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有次去买羊肉串,伸出四个手指对老板说:“来三根羊肉串!” 老板蒙了:“几根?” 我似乎意识到错了,又伸出三个手指说:“四根……”  相似文献   

2.
一次下晚自习去校门口买羊肉串,我伸出4个手指对老板说:"来3根羊肉串."老板蒙了:"几根?"我又伸出3个手指说:"4根."  相似文献   

3.
一次文艺晚会,主持人上台报幕:下面请欣赏:新疆歌舞《掀起你的头盖骨》(天啊!《掀起你的盖头来》怎么成了恐怖歌曲?毛骨悚然啊!)爆笑指数:我有次去买羊肉串,伸出4个手指对老板说:"来3根羊肉串!"老板蒙了:"几根?"我又伸  相似文献   

4.
呱呱鸟语林     
【呱呱鸟的呱呱】一天,小呱呱鸟去买羊肉串。他伸出4根手指对卖羊肉串的说:"我买3根羊肉串。"卖羊肉串的糊涂了,说:"你到底买几根?"小呱呱鸟又伸出3根手指说:"4根。"呵呵,口误时有发生。当自己出现口误时,大可不必显得尴尬万分,因为这时别人的笑大多是无意的,这时你若能自嘲一下,尴尬定会烟消云散;当别人出现口误时,我相信你的笑容会是善意的,因为善意的笑容不仅能使别人减少尴尬,还能为自己增添魅力。好了,且看本期小呱呱鸟的"口是心非"!  相似文献   

5.
孩子学会了数数,家长可以通过“划拳”的方式,教孩子学习得数是“5”、“10”的加法。父母先“划拳”,孩子当裁判。爸爸伸出4个手指说:“出个4呀——”妈妈伸出1个手指说:“出个1呀——”然后两人齐说:“正好是5啊!”接着一人伸出3个手指,另一人伸出2个……有时要故意出错,让孩子抓住。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不仅逐渐学会了得  相似文献   

6.
开花店     
为了丰富幼儿对家庭成员的情感,我设计了“手指大家庭”游戏。首先,我告诉幼儿:“五根手指长短不一,但它们都同时长在一只手上.好似一个大家庭。”其次,我伸出大拇指说它是爸爸,并问幼儿:“爸爸会干什么?”有幼儿说:“爸爸会开车。”我便把它编入手指游戏中:“大拇指是爸爸,爸爸开汽车,嘀嘀嘀,嘀嘀嘀。”  相似文献   

7.
七幕情景剧—— (情景一)老师:“老实说,你吸烟吗?”男生A:“不吸。”老师:“不吸?嗯,吃根薯条吧。”A很自然地伸出两根手指夹着接过来。老师:“不吸?!叫家长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开心豆     
《红领巾》2012,(1)
一派胡言 记者采访一位老板:“有人说您不识数,您对此有什么看法?”老板很生气地伸出三个手指头,说:“送他们五个字——一派胡言!”  相似文献   

9.
教学实录: 师:(伸出一只手)这是一只手,它有5根手指。如果以相邻的2根手指为一组,看看有这样的几组?生:4组。生:5组。师:谁愿意来掰掰看?(请2个学生演示)师:今天来上课的有40个同学,那共有多少根手指?生:400根。师:如果也以相邻的2根手指为一组。共有多少组?生:不知道。生:很多。师:要不要把400根手指并排放在一起像这样2根2根地掰?生:不要,那样太麻烦了。  相似文献   

10.
打赌     
五(2)班整蛊专家宁笑进了教室,往椅子上一坐,眼珠左三圈右三圈转过之后,坏道道就来了…… 什么坏道道? 既然是坏道道就不能往出说了。 你猜。 猜不着往下看呗! “黄灿你来。”宁笑朝黄灿勾手。 黄灿仰着脸过来了,问:“有何贵干?” 宁笑伸出一根手指,在黄灿眼前晃了晃。  相似文献   

11.
◆你问他:"一个三点水加一个来是什么?"他想了想说:"嗯……念涞(la)i?"你再问:"一个三点水加一个去呢?"他八成会说:"什么字?有这个字吗?念qu?"其实是"法"……◆伸出1个手指,问别人这是几。再伸出2个手指,问别人这是几。然后伸出3个手指,问别人1+1是几。答案是2,一般都回答是3。10人里最多1人答,屡试不爽!  相似文献   

