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钢琴作品《皮黄》是由当代作曲家张朝所创作,在2007年"帕拉天奴杯"首届中国音乐(钢琴作品)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此创作也是当代中国钢琴音乐中结合并运用京剧素材取得较高艺术水平和极具影响力的作品。本文从《皮黄》的音乐内容,创作特色,及在演奏中容易忽视的细节方面进行分析,意在分析钢琴曲《皮黄》在创作中对于京剧素材的运用、中国乐器的模仿以及对中国民族化风格的表达方式,并从中探讨在实际演奏的诸多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2.
变奏曲式是西方曲式学中一种结构形式,它以一个简单的音乐素材,通过"变"所演绎出来的多姿多色的外部形态、生动的音乐形象和音乐情趣而受到作曲家与演奏家的青睐.近些年来,我国钢琴作曲家运用变奏曲式的基本原则与我国民族音乐相结合,创作了不少具有民族神韵,中国气派的好作品.文章从分析研究几首钢琴变奏曲入手,探讨我国钢琴变奏曲创作的一些特点、思维方式,以期对钢琴变奏曲的创作有所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其钢先生是一位世界知名的中国作曲家。其作品的创作形式涉足了几乎所有的器乐领域,如:为单簧管而作的作品《晨歌》;为长笛与竖琴而作的作品《回忆》;为钢琴而作的作品《京剧瞬间》、《二黄》;为室内乐六重奏而作的作品《水调歌头》;为大提琴与交响乐而作的作品《逝去的时光》等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其中,《京剧瞬间》是陈其钢为数不多的出色钢琴作品之一。本文对陈其钢《京剧瞬间》创作特点研究分为三个部分来分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作者以及《京剧瞬间》的创作背景;第二部分是从《京剧瞬间》的音乐文本出发,结合"京剧"、"行弦"和"五声性"元素来分析这首作品的音乐特点及其艺术表现;第三部分主要是介绍《京剧瞬间》的演奏要点。  相似文献   

4.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这位被世人称作"钢琴诗人"的作曲家,一生创作了大量不同体裁的钢琴作品。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了肖邦炽热的爱国情感,其悠长细致的音乐旋律、极具伸缩性的节奏和清澈晶莹的音响更是值得后人斟酌品味。在本文中,笔者将对肖邦叙事曲做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以肖邦第三叙事曲为例,结合其创作背景、创作特点两个方面对这首曲目进行分析,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来诠释这首作品。  相似文献   

5.
贝多芬的《降E大调"告别"钢琴奏鸣曲op.81》是献给他的挚友鲁道夫大公的,是其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中唯一一首亲自题写标题的作品,分别为"告别"、"别后"、"重逢"。这首作品无论是动机化的主题写作手法,还是标题性原则,都洋溢着浪漫主义的精神。本文试对贝多芬《降E大调"告别"钢琴奏鸣曲op.81》进行分析,以探究其中的音乐发展手法和相关特征。  相似文献   

6.
主调音乐形式的创作是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主流,我国主调钢琴音乐创作继承和发展了西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前期的主调音乐创作手法,并加入了本土化的音乐创作特色。这些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高雅的艺术品味,多数作品以主调音乐创作为主流,通过对优秀民歌、古曲、戏曲、器乐曲等素材改编,使旋律更似民族民间乐器音响,旋律与和声都具有极强...  相似文献   

7.
姚艺 《成都师专学报》2006,25(5):103-105
钢琴演奏不单是手指的技艺,更重要的是一种很强的艺术控制能力,这种能力直接影响着演奏技巧的发展、发挥与提高,自始至终引导着演奏的全过程.一部钢琴作品必须通过演奏这一中间环节,才能把作品传达给欣赏者,才能实现作品的审美价值.为此,"演奏者必须体解到钢琴作品中内部的音乐构造和感情基调,对乐谱进行认真的研读和准确的解释,为演奏的再创造提供依据,做到会思想、会体验,从而透过钢琴音响形式美的外表找到音乐内蕴的穿透力".这里所说的"内部音乐构造"就是指一首作品的曲式结构.  相似文献   

8.
巴托克的钢琴作品具有丰富的个性、多样化的形式等特点,研究巴托克的钢琴作品对了解和接触20世纪的钢琴音乐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巴托克创作的《六首保加利亚节奏舞曲》和《钢琴小曲14首》两部钢琴作品是其主要的钢琴代表作。因此本文主要对《六首保加利亚节奏舞曲》和《钢琴小曲14首》这两部钢琴作品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相同点以及差异。  相似文献   

