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编辑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文化使命,在当前就是要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对社会主义文化主流的把握,恪守社会人文精神与人类的本性关怀,并将这一文化坚持实践于具体的编辑活动当中。编辑活动是一个充满积极性的文化选择活动,编辑主体依据自己的文化使命,对不同的文化产品加以甄别、判断,然后进行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有效地支持着当前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编辑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劳动者,是组织、审读、挑选和加工作品使之适合流传的再创造活动,编辑活动总是在文化范畴内进行的,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编辑活动离不开文化,文化在编辑的活动中得以发展.在编辑活动过程中,编辑通过对文化的选择、组构、传播、积累,实现对社会文化创造性的贡献,从而使人类文化不断深化与进步.  相似文献   

3.
期刊编辑的文化选择与文化传播贯穿于编辑活动的全过程。编辑的文化选择主要包括文化自觉、文化认同、文化创新,而期刊编辑的文化选择活动对文化传播既有制约作用也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编辑活动不仅是选择、优化文化成果的活动,而且是参与建设、整合与重构社会文化体系的活动。其在社会的文化继承、积累、创造过程中的实践表明,编辑活动是文化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在这一渠道中,编辑活动制约着文化传播的速度、方向和质量,以及精神产品的创造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供需要求的满足程度等。编辑者作为编辑活动的主体,作为编辑活动的具体承担者和操作者,是通过具体的编辑程序和编辑行为来体现其对文化传播的调节、控制作用的,其劳动是促成大众传播活动得以实现的根本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5.
编辑与文化积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与历史文化结缘。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曲籍汗牛充栋,是编辑在“缔构文化”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编辑活动源起,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选择,现在仍然担负着社会优秀文化积累和传播的重任。这种选择和积累的结果,将物化到书刊文化品位和传播、再积累的价值中,这既是对历史文化的继承,更是对当代文化的创造和积累,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编辑学者比”的提法,与此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编辑的文化视野、社会角色、知识结构与精神产品密切相关。反映时代主流的文化视野决定了编辑对精神产品的取舍更多地指向现实和未来;关注社会现实的文化视野决定了编辑对精神产品的取舍服从于社会现实,并着力体现出社会的主流文化和价值导向;导向性的文化视野决定了编辑在对精神产品的选择、加工活动中引导并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编辑的社会角色有社会的规范性角色、学科权威角色和内化式角色,编辑对自己社会角色的认识过程决定了其对精神产品选择时的价值取向。编辑运用自己的知识结构对精神产品的内容进行取舍和加工,同时又通过这一活动丰富、升华自己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7.
从社会历史的意义说,学报编辑是本职的主体;在人类文化建构活动中,学报编辑是作为社会代表进行文化选择的;编辑活动是使人类文化得以留存和传播的重要中介;学报编辑以别人的智力成果为原料,重新进行加工和生产,编辑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相似文献   

8.
编辑活动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一方面,编辑活动要收集、判断所有文化产品中的精华,通过创造性的编辑活动,将其纳入传播渠道,使其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推动社会的进步与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当已有的文化结构阻碍了社会发展的车轮时,编辑活动就要兴利除弊,积极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观念,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观念,推进文化的革新,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从三方面阐述了编辑活动的文化建构功能,以期探索在我国改革开放所处新的历史时期编辑的文化特征和经验。  相似文献   

9.
论编辑活动的建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化缔构编辑观”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对现代编辑活动的考察.进一步阐述编辑活动社会属性意义上的多重性建构特征。分析认为,编辑活动是人类科学文化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人类社会的科学文化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建构意义。编辑活动通过对作者个体的精神文化创作品的鉴审、把关,是对社会科学文化形态有序的整体性建构;同时通过精神文化产成品对读者心理意识的影响,也是对社会大众心理意识形态的有机建构。因此,编辑活动必须反映社会主体意志,体现社会文明进步需求,准确把握社会历史发展总纲,在社会科学文化形态和社会心理意识形态的多重建构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编辑主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是人类文化建构的社会代表,这是编辑在对人类文化选择的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主体地位。人类的一切思想成果,都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利用一定的传播渠道和手段,才能保存下来,传播下去,编辑活动正是使人类文化能得以留存和传播的中介。编辑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编辑不是配角,从社会分工意义上讲,编辑是本职的主体  相似文献   

