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龙,一个土生土长的德国人,1990年至1993年曾在上海留学。来到中国工作前,他还在德国《商业周刊》总部和新加坡分部工作8年,目前是德国《商业周刊》驻华记者。近日,笔者在北京采访了刚刚从上海世博园参观归来的金龙。  相似文献   

2.
自汇源3月18日遭遇可口可乐"收购门"事件后,处在风口浪尖的汇源掌门人朱新礼肯定是忙得不开交.23日,记者在北京顺义区小营镇汇源总部看到,汇源厂区内秩序井然,不过,汇源方面以"相关人士进城办事"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朱新礼忙是在情理之中,而作为媒体,我们就该理智冷静地观察汇源"收购门"事件带来的后果,进而思考如何推动企业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管益忻 《职业圈》2008,(28):24-26
前言: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消息一经发出,管理学界的相当一部分论者似乎采取了支持收购的态度,其言词之间更透露出那种或因“知识”、或因“冷静”而来的自信与“高度”。可在笔者看来,老百姓们的反对以至漫骂,虽然有些过激,却迫使我们必须在深入思考的前提下,说出一些使问题能真正得到妥善、科学解决的话来。所以,针对“主流”学者们的某些论点,笔者想谈一点在自己看来是不容忽视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在联想集团收购IBM第七个年头,联想用一系列数字证明了收购的成功。2011年8月发布的联想集团中报显示,联想已连续7个季度增长位居全球PC公司之首,成为全球第三大PC品牌,预计今年年底超越戴尔,成为第二大品牌。然而,新的挑战已然开始。“移动互联网将对PC产品及企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也许未来会将IPad、智能手机等移动互联产品都划到PC领域重新进行排名,我希望那时联想还会有一个很好的排名。”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相似文献   

5.
中国“两会”本身不是新闻,但它是产生新闻的平台,一位外国驻京记者对我们的话不无道理。我们采访过的出席“两会”的代表和委员,他们独到的见解,直引得我们向他们身后的领域走去。  相似文献   

6.
《对外大传播》2005,(2):52-55
大量从农村涌进城市的“打工者”,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正在成为一个蓬勃壮大的社会群体,他们以不可低估的力量在推动着城市建设发展的同时,遇到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今天,社会各界都越来越关注“打工者”的命运,2003年和2004年“两会专题”关键词的“三农”问题,就重点包括了打工者的生存发展问题。现在,海外媒体也在不同层面向中国“打工”群体聚焦。2004年,《远东经济评论》的记者用了7个月的时间,追踪报道了一位在广东东莞打工的农村姑娘经历的故事。我们做对外传播的媒体记者最想知道国外受众想了解什么?我们的涉外记者也最应该知道我们的国外受众最爱看什么样的文章?而该文作者通过他的眼睛,捕捉和过滤了一个中国普通打工妹的生活场景,由于挖掘的深入,刻画的真切,在一定层面上,折射出中国当代农民与时代共进的悄然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在客观叙述中跃然纸上。一个外国记者所写的阿敏的故事,似乎给我们涉外媒体很多启示。在此,我们选编这篇文章的部分内容,以飨广大做涉外宣传的同行朋友们。  相似文献   

7.
《对外大传播》2007,(3):14-15
开放的中国,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两会”本来是中国国内的会议.但已为世界所关注。越来越多的境外媒体竞相来华报道“两会”,其中很多外国记者在华时间不长.中文不算流利,却是新闻业界的“老手”,捕捉中国新闻的敏感度很高,提问犀利老到。随着传媒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境外媒体向所在国总部发稿也更加便捷。面对重大新闻他们的发稿速度也毫不逊于中国媒体。那么,外国媒体记者在“两会”报道中有何难忘的经历?他们对今年“两会”的新闻发布会有何期待?他们惯用何种方式捕捉“两会”的新闻线索?这些都是我们极为关注的问题。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即将开幕之际,我们走访了两家外国媒体驻京记者。下面刊发的是他们眼中的中国“两会”。  相似文献   