12.
有一则民间传说:一个人特别贫穷,但他一生虔诚地供奉道教的创始人之一吕洞宾。吕洞宾被他的诚意所感动,一天忽然从天而降,看见他家徒四壁,不禁十分怜悯,伸出一根手指,指向他庭院中的一块石头,石头立刻变成了金光闪闪的黄金。吕洞宾说:“你想要吗?”那人说:“不想要。”“那你想要什么呢?”那人说:“我想要你的那根手指头。”  相似文献   

13.
“徐福记,徐福记!”我回头生气地说:“谁呀,敢这么叫我?”只见杨佳欣笑嘻嘻向我走来。我也还了她一句:“羊肉串,羊肉串,一元一只,快来买呦!”  相似文献   

14.
徐岫茹 《宁夏教育》2006,(7):138-138
近日,一位家长谈到一件事。一天要吃晚饭了,8岁的儿子却说:“我不想吃饭,只想吃羊肉串!”妈妈说:“不行,饭做好了,不能吃那个!”孩子仍坚持要吃,爸爸说:“羊肉串不卫生,就不能吃,不好好吃饭我揍你!”于是,孩子大哭。奶奶说:“乖乖别哭!吃个羊肉串怕啥?奶奶给你钱!”爷爷说:“你俩跟孩子发什么火?走,爷爷带你吃羊肉串去!”父母的“教育”都无济于事了。从这个实例可以看出,无论是父母对孩子强制命令而造成的亲子关系的对立.还是老人缺乏原则地对孩子的迁就,都犯了同一个毛病,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家长被孩子所控制了。  相似文献   

15.
薯条测谎法     
五个学生吸烟成瘾,一天他们在厕所吸烟,被教导主任看见,教导主任告诉其班主任,班主任次日找他们五个谈话。老师:“你吸烟吗?”学生A:“吸……”老师:“吸!你很光荣嘛!回去叫家长来!!”学生A回去后和另外四个说:“老师问你们吸烟了吗?你们都别承认,都说不吸,这事我自己担了。”……老师:“你吸烟吗?”学生B:“不吸。”“那吃根薯条吧。”说着老师递过薯条。学生B很自然地伸出两个指头……老师:“不吸?回去把家长叫来!”……老师:“吸烟吗?”学生C:“不吸。”“那吃根薯条吧。”学生C小心地接过薯条,心中暗暗地…  相似文献   

16.
一个老师在教育随笔中记录了这样一个课堂细节: “近日,听一节二年级的语文随堂课,课上一个奇怪的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学生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有的举着张开的手掌、有的举着捏紧的拳头、有的伸出一根手指、有的伸出两根手指……什么意思?莫非教师为给听课者一个学生个个积极动脑踊跃发言的印象而玩着猫腻?”“在与教师的课后交流中,我提出了自己的疑  相似文献   

17.
笔者曾经给学生做过这样一个游戏:老师伸出1个手指问学生,这是几?学生毫不犹豫齐答是1。老师伸出2个手指问学生,这是几?学生毫不犹豫齐答是2。老师伸出3个手指,问学生1加1等于几?学生再次毫不犹豫齐答是3.而不是2。这种现象在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沉锚效应”。  相似文献   

18.
满嘴跑火车     
满嘴跑火车的错误,人人都会犯,在网上的某个帖子里,众人纷纷讲述自己口误的经历,整理如下:我:“那是我们物理老师……”同学:“教什么的啊?”我:“化学……”买橘子。老板:“一块五一斤。”我:“太贵了,五块钱三斤吧。”老板:“不行不行。”有一天一个电话打到寝室里找我,同学接完递给我说:“你妈……”我一边接过电话一边随口问:“男的女的?”大家狂笑,我被笑了3年。有一次寝室里同学的电话打过来。我习惯说“他不在”,但是这一次我想说的是“已经出去了”,结果说出来的是:“他已经……不在了。”我同学跟人争执,急了张口来了句:“你以为我…  相似文献   

19.
我与父亲的关系一直都处于僵持状态。我们之间没有共同语言,平时我也不跟他说话,没有事情我就到房间去看书。我一直感觉,父亲对我很冷漠,从来不关心我。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一次心理游戏。老师让我们围成里外两圈,然后里圈外圈的同学相对而站。他说:“当我说开始时,你们就伸出手指。如果你与对方都伸出一个手指,这表示你们是陌生人,并且不愿意交往,然后你们就将脸左转;如果你们都伸出两个手指,那么表示你们愿意相识,然后你们就握一下手;如果你们都伸出三个手指,这表示喜欢对方,然后你们就双手握一下;如果你们都伸出四个手指,表示你们愿…  相似文献   

20.
1.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1.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2)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1)一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