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是重要的现代社区,但是过去整体缺少中国传统文化氛围,远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熏陶,更是没有自己的民俗生活传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强调非遗保护的社区性是一个基本方针。华东师范大学的民俗学学科在发展人才培育与科研活动的同时,在校园社区开展了"传统节日文化校园传承"的实践,旨在建设高校社区的传统文化品格,推进非遗资源的高校社区传承。高校社区与城市社区交流互鉴,并与国内其他院校形成高校社区的联盟,构成节日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共同体。校园节日文化建设的主体由民俗学学科推进、学校管理者与师生共同主导,高校社区建设才会有成效。民俗学学科在推进校园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实现了传统民俗学向现代民俗学的转型。民俗学者成为文化的研究者与建构者,走向社会建设的第一线,走到人文社科的前列,就会改变边缘状态。  相似文献   

2.
《文化遗产》2010,(1):86-96,158
公众民俗学指民俗在新社会语境下,在民俗发生社区内外的实际展现和应用,它与其传统被展现的社区成员之间对话和合作中进行。通过强调对话和合作,公众民俗学家拒绝应用民俗学家对待社区的"自上而下"的方法,认为民俗学家不应将某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强加在社区头上。虽然受到将民俗及其传统承载者客体化的一系列诘难,但公众民俗学为跨文化边界展示社区传统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和概念工具,使得社区成员可以保护他们自己的传统。公众民俗学家通过展示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民俗研究方法论等,丰富了美国民俗学理论和方法,加深了他们与其研究社区之间的关系,使民俗学家的工作获得了更大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3.
美国亚裔作为一个群体,已经在概念上被视为美国历史、文化和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民俗群体,因此他们的民俗也是美国公共生活和美国民俗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在我们需要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这些独特的民俗。本文旨在通过考察不同美国华裔群体的民俗实践提供一些视角和概念,对民俗认同予以强调,以期它们能在一般的意义上对分析和阐释散居民民俗与身份认同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艾伟  王文婷 《文化遗产》2015,(3):1-4,157
在美国,"本真性"这一概念是一个精致而复杂的建构,是民俗工作和文化自身中定义合法性的核心。假定"本真性"是民俗学理性研究数十载的成果以及学术推论,它也可被视作一些民俗学者及其拥护者发明和部署的一种策略,以便将物质素材、社区和与中产阶级的精致性、政治意识形态、商业实体和大众传播机制相关的实践活动进行恰当的定位。和直观的或"自然的"不同,本真性本身是人为制造的。尽管这一概念符合一些学者和活动家的需要,但是当被僵化地使用时,本真性也对功能性的概念提出质疑,即传统行为实际上如何为个人和社区服务。在美国语境中,什么是"本真性"明确和暗含的标识?美国的本真性概念是否太过狭隘和条框化?在面对21世纪的文化保护与实践问题时,在全世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识有一种共识时,美国民俗学者是否能够或者是否应该找到办法调整本真性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正>经典民俗学以具有历史传统的生活文化为研究对象,并以"民俗"为方法,参与到人文社会科学共同关注的问题对话之中。现代以来,在建构、发明民族国家传统、倡导文化多样性的过程中,民俗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功用。近20年来,以吕微、高丙中、户晓辉、周星、王杰文、周福岩等为代表的数位中国民俗学者,一直思考中国民俗学的学术范式现代转型问题,期望在对象、理论与方法上有所突破,其中吕微、户晓辉提出的"实践民俗学"主张,具有代表性。由于他们  相似文献   

6.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2条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用语的界定中,规定只保护符合"各社区、群体和个人之中相互尊重要求"的遗产项目,此要求在该《公约》实施过程中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逐步确立为一项基本原则,即相互尊重原则。本文从《公约》的起草历史入手梳理该原则的形成过程,阐述其意涵,并从《公约》近十年的名录评审实践探讨其基本要求、考量因素和适用路径。  相似文献   

