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新课标高考改革的稳步推进,高考数学中对于中国古代数学文化、数学生活相结合的题目日益成为考查热点.比如2017年全国Ⅰ卷理科第2题以我国古代的太极为背景,考查几何概型;第12题将数列与大学生创业相结合等.作为高中生,我们需要及时把握高考命题的新趋势,同时也要在平时不断丰富数学文化知识、提升新背景下的数学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Ⅰ卷理科第21题主要考查导数公式、导数运算法则及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综合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分类与整合的能力以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本文对该题的解法及背景进行探究,以期对读者有一定启发.1 试题再现例1 (2020年全国Ⅰ卷理科21题)已知函  相似文献   

3.
<正>"双零点问题"是近年来高考的一个热点问题,2017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Ⅰ理科第21题和2016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Ⅰ理科第21题都考查了双零点问题中的参数取值范围.笔者在翻阅各省市模拟题时发现双零点问题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只是考查角度略有不同而已.而学生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存在不同程度的盲目感,对标准答案大多感到"不自然"或"想不到".本文通过对比"双零点问题"的不同考法,总结其题型和不同解决方法,并归  相似文献   

4.
<正>对数学题进行一题多解,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现以2017年高考数学理科全国Ⅰ卷为例,谈谈一题多解的训练。一、函数2017年高考数学理科全国Ⅰ卷的第5题为函数题,主要是对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  相似文献   

5.
2019年高考数学全国卷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试题突出数 学核心素养导向,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重能力,体现新 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面以2019年数学全国卷Ⅰ理科第12题为 例谈谈核心素养的考查。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研究前提和依据,架构2020年新高考数学全国Ⅰ卷分析框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分别研究了新高考数学全国Ⅰ卷的考查内容、考查要求和考查载体.研究表明2020年新高考数学全国Ⅰ卷能够贯彻执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基本方略,突出数学学科的科学与教育价值的考核,注重函数、几何与代数的考查,数学建模能力的考查力度显著提高,但数学文化浸入数学考卷的力度还需要加强,创新性的考查还不够充分,探索创新和生活实践类问题情境上的考查相对较少.展望未来的新高考,统计与概率知识的考查应该会加大比重;数学建模能力的考查可能会持续加强;数学文化的考查将会逐步浸入到填空题与解答题之中;推陈出新的创新性题目将会层出不穷;生活实践类问题情境的创设可能会适当增加.  相似文献   

7.
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高考理科综合Ⅰ·生物卷(下简称“高考全国卷Ⅰ”)非常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现以近两年高考全国卷Ⅰ中突出考查科学探究能力的试题为例,简析其三大特点. 1 高考全国卷Ⅰ考查科学探究能力试题示例 [例1](2014年第32题)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矮秆(抗倒伏)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全国高考课标Ⅰ卷理科数学第20题,是以抛物线为背景、以导数几何意义、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为着力点命制的一道综合题.本题特点是题干清晰、设问精炼简洁,题目阅读量小,没有偏、烦、难、怪的味道,中规中矩,渗透了人文关怀的思想.此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也考查了学生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的、化归与转化等数学思想.此题第(2)小题虽然是考查直线和抛物线位置关系的一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全国高考数学新课标卷Ⅲ理科第20题总体上保持了近几年来的命题特色,是一道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问题,以中点弦问题为依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以及等差数列,体现了高考试题在知识交汇处命题的特点,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也考查了考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其中第(Ⅰ)问容易入手,第(Ⅱ)问难度较大,前后两问之间有很好的梯度性,具有很好的选拔功能.本文对这道试题进行解法、源头和变式探究,并结合这道试题来谈一下解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精彩纷呈,好题不断.这些好题对高中数学教学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它们能真正地考查学生数学素养,使学生明确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即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特别是运算求解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此,笔者在认真研究高考试题的基础上,以新课标全国卷Ⅰ理科第16题为例,研究一类四次函数最值问题的解法,与同学们共享.题目若函数f(x)=(1-x2)(x2)(x2+ax+b)的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则f(x)的  相似文献   