9.
张帅钢琴作品《三首前奏曲》为中国现代钢琴音乐作品的代表之一,本曲为作者张帅就读于沈阳音乐学院时所作,并于2002年获得了中国音乐界常设的综合性大奖"金钟奖"铜奖,之后被指定为2007年第六届"金钟奖"半决赛参赛的中国曲目。本曲三个乐章音乐主题基本独立,但每首材料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本文着重以第二、第三乐章为例,来分析作品的风格,和声、以及作品演奏中应注意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10.
肖斯塔科维奇创作的《d小调大提琴和钢琴奏鸣曲》是一部代表性的钢琴室内乐杰作.作品中运用了传统结构及变化思维,结合现代特征的高叠和弦、非三度和弦、变音和弦等和声技法运用,融入了"半音音阶"以及教会"调式和声"素材,不仅发掘出钢琴乐器的丰富音响与变化色彩,还强化了钢琴在室内乐作品中的形象性、具象性特点,推动钢琴在"室内乐"中扮演着多样性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钢琴之王"李斯特以艰深的技术,丰富多彩的旋律线条恢弘大气的音乐风格著称,在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创作的钢琴作品中《十二首超级技巧练习曲》更是惊人惊叹。  相似文献   

12.
《侗乡鼓楼》是邹向平先生创作的一首即兴曲,取材于黔东南地区侗族民间音乐,是一首即景抒情的乐曲,于1995年获得"喜马拉雅杯首届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国际比赛"的第一名。本文通过对中国原创钢琴作品的形成背景与现状,以及该作品的曲式结构与演奏艺术阐释等方面多层次的分析,揭示了邹向平先生为追求钢琴音乐中的"东方神韵"而在创作技巧上的各种精巧的设计,以及为挖掘与拓展民族音乐表现手法的各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3.
钢琴曲《斑鸠调》是董为杰钢琴套曲《江西民歌五首》中的其中一首。该作品将统中国音乐的创作风格和现代西方创作技法相结合,作品具有鲜明的江西地方色彩和独特的音乐风格特征,主题明确,感情真挚。研究该作品,对推广和发展中国钢琴作品,让外界了解江西民歌,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贺绿汀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他一生创作的音乐题裁多种多样,尤以民族音乐见长。他所创作的作品结构严谨,音乐发展富于逻辑性,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贺绿汀先生一生创作了六首钢琴作品,其中《摇篮曲》是他在1934年完成的一首钢琴小品,本文着重对这首作品的音乐结构进行分析与论述,以期更加清晰、全面地解读这首钢琴作品。  相似文献   

15.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分为两集,24首,分别完成于1910年和1913年。从完成时间上看,这是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创作的后期作品,由于该阶段正处在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最为成熟的阶段,所以能较好的反映出作曲家印象主义这一特有气质。本文以德彪西前奏曲第一集中的第七首《西风所见》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结构布局、旋律形态、调性思维以及和声手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从中发现作品当中所蕴含的独特印象主义气质,总结出创作者的音乐创作思路,旨在为德彪西钢琴作品的演奏学习中提供参考,最终培养学生对印象主义音乐的兴趣,提高其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钢琴而作》是伟大钢琴家德彪西的著名钢琴作品,该作品主要分为"前奏曲"、"萨拉班德舞曲"、以及"托卡塔"三部分,本文主要是对德彪西钢琴套曲《为钢琴而作》中的第一部分"前奏曲"中的演奏技巧展开研究分析,以此为音乐的学习提供更多素材与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二十世纪现代西方音乐新潮的盛起,越来越多的作曲家大胆创新并尝试各种创作手法,在自己的作品里注入新的理念及音乐元素。幻想练习曲是科里利亚诺为华盛顿表演艺术中心的Bicentennial钢琴系列创作的,于1976年出版,由著名钢琴家James Tocco于同年的10月9号进行首次公开演出。钢琴所能带来的无限的想象及意境、辉煌的音响及演奏技巧无不展现在这部作品里,一经首演便获得巨大的成功。由五首练习曲组成的幻想练习曲,每一首都展现了不同的技巧,在传统练习曲的模式上融入了二十世纪无调性音乐、打击乐音响色彩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德彪西一生创作了多种体裁的音乐作品,但在钢琴在钢琴音乐方面的才华尤为突出。本文以德彪西的《为钢琴而作》这一组曲为分析目标,这部作品共包括了三首乐曲。在对这三首乐曲的曲式结构以及音乐特点进行分析概括的基础上,同时对这首组曲中所涉及到的演奏技法进行总结,以期通过准确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和音乐特点,还原出作者原创的初衷。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情感与思想融合的再升华,以音响与音色为其载体,以各类乐器为其媒介。钢琴则被称为音乐界的"乐器之王",是键盘乐器中结构最完整、表现力最强的乐器代表。纵观钢琴作品发展的几大时期,巴洛克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及印象主义时期直到20世纪的现代主义时期,各个时期都有其鲜明的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古典钢琴作品的音韵表现出鲜明的协调性,音符旋律颇为优雅,相比较现代钢琴作品,创作者更倾向强调弹奏技巧。本文将从这两个时期钢琴作品演奏的表现风格、弹奏指法及演奏艺术背景的差异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是德国著名作曲家,他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钢琴艺术史的高峰,被钢琴家们奉为"圣经". <第三钢琴奏鸣曲>(Op.2No.3)主要体现出音响性格的对比,所以被后人称为<协奏奏鸣曲>("conerto sonato" ).贝多芬在该作品中既表现了莫扎特的室内乐乐队风格,又表现了海顿式的独奏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