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2 毫秒
1.
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支柱。挖掘、优化农村职业教育资源,提升农村职业教育的效能,乃是突破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瓶颈,也是新农村职业教育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农村城镇化后绿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农村城镇化后如何进行绿化建设,逐步实现绿化建设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城镇化及农民安置的联动,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的综合效益.旨在引导农村城镇化绿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使其在空间布局上符合其发展的整体要求.  相似文献   

3.
闫红梅 《中国科技信息》2007,23(14):193-194
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根本举措,对于培养现代新型农民,实现农业转型,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和农村城镇化发展,以及全面提高农民经济生活水平和社会政治生活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应当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特点和农村、农民全面发展要求的农民职业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4.
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根本举措,对于培养现代新型农民,实现农业转型,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和农村城镇化发展,以及全面提高农民经济生活水平和社会政治生活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应当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特点和农村、农民全面发展要求的农民职业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跨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央已把“三农”问题置于全党工作的突出位置。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传统的农业科技培训已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知识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6.
曾燕  黄菊英 《西藏科技》2014,(12):12-13
大力开展城镇化建设,对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解决好"三农"问题都有着积极意义。多年来,西藏城镇化建设滞后是制约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的重要原因,因此,西藏要借助各种有利条件加快城镇化建设,为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的加快转移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7.
农村城镇化进程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城镇化能使农民生存环境得到改善,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水平。但是城镇化过程中带来了许多矛盾和焦点问题,其中的土地利益纠纷是主要的矛盾和难点,本文就围绕城镇化中的土地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关键是切实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要着重从切实转变理念、坚持以农民为本、调整优化政策、多管齐下培育载体、优化制度环境、着力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实施农居防震安全工程建设是践行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其目的是能过实施农居防震安全工程,引导农民建设抗震防灾要求的居住房屋,逐步增加农村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朱光银 《金秋科苑》2014,(3):101-102
城镇化不仅是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而且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城镇化带动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从国际经验看,城镇化率在30﹪至70﹪的时期,是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我国、安徽省、庐江县城镇化率分别为52.57﹪、46﹪、42.83﹪,正处于加速发展区间,未来10年发展空间仍然很大。"十二五"期间,我国、安徽省、  相似文献   

11.
王阳 《内江科技》2007,28(2):82-82,85
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农村经济并不发达,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大规模转移农村劳动力成为解决农民问题乃至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本文旨在提出一些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加快转移、促进农民充分就业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当增加农民收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农民增收历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现就如何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进行重点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三农问题"及统筹城乡发展,在城镇化建设中应结合赣州实际情况,创新管理制度,按市场规律办事,改进金融服务模式,理顺城镇与城市及农村关系。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正在加速.在很多省市,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已经初具模型,村民们搬上了楼房,过起了跟城里人一样的日子.随着50后、60后老一辈农民逐渐退出农业生产,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将土地租出去,农村土地流转规模进一步扩大,规模化种植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相似文献   

15.
马丽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2):138-138,77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当前,制约甘肃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很多。为此,要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16.
改革试点镇是国家为了缓解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土地矛盾而进行的尝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天津实行了以"宅基地换房"为思路的城镇化改革,有效的解决了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矛盾壁垒、投融资匮乏等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天津市部分已改革成功的试点镇,力图从规划、资金来源、农民的搬迁安置到实施效果等多个层面的分析,总结新形势下试点镇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7.
《科协论坛》2010,(6):6-6
日前,由邢台市委组织部、市农工委、市科协和市农业学校共同实施的全市农村党员"持证下田"培训工程在内丘县岗底村正式启动。实施农村党员"持证下田"培训工程,旨在通过"送教下乡"的形式把留守农村的适龄农民党员培养成"持证下田"新型农民的先进代表。  相似文献   

18.
农民信息技术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一五"以来,各地深入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民的信息技术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湖南省农村信息化水平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况,有哪些影响因素,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发现影响湖南省农村信息化水平有基础设施不足、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经济状况偏低等因素,提出通过帮助农民提高文化和信息素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涉农信息服务体系,提供多种多样的培训方式,以此来提高农村的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张树雪 《金秋科苑》2010,(24):218-218
逊克县图书馆文化共享县级中心网站在为"三农"服务的实践中,从实际出发,挖掘企业潜能,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网络条件,探索出一条适合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网站信息服务方式,赢得了农民的普遍欢迎。2009年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在拜泉县召开了"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会上向全省推广了逊克县图书馆文化共享县级中心网站为"三农"服务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水环境保护的出路在于固有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通过引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运用中国1990-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和计量分析软件,分别逐步建立了农业种植业化肥施用密度(含施用总量)与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城乡收入差(绝对差距)、城乡收入比(相对差距)之间的三类曲线回归模型;检验了农村水环境的"经济增长效应"、"农民收入效应"和"城乡结构效应"。相关的政策含义在于:国家和城市政府需要转变现行发展方式,加快建立"反哺"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与水环境的补偿机制、政策体系。从而一方面从经济发展方式即发展经济学与制度层面检验了EKC假说,另一方面从经济增长、农村农民发展、城乡结构三个不同侧面加深理解了经济发展方式的环境经济学涵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