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监护人对被监护人责任、权利在法律上日益确定,我们有必要清楚地了解和掌握监护人对被监护人即未成年人应承担起哪些权利和义务。我国现行法律就监护人对被监护人权利义务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如“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1款也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  相似文献   

2.
编读交流     
《高中生》2008,(17):63-63
2008年第17期《高中生·快乐阅读》有奖评刊表读完2008年第17期的《高中生·快乐阅读》,你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呢?请你抽出一点时间填写下面的有奖评刊表,我们在倾听你的声音。  相似文献   

3.
《教育》2009,(5):8-8
2009年第3期《教师博览》刊载阿明文章指出,某杂志调查表明,中国父母对子女讲得最多的三句话是“听话”,“好好学习”,“没出息”。这三句话的确是中国式的,反映了中国家长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  相似文献   

4.
晓苏的短篇新作《金碗》(原载《花溪》2008年第9期,《小说选刊》2008年第10期转载)是一篇旨在表现人性贪婪的小说。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民间故事,由于作者把它放置在现今的时代背  相似文献   

5.
《教育》2008,(3):8-8
《海外星云》2008年第1期刊载的文章讲到,快乐品书有诀窍:  相似文献   

6.
话题作文 四川成都市:“守望”。2010年第6期(指《作文成功之路》杂志,下同)《半命题作文“守望____”导写》。 湖北随州市:“快乐”。2010年第6期《快乐诗意地生活》,不仅介绍了快乐五法,还给出四种构思角度,两篇学生习作。  相似文献   

7.
晓苏的短篇新作《金碗》(原载《花溪》2008年第9期,《小说选刊》2008年第10期转载)是一篇旨在表现人性贪婪的小说。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民间故事,由于作者把它放置在现今的时代背景下进行解读而具有了新的内涵。小说叙事流畅,读来悬念迭起,掩卷时却不免一声叹息。金碗是一架衡量人性的天平,张开弓和刘多,以及身边接触的人在天平两端起起落落,共同谱写了一出“见财起意”的轻喜剧,小说最后戛然而止,留给我们一长串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眼下的中国已经进入“全民娱乐”的时代,大约不是夸张的说法。然而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作为“纯文学”的小说却很少涉足这一“生产快乐”的宏大工程。所以当我读到晓苏的短篇小说《村口商店》(《长江文艺》2010年第1期)而忍俊不住时,首先引起兴趣的便是这篇小说喜剧性的生成机制,接着生发开的联想则是:在喜剧世界的营造中,当代小说会有多少作为。  相似文献   

9.
看《萌芽》     
2004年第7期的《萌芽》的阵容大有三足鼎立之势。“恐怖小说”、“浪漫小说”与“酷酷小说”既呈现了“80后”内部写作的差异性,也泄露了《萌芽》始终存在的犹疑:文学与市场之  相似文献   

10.
《广州日报》2008年3月28日讯英国“儿童网络安全”计划建议措施近日出台,建议包括细化网络游戏分级、制定社交网站规则和教导父母如何监控子女上网等等。  相似文献   

11.
牧安琪 《父母必读》2012,(10):14-14
这个月宝宝7个月,又添了新玩具——色彩缤纷的布球。但是宝宝拿到就啃。今天看了《父母必读》2012年第5期的文章《玩球,“弹”出快乐和聪慧》,受到启发,就想,不如给宝宝一个乒乓球,看他怎么玩。  相似文献   

12.
编辑老师:读过贵刊七期《四个子女四个博士》和《我的父亲母亲》两篇文章,对培养教育子女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尤其对“四个博士”的父母亲的教育方式有很多感想,并写了一篇小文章《成才背后的宽松》,请赐阅!希望能给“盲目投资”的父母们以启迪。读者:柴丽静  相似文献   

13.
伦理是生命价值取向和生命意向的呈现,其中孝道系于天性,行来最易也最苦。“孝”在儒家道德伦理中乃“为人”之根本,孔子重视孝道,却未曾作出系统性论说。后世逐渐发展成僵固的礼教,仿佛亲子之间,唯子女有片面义务,却忽略了父母也有陨越失职的可能性,既枉曲孔子真义,又损伤《论语》本貌。从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验证《论语》孝道篇章,可以看出生命中“尊重需要”与“理想自我实现”是个体自己的责任;儿女无法替代“父母”本身自我满意度的达成。尽孝在情意上可以无限,奉行上确有其局限;子女不必把生命的价值和快乐完全建立在父母对自己的评价上。  相似文献   

14.
苏州2023年7月1日-7月5日,第13届江苏书展期间,东方娃娃杂志社为参展幼儿提供了“卜卜故事屋”和“创意玩美术”等活动。现场老师以《东方娃娃·创意美术》2023年第5期《来来来,看花喽!》作为手工材料,带着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制作了纸艺作品。亲子合作的过程中,快乐与温情在父母和孩子的指尖缓缓流动,这正是《东方娃娃·创意美术》杂志所承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竹教育网上有这样一则消息: 幸福街小学何小波主任撰写的文章再登卷首 继《埋没造就师魂》一文刊于《四川教育》2008年第1期卷首,幸福街小学教科室何小波主任撰写的《老师,请握紧快乐幸福的钥匙》再次登上《四川教育》2009年第7、8期合刊的卷首!  相似文献   

16.
2002年第3期《中华家教》刊载的孙云晓先生的《改变观念从改变称谓开始》的文章,提出:要改变家长制作风,必须首先把“家长”的称谓改为“父母”。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 1.“家长”与“父母”的内涵与外延不一样“父母”虽然也是孩子的家长,但不能代表孩子  相似文献   

17.
益阳文坛新锐裴建平以短篇个说《黑狼和黑粮们的童话》在《中国青年》杂志1987年第11期“亮相”,并获小说处女作征文奖以后,他的创作便进入了一个旺盛期,近年来发表小说20余篇,主要有《走向成熟》(《湖南文学》1989第11期》)、《雪夜咖啡重》(《湖南文学》1990年第7溯)  相似文献   

18.
吴玄的长篇小说《陌生人》(《收获》2008年第2期)塑造了一个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都少见的“陌生人”的另类形象。虽然这个形象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加缪的《局外人》,但其自身具有着充足的本土性和当下性以及在存在意义上的延展性。在我主持的“北京大学当代最新小说点评”论坛上,对于该作品的讨论成为热点。当下小说大多数是探讨生存的,像这样探讨存在的小说殊为难得,值得关注。(邵燕君,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北京大学当代最新小说点评”主持人)  相似文献   

19.
梁恒玉、王春光在《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撰文认为,重新研究和评价孔子的孝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仍然有着重要价值。第一,孔子以敬为先,善待父母的思想,有助于促进家庭道德建设。善事父母是孔子孝道思想的第一要义,弘扬孔子善事父母的思想,有助于唤起子女孝敬父母、养亲、敬亲的良知,从而促进家庭和睦,推动家庭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20.
晓苏的小说新作《粉丝》(原发《花城2009年第3期,《小说选刊》2009年第7期转载》)篇幅不长,却舒徐有致,张弛有度,含蓄蕴藉。传统的叙事艺术强调“文贵曲”,讲究“文似看山不喜平”。西方的文艺理论也有类似的认识,把出乎预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小说结尾誉为“欧·亨利式的结尾”。小说妁盼丝》就具备这样的艺术特征。正是因为叙事的巧妙、结尾的成功,从而使小说主题具有了丰富的多义性和洞察的深刻性。小说的结局两次出人意表,更是将读者的感受一次次推向极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