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结合对多家德国知名企业的实地调研,与德国知名职业院校的面对面交流以及对杜塞尔多夫手工业协会和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的探访活动,阐明德国"工业4.0"的产生背景、含义,总结和分析德国先进企业"工业4.0"的推进情况,概述德国双元制教育和职业教育4.0的发展状况,阐述其对中国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工业4.0"是一种基于信息化发展而引发的新的社会时代形态,不仅给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带来影响,也驱使了职业教育朝向4.0的形态发展。基于"工业4.0"的"职业教育4.0"形态表现为:服务生涯发展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即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个性化生涯发展的服务;关注复合素质的职业教育目标定位,即职业教育在于培养具有复合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走向跨界协同的职业教育内容构成,即打破学科专业界限的壁垒形成整合化的内容;促进自主学习的职业教育方式优化,即以多种方式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3.
“工业4.0”的浪潮在给德国经济发展带来无限机遇的同时,也给德国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德国提出了职业教育4.0计划,开启了职业教育的系统变革:围绕劳动者数字能力培养,调整职业教育培训内容;建设数字化教育设施,实现传统教育模式数字化改造;分类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工业4.0时代,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也应立足于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实施面向工业4.0的数字化人才培养创新项目,加快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和教师信息素养,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和普职等值性资格体系。  相似文献   

4.
"工业4.0"是德国实现制造业智能化,巩固制造业强国地位的国家战略,其对技能型人才的数量、质量和考评标准都提出新的要求。人口减少、人口老龄化、人才短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不高、人才考评机制不健全是德国"工业4.0"发展的主要掣肘因素,通过吸收国内辍学人口和国外移民人口、开展有效的学生潜力分析与就业指导、拓宽双证课程的学科范围、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普职等值性资格框架体系,以及促进职业教育国际化来契合"工业4.0"的发展。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中国应构建基于资源整合的公益性职业教育信息网络平台,倡导对接"中国制造2025"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普职等值性资格框架体系,开展双向流通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5.
在工业4.0时代,劳动者驾驭智能化新型工业生产模式的数字能力成为实现国家发展策略的关键因素。因此,德国政府将劳动者数字能力培养提高到了战略层面并出台系列措施进行战略部署,包括:开展大型研究项目对工业4.0背景下数字能力概念的维度和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在分析实践困境的基础上,对企业、跨企业培训中心和职业学校各大办学主体分别给予扶持;参照工业4.0带来的全新任务领域对各个职业教育专业标准进行修订等。劳动者数字能力培养体现了在"人与机器"关系中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代表了工业4.0背景下德国职业教育的改革重点和发展趋势,同时也凸显了德国政府顶层设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莹 《比较教育研究》2018,40(4):94-100
在"工业4.0"背景下,工作变得更加复杂,需要更多知识.这一变化极大地冲击了德国教育体系.由此,双元制职业教育出现了学术化的发展趋势,而高等教育日益职业化.作为统领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共同原则,"广义的现代职业性"成为德国教育改革的关键词.引入"广义的现代职业性",旨在促进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融通,满足"工业4.0"对于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为应对工业4.0对职业教育的挑战,德国实施了职业教育4.0战略。在此背景下,德国工业4.0产教融合“智慧学习工厂”应运而生。“智慧学习工厂”以行为主义为指引,以学习者面向工业4.0的能力需求为目标,通过“教育层”“管理层”和“技术层”三个层面的系统化设计,实现了工业4.0技术、智慧生产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一套致力于培养智能工业时代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方法,成为全球智能工业人才培养的经典范例,为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纵深推进及培养智能工业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借鉴:明确智能工业人才能力培养目标;以产教融合平台为载体促进智能工业与教育的资源整合;实现智能工业教学实践平台管理与运营的系统化设计;加强智能工业数字技术与教育的系统集成。  相似文献   

8.
工业4.0以智能化制造为核心,以机器代替人进行智能化生产,这将给为制造业输送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带来诸多挑战,同时也将给职业教育的实习与就业带来新的契机。根据工业4.0对适应于智能化制造的高技能人才需求,职业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信息综合利用能力为基础,强化学生的专业软件知识技能与管理协调能力,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和跨界合作能力,为其实习与就业打牢基础。现阶段职业教育的实习与就业存在着种种弊端,专业划分与市场无法对接、过度强调技能培训、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等。职业教育在面临工业4.0带来的挑战时,应抓住机遇,重新整合专业划分,增加相应的专业领域;通过多校联合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利用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展开实习与就业培训,发展多样化校企合作模式等手段转型服务于智能化制造;并且重视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职业教育的实习与就业的创造性、适应性、多元性,以适应工业4.0所带来的就业变革。  相似文献   

9.
以"双元制"大学为例,对工业4.0背景下的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进行探究。简单介绍了德国人才培养体系和工业4.0,简述了工业4.0带给德国工业企业界的影响及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影响,以"双元制"大学这种新型的高等职业院校形式为例探究了德国职业教育的新发展,多角度地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剖析,旨在了解德国职业教育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0.
以数字化为契机,发展"互联网+职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的数字化建设是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路径.德国在职业教育数字化建设中取得了实效性进展,其举措主要包括:搭建法律政策框架,重视数字化教育投入;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形成职业学校、企业和跨企业培训中心协作的运行机制;依托数字媒体资源,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情境;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开拓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