7.
李娜  刘同彪 《文化遗产》2016,(6):96-102
美国民间生活中心(American Folklife Center)是美国最大的民俗档案馆,该中心以展示和收集美国民间生活文化为主要目的,藏品涵盖民间音乐、口头叙事、民间舞蹈、物质民俗、社区生活与庆典仪式及口述史等类型的丰富多样的民俗资料。民间生活中心为学术研究,特别是民俗学研究积累了数量可观的田野资料,它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遗产展示、教育培训等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历史及管理经验对于中国的民俗档案实践和研究工作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子渊 《青年记者》2012,(26):18-19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  相似文献   

9.
张举文  桑俊  王继超 《文化遗产》2016,(4):2-18,157
本文通过回顾美国民俗学界有关亚裔民俗研究的历史,追溯亚裔在美国民俗生活中的角色,指出目前面对的挑战,并提出新的理论思考和研究方法。作为《美国民俗学刊》一百多年历史上第一次有关亚裔民俗专刊的开篇,本文也界定了亚裔民俗以及与美国民俗的关系等问题。特别提倡了民俗认同的概念,藉此呼吁民俗学研究从以"民族"为前提转向以"民俗"为前提的学术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10.
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大多数缔约国相比,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度在列入名录的标准方面侧重于强调传统文化实践在历史、审美、技术和科学等方面的价值,以及对于促进中华民族"大认同"的意义;而大多数缔约国的列入标准更多地体现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于非遗的定义,以及申报教科文组织两类非遗名录需满足的标准的导向,突出的是以社区为中心,尊重社区各项权利的伦理维度。从更好地履行《公约》义务和推动国内创新社会治理的角度出发,当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度的改进可以参照《公约》的宗旨和精神来讨论与修改列入名录的标准,在评审时充分吸取社区代表和民间社团组织的意见,并在政府主导的名录制度之外探索多样化,即多种发起方的非遗普查和非遗名录制定机制。  相似文献   

11.
《文化遗产》2008,(4):95-99
美国民俗学有学院派、公众民俗学和流行民俗三大分支或取向。学院派重视传统艺术,对过去的生活怀有浪漫的想法,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公众民俗学关注传统文化如何应对社会的变化,在美国,从事公众民俗的人服务于政府部门的不同机构或者非政府组织;在当代社会,许多传统的民俗被重新创造,成为流行的民俗,从事流行民俗的实践者或研究者的组织相对松散。  相似文献   

12.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山于民族的不同,地域的差别,以及历史条件等种种原因,形成了各自的文化传统和千差万别的社会风俗习惯。这就是民俗。研究民间传统风俗习惯的科学,称为"民俗学"。民俗学是  相似文献   

13.
刘铁梁 《文化遗产》2013,(4):99-107,158
城市化过程要求民俗学改变以往一味寻找和保护传统民俗的习惯,根据现实生活的变化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城市化的结果并不只是城市的扩张和村庄的减少,而是城乡关系的重新建构,这使得城市和乡村中人们的日常劳作模式、休闲模式、交往模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生的社会群体和边缘生活文化现象;同时也促成了可以称作"村庄记忆"和"城市记忆"的全民性文化实践。所有这些情况都意味着民俗学研究将大有可为,而且可以在参与文化发展实践中发挥特殊作用。在有关这些文化变化的调查、研究和参与过程中,民俗学正在反思和重树自身的学术理念、问题与方法。民俗学将进一步把田野作业作为文化对话的过程,把民俗志作为交流生活感受的文化媒介;还将强化身体文化的视角,以应对高科技发展对于人的行为模式和交往方式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民俗学在关于外来词"Folklore"核心理念的理解与论争中确立起"民"与"俗"的学科研究宗旨,奠定了民俗学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基石。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宝山歌会的田野调查中,歌会滥觞的差异表述提示了民俗主体与遗产主体并非简单对等;差异实践的朝山节俗更是表明:民俗民间节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民俗学的细致田野,是确定遗产主体、遗产内容及遗产活态传承等的关键。基于石宝山歌会的个案田野,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当中的民俗学学科作为。  相似文献   