11.
学术期刊的优化模式与学术文化重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如果把学术期刊的文化选择过程与编辑流程看作一个生态系统,那么,这个系统包含以学术人为主的学术研究和以编辑主体为核心的编辑活动两个子系统,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学术期刊的质量。学术期刊生存环境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整个学术环境,而且影响社会文化的选择与构建。优化学术期刊系统内各元素的关系,是提高质量,维护学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选择。  相似文献   

12.
编辑主体的活动即编辑主体创造人类精神文化的活动,因此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功能。其文化功能通常体现为传递功能;教育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审美娱乐功能。而这些文化功能要通过受众的道德判断、审美判断、认知判断后具体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编辑活动即从旧有文化和新的文化中选择优秀的东西,缔构社会文化作为历史留给人类、流传世界。编辑活动有三大功能:参与缔构社会文化;传播社会文化;再创造转化。编辑的权力,按照政治的、学术的和经验价值的标准,代表社会选择文化产品,决定什么样的社会信息进入编辑系统,从而进入社会传播领域。编辑的责任,在编辑活动中,既要遵守社会为其制定的行为规范,又要受到社会政治和经济、道德、法律、思想、文化的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4.
精神产品个体的认识和审美括动、逐件式生产、首创性和独创性的三个特点决定了精神产品必须经过传播才能实现其实用价值。编辑活动就是从众多的精神产品中选择出精品传播给消费者,这就决定选择是编辑的主要功能。这种选择是文化的选择、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  相似文献   

15.
编辑活动是编辑根据社会文化需要 ,确定具体指导方针 ,运用符号媒体与讯息载体 ,组织精神生产 ,并对产品进行采集、鉴审、选择、加工、编排与组合 ,缔构成特定模式 ,使之成为文化传播载体。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是编辑活动的普遍规律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编辑思维活动的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文章着重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了贯彻“双百”方针对繁荣编辑事业的重要意义。全篇透过“双百”方针和文化发展和编辑活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双百”方针的文化机制和编辑工作的文化功能,说明了编辑工作正确地贯彻“双百”方针,就能有效地运用这一方针的文化竞争机制、选择机制和制约机制,来相应地充分发挥编辑工作的文化竞争功能、导向功能和整合功能,从而促进和繁荣社会主义编辑事业。  相似文献   

17.
廖传江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25(10):108-109,136
编辑批评文化是编辑出版活动中的一种伴生文化样式。郭沫若的编辑批评呈现出对编辑主体人格的完善、对编辑主体的创新等态势。同时,郭沫若的编辑批评文化也深烙上时代的印记,存在许多不足。  相似文献   

18.
编辑主体论     
针对文化产品缺少个性及“无错不成书”的现象,文章提出,应该确立并贯彻编辑主体论。编辑主体论坚持编辑主体在编辑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发扬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一方面,编辑主体通过编辑活动,充当了文化设计师的角色;另一方面,编辑通过学术建树来证实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社会存在。确立并贯彻编辑主体论,在当前有着极为深远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编辑活动是社会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方面的发展变革将会直接影响编辑活动的水平并形成其相应特点。现代新闻出版业的产生是编辑活动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有力契机。由于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我国自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初期基本完成了编辑活动的近代转型。现代印刷技术的输入、近代意义出版机构的出现以及新式传媒报刊的产生,更新改变了古代编辑出版的传统模式,而传媒公共领域的建构,又从一个侧面为推进社会近代化过程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编辑活动是主体与客体的双向对象化过程 ;从方法论的角度论证编辑活动是社会文化活动与生产产品的物化过程的辩证统一 ,具有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双重选择 ,其产品———出版物 ,既是物质产品又是精神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