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档案综述     
2012年,上海市和区(县)档案馆接收、征集档案323459卷337295件,其中市档案馆接收、征集档案30693卷26329件。至2012年底,市和区(县)档案馆馆藏档案9078400卷1434000件,其中市档案馆馆藏档案3126929卷328465件。市档案馆向社会开放第24批档案.  相似文献   

2.
档案综述     
《上海文化年鉴》2012,(1):311-312
2011年,上海市和区县档案馆接收、征集档案198571卷533679件,其中市档案馆接收、征集档案57028卷293352件。至2011年底,市和区县档案馆馆藏档案8938343卷1086292件,其中市档案馆藏档案3094807卷300670件。市档案馆向社会开放第23批档案,至2011年底共开放档案827604卷。区县档案馆已开放档案463431卷。  相似文献   

3.
华东师范大学、哈佛大学等三校师生访问市档案馆5月31日,由华东师范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3所学校历史系部分教师和研究生组成的研修班一行20余人,访问了市档案馆。  相似文献   

4.
《上海文化年鉴》2012,(1):317-318
4月7日,中国福利会副主席、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许德馨将珍藏近半个世纪的周恩来总理报告会听讲证捐赠给市档案馆。  相似文献   

5.
《上海文化年鉴》2012,(1):317-317
6月21日,《江泽民在上海1985~1989}出版座谈会在上海锦江小礼堂举行。会上,上海市领导向市档案馆馆长朱纪华赠送了该书。  相似文献   

6.
《上海文化年鉴》2012,(1):129-129
《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出版座谈会暨“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重大课题结项报告会于12月213举行。丛书从2008年8月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开始出版,至2011年9月出齐,共25种8000000字,由上海社科院、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市档案馆等单位的30余位学者共同编著。  相似文献   

7.
《上海文化年鉴》2012,(1):318-319
3月,市档案馆接收了1月召开的第十三届上海市人大四次会议音像档案35件。主要内容有:大会的预备会议、开幕式、闭幕式、市长韩正补充发言、主席团会议的录音以及专项审议“建设创新型城市,加快转型发展”、“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促进民生持续改善”、“加快社会管理创新,促进政府职能转换”等主题的发言录音。  相似文献   

8.
为文写作,多要求环境静谧;绘画亦然,身边人影晃动,噪声嘈杂,便很难入境。常朝晖却不在乎,画友相聚,品茗清谈中,他挥毫洒墨,信手之间,旁逸横出,东涂西抹,似不经意,耐心收拾,云烟缭绕,水气氤氲,尺幅山水,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呼  相似文献   

9.
在洱海的东南西北岸边,历史上曾建有四座颇负盛名的楼阁,即天镜阁、珠海阁、浩然阁、水月阁,四周遥相呼应,构成环洱海一组完整的美景,被誉为"洱海四大名阁".这四阁各具特色、造型优美,均面对烟波浩淼的洱海,一年四季,帆樯浩渺,渔樵掩映,占尽无限风光,加之每一阁都有动听的历史掌故和优美的民间传说,惹得历代骚人墨客选胜登临,即景吟哦,题咏点染,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赋、楹联;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更使四阁添色生辉,成为大理环洱海游览的著名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10.
Approved by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a delegation consisting of 16 curators of national museumsvisited China for exchanges from 20 to 29 September 2013. The curators came from 14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CEEC") including Bosnia and Herzegovina, Bulgaria, Croatia, Czech Republic, Estonia, Hungary, Latvia, Lithuania, Macedonia, Montenegro, Poland, Romania, Serbia, and Slovenia.  相似文献   

11.
橘园流金     
"一年四季花常开,春夏秋冬果满枝"的地方,自然是人们向往的乐土。鸡足山周围方圆数百里的佛国山川,和风轻暖,朝阳温醉,姹紫嫣红,万彩流溢,花果不断四时春,比比皆是锦绣橘果园,香风满道,芳气袭人,总让人心驰神往。春天的风把原野上的花蕾轻轻拂摸,桔树枝桠间点缀着浅黄,米白的桔花,微风里暗香浮动,沁透心脾;夏日的雨点点滴滴敲打着早熟的红橙和翠茵茵的青桔。秋季的桔园啊,  相似文献   

12.
苏佳琴 《大理文化》2010,(10):36-38
城外3公里处有座灵应山,山上有两座古寺,依山而建,被一道山涧隔开又彼此成为一体,因为山里的清新空气,因为山里的满眼翠色,因为山里的鸟鸣虫走,因为山里的悠远宁静,太多的理由,让那座青山,那群古寺,成了我闲时最爱  相似文献   