8.
汲剑磊 《职业圈》2008,(28):46-47
所谓挑战者品牌,是相对于市场上的主流品牌而言的二线品牌。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许许多多的民族品牌都没有逃脱被强大的外资品牌收购的命运。比如中华牙膏被英国联合利华收购,南孚电池被美国吉利收购,乐百士被法国达能收购,小护士被法国欧莱雅收购,乐凯被美国柯达收购20%等等,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市场环境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所捕捉的中国见闻,轻松诙谐,大不同于我们中国记者的视角,很多我们司空见惯的场面和行为,在外国记者的眼中陌生而新鲜,同样,作者也说到“对中国首都的大多数居民而言,去听作家演讲这种在德国司空见惯的晚间休闲活动还是新鲜事”。作者从公园里百姓练水写毛笔字,到唐诗宋词如何融入中国人的生活,再写到“最令人惊讶的是《红楼梦》”……他把中国人的文学生活理解为:“在中国,‘文学’没有被理解为阳春白雪或是有着特殊要求的东西,而是以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被解码的符号形式融入到熟悉的生活环境当中”。文中甚至这样提到中国的评书艺术,“以激情洋溢的嗓音讲述的文学作品”。尽管此记者的文章中处处是我们熟悉的中国符号,但读来却让人兴趣盎然,不忍掩卷。由此看出,由记者的独特视角而写就的文章,无论对外国读者还是对中国读者而言,都具有鲜活性和可读性。以下刊登该文,以期于业界共飨。  相似文献   

10.
朱予 《文化交流》2014,(8):26-28
继“中国大运河”“‘长安-天山廊道’路网”(原为“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文化申遗项目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次日,即2014年6月23日,“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自然申遗项目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批通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收购或兼并后整合两个公司已变成一种高度复杂化的操作。尽管出现了“科学的”进步,高管们仍对自己收购艺术的能力深感沮丧。  相似文献   

12.
韩笙 《文化交流》2011,(7):74-76
1300年前,唐朝天宝年问。繁华无比的长安漕运码头“广运潭”一带,熙熙攘攘,人头攒动。一场由唐玄宗李隆基亲自发起的水运商品交易会在这里举行。“灞上烟柳长堤,关中风情广运”,唐诗描写的正是千年之前的沪灞胜景。  相似文献   

13.
闫嘉羽 《职业圈》2012,(26):68-69
杠杆收购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盛行于80年代。由于“垃圾债券”使财务成本增加,90年代杠杆收购有所降温。但后期又开始繁荣高涨。本文要剖析的案例就发生在1988年.它是杠杆收购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4.
曾鹏 《职业圈》2012,(9):150-151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逐渐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中国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笑傲江湖,就必须足够强大。并购无疑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条捷径,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企业的青睐。吉利全方位收购沃尔沃、联想收购IBM公司PC业务、优酷联姻土豆.都曾经深深吸引了我们的眼球。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施蒂格勒说过“综观世界著名的大企业、大集团,几乎没有哪一家不是在某种程度上以某种方式,通过资本兼并收购等资本运作手段而发展起来的。”在某种程度上讲.市场经济就是并购经济。  相似文献   

15.
6月29日19:40,本刊记者拔通了俄通社-塔斯社北京分社的电话,很 快一位操着纯正汉语的男士接起了电话,当记者说明来意,表示要进行采访 并希望尽快发传真寄送杂志时,对方很爽快地说:“我就是北京分社的社长 安德烈·基里洛夫.我明天等你们的采访提纲和杂志。” 7月1日.当我们提出希望社长阁下能尽快安排我们的采访时,基里洛 夫爽快地答道:“那就今天下午吧。”于是,当天下午.基里洛夫就在塔斯社 北京分社驻北京办事处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相似文献   

16.
艾格妮丝·史沫特莱是美国进步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伟大的美国人”,同时也被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称为“中国人民之友”。她曾深情地写道:“哪一天我能重返中国,我一定亲一亲它的土地”,“你们的人民也是我们的人民,因为我是属于大地的,我们的斗争也就是整个大地的斗争。”这是她的心声和她一生的写照。  相似文献   

17.
江楠 《职业圈》2013,(10):80-81
“我们要努力建设具有油田特点和时代特色的‘中原石油文化’,进一步加快促进油田的改革与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中原石油分公司总经理孔凡群在河南代表团分组讨论期间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任何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将决定着这个企业未来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在1993年8月外文局于承德市召开联络员会议以来,我们认真做好外文局系统对外媒体记者专家采访的接待、对外书刊的推广陈列和“看中国”系  相似文献   

19.
谭震 《对外大传播》2006,(12):10-12
在首届跨文化传播论坛中,来宾和听众主要是传播业者或文化学者.陈奇伟作为跨国企业的潮头人物在整个论坛中十分引入注目。论坛后,记者采访了他。这个可口可乐在中国的“最高长官”以他的敏锐和温和给记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说:“文化需要作为产品来经营。” 他说:“我认为中国文化就是中国13亿人的行为。” 他说:“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所以我让女儿学习中文。”[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BBC记者琼尼是格拉斯哥电影电视系的毕业生,是笔者合作教授的得意门生。经教授引荐,我们坐到了一起。落座不久,琼尼说起了他的困惑:“办理中国的签证,为什么很麻烦?”他说,“去了几趟伦敦,还补了好几次材料”。琼尼对在中国短暂的采访经历耿耿于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