“意”的关系,在想象的世界里画出诗歌意象,构筑出诗歌所描写的艺术境界,这样才能真正品味到诗歌意象之美。在由“象”到“意”的过程中,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6.
古典诗词以其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成为中学生阅读和文学欣赏的重要阅读素材。在古典诗词教学中,要想真正理解诗人在诗歌中所言之志,必须借意象入手,进一步深入到诗歌的意境。文章通过对贾铖虎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例的研究反思,提出古典诗词教学的突破口在于抓住古典诗词的意象,引导学生通过意象去了解诗人的情感,并提出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来决定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有朗读意识,不断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诗歌,体味诗人的思想情感,还要引导学生通过把握意象,自主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并通过练习将之巩固,更要充分了解学情,把知识的衔接与过渡充分建立起来,带领学生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过渡到未知的诗歌鉴赏,真正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8.
诗歌鉴赏要从语言入手,鉴赏诗歌的意象尤为重要。鉴赏诗歌意象的本质在于赏析诗歌意境。可以抓住"象与境"这个纲,从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体会诗人炼字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的,体会诗人赋予所描绘景物的情趣、情感和诗意,体会诗人主观情感的外化和体会意象创造的意境的和谐美等角度进行鉴赏。  相似文献   

9.
意象的本质是艺术形象,是通过创作者的心理活动(情绪情感等)进行再加工而形成的新的艺术形象。古诗意象是古诗创作者对某种事物或情景的独特理解和特定感情,是诗人表达自己思想与感情的重要载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古诗意象,系统归纳古诗意象,体验古诗作者情感。这种方式能使学生较快地理解和体会诗人的心理活动,更容易地理解古诗的思想内涵。也有助于诗歌形象的塑造以及理解诗歌语言的深层意义。因此,自主探究式学习古诗意象,对于有效地引导学生抓住诗歌的意象去理解诗作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0.
文章把握了诗歌的意象、形象、情感、意境等特点,指出在诗歌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意象,理解形象,体验诗人情感,领悟诗歌意境,从而使学生获得美的感染与享受,提高艺术鉴赏力。  相似文献   

11.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题材,语言凝练含蓄,意蕴丰富。高中新课标中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在抓住诗歌意象,把握诗歌内容,品味诗歌语言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情感。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诗人描绘的诗情画意中翱翔,从而在掌握诗歌鉴赏方法的基础上,增强对我国古典诗歌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2.
意象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是诗人抒发情感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鉴赏诗歌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单元。可以说把握了意象也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只有对意象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我们才能对诗歌产生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才会产生深挚的审美情感。本文主要谈水在古代诗文中的意象。  相似文献   

13.
意象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是诗人抒发情感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鉴赏诗歌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单元。可以说把握了意象也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只有对意象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我们才能对诗歌产生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才会产生深挚的审美情感。本文主要谈水在古代诗文中的意象。  相似文献   

14.
意象即文学作品中表达主观思想情感的客观外物,是沟通艺术家主观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桥梁.意象是诗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诗人创造意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诗的创造力、想象力,诗的一切生命力,就在意象的塑造上.读诗,必先读懂意象.鉴赏诗歌时,反复揣摩、体味从而准确把握意象是进入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准确把握诗歌的意象,欣赏诗人创造的意境,把握诗人跳动的脉搏,透过意象的外在而去寻找作者所寄寓其中的内质,这样也许就能较好地深入诗歌与作者之中,较高水平地鉴赏到诗歌的真魂.  相似文献   

15.
诗歌意象是熔铸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作者赋予它灵性,它又包含诗歌的旨趣、体现诗词的情调。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要通过仔细品味诗词中所包含的意象,进而把握诗中的显性信息、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来准确把握主旨、全面分析,最后做出全面的理解,感受诗词的感染作用,真正地解读诗人的情感倾向。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古典诗歌在表达情感上都比较委婉含蓄,所以诸多诗人在表达情感的时候往往会借助意象来传达情感,意象常常就成了诗人投射自己情感的载体。把握了诗歌中的意象,我们也就找到了赏析诗歌的一把钥匙,接下来我们将一起学习如何借助意象来赏析诗歌。一、学海拾贝(一)借助意象,描绘画面何为意象?意象即意与象的组合,是浸染了作者主观感情的景物,是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  相似文献   

17.
对高中生而言,鉴赏诗歌的能力要求较之初中有了大幅提高。如何衔接初高中诗歌教学?抓手是诗歌的意象。意象在初中虽是未触及的概念,但又很容易理解,无非就是融汇了诗人情感、观念或哲理的景或物,对学生而言,一点就透,因此可作为高一诗歌教学的过渡和中介。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紧扣诗歌中的意象特征,勾勒意象所描绘的画面,从而体会意象所传达的情感;引导学生把握诗作中各意象之间的关联,继而梳理、挖掘诗人跌宕起伏的情感脉络和情绪的嬗变;在课堂上创设诗人作诗时的生活情境,从本源上理解诗歌意象的朦胧性和多义性,帮助学生达到对诗歌的精深鉴赏。  相似文献   

18.
“意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对意象情感指向的正确把握有利于准确把握诗歌的主旨。文章以“水”这一古诗文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意向为例,解读不同诗人在“水”意象中所承载的情感,以帮助学生理清“水”这一意象的不同内涵。  相似文献   

19.
[设计思想] 《课程标准》在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了“知人论世”的鉴赏要求。本设计就以“知人论世”的角度解读诗歌为教学切入点,形成方案A。 鉴赏诗歌从诗歌意象入手,将会找到一把通往诗人情感大门的钥匙。本设计以“意象”为切入点,用诵读基本规律带动诗歌意象的品析和诗人情感的把握,形成方案B。  相似文献   

20.
【执教者:苏胜全】【教学设想】鉴于《雨巷》特殊的文体,本课采用问题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们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力求给学生更多的真切感、参与感、获得感。【教学目标】1.把握诗歌意象,分析"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2.把握诗歌情感,探究诗人情感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