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卫视2010年开播的《非诚勿扰》相亲节目在国内掀起了一阵电视婚恋浪潮。这些节目的流行与当下所处的后现代文化语境不无关系。中国当下的电视相亲节目的审美取向浸染着后现代之风。文章主要从大众化的审美追求、反美学的审美判断、快餐化的审美体验三个方面,揭示后现代语境下的电视相亲节目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2.
当前的电视游戏节目一方面具有"狂欢节"的文化特征,如诙谐和戏拟、反常规生活、主体为平民、形式杂多等;另一方面,它还具有"文化工业产品"的特征,带有商业化、复制化、技术化、强迫化的色彩。在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流中的当代中国电视游戏节目兼具平民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双重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3.
在娱乐性和平民化充斥电视荧屏的今天,《对话》却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精英化的节目定位和对精英文化的追求。正是这种精英化的文化追求,使《对话》在电视谈话节目中取得了一席之地,获得了相对稳定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4.
电视媒介迎合观众"窥视癖"的需求是电视文化庸俗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电视真人秀节目、电视社会新闻、电视法制节目是满足观众"窥视癖"的代表."窥视癖"的节目价值心理根源指向是观众肉身感官的刺激,而非精神层面的价值追求,而后者正是电视"雅文化"形成的心理根源.  相似文献   

5.
"哈"源于台湾青少年文化的流行用语,意指"近乎疯狂的想要得到"。哈韩是指狂热追求韩国音乐、电视、时装、偶像等流行娱乐文化,并在穿着打扮和行为方式上进行效仿。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取  相似文献   

6.
太仓市实验小学的草根化校本研究使研究和反思成为常态,它主张校本研究贴近实践,根扎学校,根扎课堂,根扎班级,根扎学生。草根文化是在草根化校本研究中积淀形成的,是融合了地域传统、学校历史和时代气息的校园文化,其精神内核为"坚韧、质朴、灵动、舒展"。"草根情怀教育"是一种尊重生命价值的自由精神教育,是一种尊重多元文化的、民族情感与国际理解相融通的教育,是一种尊重社会进步的、追求人格完善与智能发展的全面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培正中学秉承"至善至正"的学校文化,开展了"生命化课堂"的建构活动。这是学校"善正"特色文化引领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是由学校"善正"特色文化孵化出来,并进一步彰显学校"善正"特色文化的一项教学创新实践。一、"生命化课堂"的教学理念我校"生命化课堂"的本意,是用"生命"来定义课堂,追求一种具有知识的生命力、情感的活力和素质发展的潜力的课堂。简单地说,就是让课堂有生命、让课堂有快乐,让课堂成为生命延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消费主义文化已经深刻影响着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大众传媒在其中扮演助推器的同时也在被消费主义所改写。《百家讲坛》作为通过电视传媒传播的学术讲座栏目,它的大众化、娱乐化改造,实际上暗合了传媒的消费主义渐变过程,使其成为一种"文化商品"。但过度的商业化导致其文化含量减弱而陷入困境,如何在"文化"与"商品"之间找到平衡点是《百家讲坛》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国内电视纪录片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文化载体和文化形式.以其独特的知识性、纪实性、思考性再现时代发展的脉络,成为一种集历史、政治、经济、人文、军事、宗教、哲学、环境、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文化现象。本文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思考国内电视纪录片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语境分析,从而对国内电视纪录片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一种意志追求,"互动"是一种表现样式;"文化"是互动的指向,在人们的交流中继承、发展与创新,"互动"是文化的生命,通过互动的教学共享人类的文化。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人化"与"化人"。文化价值的主要功能是表达心灵境界和精神价值的追求,反映生命的时代本质特性和走向未来之境的可能性。当代文化艺术的定位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审视和选择的一种深化,在文化选择中不断提高选择主体——现代人的文化素质。文化之根系乎人,文化目的则是为了人——人自身的价值重建。作为文化精神核心的艺术,是对主体  相似文献   

12.
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强 《文教资料》2010,(22):83-84
当今电视新闻的发展越来越追求平民化、故事化和娱乐化,平民化手法更是各大电视媒体争相采用的一种方法。取材平民生活,再现平民生活,应该是电视民生新闻报道风格形式的主要途径之一。"人情味",贴近百姓、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是电视民生新闻报道风格的基本特点。本文就电视民生新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进行了探析,以待商榷。  相似文献   

13.
电视真人秀节目是电视娱乐节目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电视选秀究其实质是一种平民化的娱乐传播,在很大程度上被业界及电视受众所接受,尤其是被追求时尚的青少年一代所接纳,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流行文化。人们只需呆在家里,就能评点、欣赏自己所认为的美好形象。在当代大众文化盛行的大背景下,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对或错、高雅或粗俗等二分法进行评判。电视选秀节目本身所蕴藏的模糊美学规则就会造成评判结果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大众媒介与消费主义正在走向共谋,引诱人们接受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这其中电视又表现得尤为突出.电视作为一种把视觉与听觉结合在一起的全息媒介,其影响力不可小视.电视宣扬消费主义的两种主要手段是神话与涵化.考察电视与消费主义关系主要存在着三种理论范式,它们是使用与满足理论、传播政治经济学及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一流学校靠文化,教学文化是追求一流教学的必经之路。教学行为文化的整体建构必须适应学校内涵式发展要求,处理好文化与教学、文化与行为、文化与学生等关系,其基本策略是推动文化内容教学化、文化形式行为化与文化形象学生化。  相似文献   

16.
校本化课程建设包括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两个方面,它是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一种教育追求。校本化课程建设的实质是学校课程文化的确立与转换,以及学校文化的重建和教师文化的革新。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剖析某些电视节目低俗化的外在表现,探讨了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产生的内在原因,认为过度草根化、盲目追求收视率、社会价值观的迷失、主持风格的低俗化倾向与媒体监管缺位是导致电视娱乐节目道德意识的逐渐缺乏、文化意味日渐淡薄的四个深层次因素,并提出了引导其电视节目健康发展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8.
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措施,需要在"两种文化"的视域下,切实维护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生态平衡。学校的理论教育与传播应通过课程设置、师资配置与考核评价等体系,建设科学与人文和谐发展的生态局面。在鄱阳湖生态文化实践方面的产业化、大众化与消费化等措施,应立足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协调发展,才不违背生态文化的和谐追求。在理论建设方面,紧密联系生态经济区的建设,通过立项支持,深化生态文化理论核心概念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所渭"文化自觉"是指人们对其生存环境的文化根脉、形成过程、文化特点和发展趋势的"自知之明"."文化自觉"要求一种理性的文化思考,追求一种高远的文化境界,坚持一种执着的文化追求,表现一种高度责任的行动."文化自觉"的核心是"文化选择",而"文化选择"的目的是"文化创造".它旨在唤醒人们的文化主体意识,激发人们的文化创新精神.这也是在深化教育改革过程中大家所期待的新课程文化的"生成".  相似文献   

20.
《滁州学院学报》2018,(1):42-45
随着各类"真人秀"海外版权在国内的"遍地开花",中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近年来可谓风起云涌、热闹非凡。电视"真人秀"节目在产生巨大社会影响力的同时,也引起了管理层以及学界的高度注意。"真人秀"节目样本的文化意涵牵动了全社会的敏感神经,也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媒介研究范例。本文从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文化属性出发,在文化传播、消费文化和价值回归三个方面对电视"真人秀"节目文化与消费的特征进行深入剖析,试图在寻求解决"真人秀"节目的潜在问题上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