13.
逛邓川     
正一脚踏上邓川的土地,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平坝,上面三条河像一个"川"字,更像篆书的"水"字,婉转而来,直入洱海,加之有湖泊、湿地镶嵌其间,阳光一照,水面闪闪发亮,河流湖泊平添了高原平坝的清新与湿润。三条河中,最为突出的是从下山口逶迤而来的弥苴河,河堤古树郁郁葱葱,滇合欢遮天蔽日,景随时转,气象万千。若是在晴朗的某一天,约上三五好友,骑着自行车,沿着河堤溯流而上,脚下是车轮碾出的"沙沙"声,听着动人的鸟声,闻着沁人心脾的花香,一路上欢声笑语,那是多么惬意的事啊!平坝四周群山如抱,山顶转  相似文献   

14.
在永平吃鸡     
滇西大理之永平,一个小地方,建县于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是西汉时期开创的"蜀身毒道"必经之地。如今,这里的美食仍保留着汉唐遗风、古道神韵。其中,永平人吃鸡,便深得这种饮食文化的精髓。到外面去,跟人说起故乡永平,几乎无人知晓,偶尔碰上个把欣喜地质疑:"是不是‘永平黄焖鸡’那个永平?"那别提有多高兴了,心里爽得要命,立马一见如故,从此肝胆相照。慢慢发现,出门在外,能跟人说的,运气好,说了就有人知道的我家小县之物产,唯有永平黄焖鸡。鸡因永平而荣,永平因鸡而名,此鸡,当为县鸡。不过,永平这建县已有近2000年的老地方,竟用一只鸡来撑门面,  相似文献   

15.
天圆地方     
张淼 《大理文化》2010,(1):14-35
刀疤1其实,我不知道我的故事该怎样诉说,我唯一能够识别自己的,不是姓名,不是身份,不是财产,而是高傲地镶嵌在左脸颧骨上长达两寸的刀疤,使我秀气的脸庞变得狰狞可怕,于是,我的生  相似文献   

16.
洱源美食记     
北雁 《大理文化》2013,(8):72-75
邓川粑粑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县城里一两个早点摊上开始打起了"邓川粑粑"的招牌,一听心中很是纳闷,暗思老家洱源位居大理和丽江两大风景区之间,北有丽江粑粑驰名已久,南有喜洲粑粑亦早有渊源。因此,这个闻所未闻的名字,是否正是那些善于钻营的人巧取南北两大粑粑的名头,有意取宠顾客招揽生意?于是每次见到,心中都很是不屑。一天赶早起来回城上班,车至邓川街头,再次看到了同样的招牌,恰好几分饿意,索性盘算着下车买上一兜回来,同时想到此处就是这粑粑的原产地,正好可去看看,正宗的邓川粑粑究竟是什么回事。天还未亮,灰暗的街灯下,路边一位老伯掀开一摞热气腾腾的蒸笼,待一层水雾散尽,我方才看  相似文献   

17.
天地间有大美而无言,大理的苍山正是一座无言的,大美的山。他伟岸,他谦逊,他阔大,他宽容,他坚忍不拔,他平和深沉,他是一个民族灵魂的高度,生命的高度,梦想的高度,爱与恨的高度。他有形的海拔,却彪炳了无言的矗立。他既是大理人的山,是白族人的山,更是中国的山,世界的山。他是数万年,数十万年自然奇迹的缔造者和  相似文献   

18.
老家(二题)     
陈秀兰 《大理文化》2011,(10):44-48
塘子一片宽广的水域,碧蓝澄澈,深不见底。有时,水面异常平静,阳光洒在水面上,跳跃着点点金光。有时,平静的水面突然波涛汹涌,层层浪花拍打着岸边,卷起成堆"雪"。有时,平静的水面突然卷起水浪,形成几个数米高的水柱,像听到激昂振奋旋律的音乐喷泉,在狂吼,在欢庆。有时,  相似文献   

19.
如泣如诉     
1982年9月——1984年7月,整整两年时光里,我有幸在苍山下洱海畔求学,听风赏雪,读月观花。这是我最美丽的人生时段之一。某个月夜,我与同学从校园朝洱海边走,月色朗白,星稀风淡,山影逶迤,蓦然感觉西北高远,地倾东南,顿时间直觉得天野寥廓,宙宇无尽,人世苍茫……在长时间的呆住之后,我知道,大理这个古国佛都,向我后来的人生开启了一道天地人生奥秘的门缝。  相似文献   

20.
心窗     
董泽中 《大理文化》2013,(12):19-24
他们是一对实诚的哑巴夫妻,几年前为了女儿的出路和女儿今后无忧的生活。从农村死挣着挪腾出来到县城里打拼。 他是修鞋的鞋匠,有一手好手艺,加之他为人实诚,老小无欺,做活细致而又价格公道,他修过的鞋和新鞋没有任何区别,看不出任何痕迹,因此找他修鞋的人也就多.有的人甚至不惜跑很远的路,为的是让他修一下鞋;她是卖菜的菜农,干净体面,手脚麻利,她的菜新鲜而又便宜,她跟他丈夫一样是个实诚人.同样老小无欺,谁家需要菜了,打发小孩前来,她更是好上加好,菜鲜秤头足,所以她的回头客多,生意也就比别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