15.
鞠熙 《文化遗产》2016,(1):63-70
本文重在介绍法国民俗学界与政府管理框架内的"民俗遗产"(Patrimoine ethnologique)概念,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它产生于二战后法国民俗学与人类学大转型的历史背景,最终成为影响政府工作与公共政策的社会行动概念。1980年,法国文化部遗产局下成立了民俗遗产代表处,旨在保护和传承所有可移动与不可移动的民俗事象。2003年,法国加入了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文化与交流部进行了一次内部重组,民俗遗产代表处改名为民俗代表处,并与其他职能部门一道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工作,并在这一工作中居于核心位置,承担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推广与具体实施,也资助大量法国民俗学的学术项目。通过这一概念的实践,法国民俗学已成为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领域内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李牧 《文化遗产》2023,(1):109-119
“地方性”是北美民俗学发展中的重要理论概念,贯穿了其历史全过程。“历史-地理”学派、区域民俗、城市民俗,以及跨境/跨文化的民俗传播和虚拟社区中的民间话语呈现等,便是“地方性”问题的具体表征。通过对北美民俗学界有关“地方性”问题的知识学梳理,将启迪中国民俗学界进一步认识当代语境下“全球性”和“地方性”之间的张力,并以此理解“文化生态保护区”等非遗保护相关政策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如今民俗学在世界范围内遭遇困境,脱离社会缺少服务社会的能力是其衰败的主要原因。民俗学必须自我反思,提高学科独立性与理论自主性,把民俗定位为提升日常生活境界的文化资源和为精英创造民众认同的文化精华,让民俗学在国家与地域认同,经济发展与文化产业促进以及地方风俗建设中发挥主要作用。开辟政治民俗学和经济民俗学的研究,是现代民俗学转型的重要举措。而支撑这种开拓的理论资源,可以从中国传统的民俗思想和实践中获取。民俗学的中国话语可以开放地、独立自主地建立起来。这样中国民俗学可以对于世界民俗学起到拯救和引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作为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安东尼奥·葛兰西曾对民俗和民俗学有过深刻的论述。葛兰西认为,民俗是一种需要进行提升的民众世界观,民俗学的任务是鉴别和批判民众世界观中落后的内容。进而,在其实践哲学思想体系的基础上,葛兰西的民俗(学)观的分为了三个层面:作为"自发哲学"起点的民俗、以一种世界观为批判对象的民俗学以及民俗学教育在"文化霸权"斗争中的重要性。葛兰西的民俗观与五四时期的中国民俗学构成了相互呼应的关系,并为当下的民俗学带来了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2016年,《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业务指南》新增"在国家层面保护非遗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从"包容性社会发展""包容性经济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和平与安全"四个方面将非遗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鼓励各国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制定非遗保护政策和措施。从非遗国家级名录项目评审标准、名录代表性、保护实践方面看,我国非遗保护还未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起来。为此,开展相关研究,修订国家级非遗名录评审标准,增强非遗名录在可持续发展主题方面的代表性,调整非遗保护实践,才能推动我国非遗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李牧 《文化遗产》2017,(5):84-94
性别成为民俗学重要理论视角的历史,是在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中的政治化过程。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第二阶段以及美国民权运动的兴起,北美民俗学呈现出较为强劲的性别化倾向。这一倾向在女性主义第三阶段特别是"酷儿"理论的推动下,逐渐启发民俗学者摆脱男女性别对立的窠臼,转而关注性别取向的表演性和不确定性。与此同时,女性性别意识的彰显以及性别政治的多元倾向,使得男性也开始"发现"和强化自身的性别体验。然而,与女性主义和"酷儿"理论强化性别意识不同,男性民俗研究者开始试图将性别问题进行去性别转化。学界对于职业民俗的关注即代表了这一"去性别化"的理论和实践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