11.
<正>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运动型"三角形问题(2014年高考数学新课标全国卷Ⅰ理科第16题,2016年高考数学江苏卷第14题)精彩纷呈,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令人赏心悦目.他们集知识的交汇性和综合性、方法的多样性、能力的迁移性于一体,既极富挑战性,又颇具趣味性.这类问题因"运动"而精彩,因解题方法的灵活多样而彰显数学思维之美妙.下面以2018年高考数学江苏卷填空题13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9,(81):67-68
采用韦伯一致性分析法来衡量2019年高考数学(理科)全国Ⅰ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发现2019年高考数学(理科)全国Ⅰ卷与课程标准在知识种类、知识深度和知识分布平衡度方面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在知识广度方面还有所欠缺。建议:命题者提升试题考查的广度,优化综合新题型;备考者则要注重函数、几何与代数两个主题的学习,重视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注重核心素养的综合提升。  相似文献   

13.
透视云南省2009年高考数学试题(全国卷Ⅱ),理科试题增加了起点低而灵活,但计算量大且繁难的(解析几何)题。题目立足于现行高中数学教材,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突出考查数学核心能力,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数学实际水平和数学素养,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分析2009年高考试题特点,有利于我们及时调整复习。  相似文献   

14.
2008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Ⅰ和卷Ⅱ均紧扣考试大纲,立足现行高中数学教材,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能力立意与2007年同类考卷相比,试题总体相对稳定,能区分出不同考生对基本概念掌握的层次或效果,强化应用意识,倡导理性思维,体现创新意识的考查.理科卷呈现出题目灵活、综合性、创新性增强等特点,对计算能力的要求提高,起点容易落脚难.文科卷总体保持2007年的标准还略显简单.  相似文献   

15.
基于SOLO理论,量化分析2018-2022年我国数学全国Ⅰ卷(理科)和美国SATI数学试卷的试题思维层次的异同,呈现两国高考数学考试内容评价标准与发展方向.研究表明:中美高考数学试卷在考查内容权重上存在差异;中美高考数学合格评价功能与选拔评价功能侧重各有不同;我国高考数学问题情境化设置较弱.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高考福建卷的命制,以《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及《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考试说明(数学·理科)》(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关注数学基础为体现,以考查考生基本数学能力为立意,以甄别考生数学素养为需要.纵向观卷,今年的试卷保留了课改以来高考福建卷注重考查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7.
2021年高考数学全国卷共6套,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包括新高考Ⅰ卷1套(不分文理科)、新高考Ⅱ卷1套(不分文理科)、全国甲卷2套(文、理科)、全国乙卷2套(文、理科).本文给出其中6道导数试题第(2)问简明的新解法.  相似文献   

18.
2009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Ⅱ理科第11题朴实无华,似曾相识,平而不俗,淡中出奇,让许多考生措手不及.此题体现了高考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意图,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较深入,要求考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握题目的考查意图,作出抉择,  相似文献   

19.
2008年高考全国理科综合能力测试(Ⅰ)卷化学试题注重基础,考查学科主干知识,突出体现学科思想和思维能力的考查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一线教师所认可,堪称化学基础知识、学科思想方法、思维方法的融合。分析2008高考全国理科综合(Ⅰ)试题,给2009高考复习留下哪些积极的导向作用呢?  相似文献   

20.
1 问题的提出 高中《数学(必修5)》第31页有这样一道例题:设数列{an}满足a1=1,an=1+1/an-1(n>1),写出这个数列的前5项.有尖子生提出能否求出它的通项公式,类似问题在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如2012年全国大纲卷理科第22题、2011年广东卷文理科第20题、2010年全国卷Ⅰ理科第22题,天津卷理科22题、2009年江西卷第22题,陕西卷第22题、2008年陕西卷文科第20题,理科第22题、2007年高考全国卷理科第22题,广东卷理科第21题,四川卷文科第22题等.笔者决定在每周二下午数学课外活动小组时间(下午3点至5点)引导同学们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