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海忠 《集宁师专学报》2003,25(1):40-46,79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是整个《红楼梦》里比较直接写主子与奴才之间斗争的一段文字。这一回书写得层次分明而又错综复杂,涉及到多个人物形象,无不写得形象动人。  相似文献   

2.
王熙凤是《红楼梦》里塑造得最成功、最生动、最活跃的一个艺术形象,是中国文学画廊乃至世界文学画廊中一个不可多得的女性形象。因为作者赋于人物形象的复杂性、丰富性、真实性和生动性,把个凤姐写“活”了,所以使我们一接触《红楼梦》就觉得王熙凤既可爱又可憎,既可叹又可怜。  相似文献   

3.
<正>《红楼梦》作为一部不朽的文学巨著,不仅反映了复杂的社会生活,而且成功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在《红楼梦》塑造的众多的人物形象中,王熙凤给读者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王熙凤是《红楼梦》里最活跃、个性特征最鲜明的艺术形象,王昆仑写的《王熙凤论》,也是《红楼梦人物论》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他这样写道:"王熙凤是作者笔下第一个生动活跃的人物,是一个生命力非常充沛的角色,是封建时代大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每一位读懂它的人都会被书中人物的命运而深深牵动着,与他同悲同喜。《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刻画了近千个不同的人物形象,充分显示了曹雪芹笔底的波澜和笔端的风力,感知作品中人物的举手投足和一颦一笑。贾琏在《红楼梦》中算不上主要的人物,他是作者笔下著名的花花公子,不爱学习,捐了个同知的官位又不务正业,在刁钻而又精明的妻子王熙凤的严格看管下,仍改不了寻花问柳的本性。而事实上是这样吗?笔者通过对《红楼梦》的细读和对贾琏这个人物的理解,从另外一个视觉论证了贾琏这个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5.
《一层楼》在创作中对《红楼梦》等古典小说多有借鉴。主要表现为:整体结构的套用、故事情节的移植,人物形象的模仿、诗句的借用等。文章认为,在中国文学史上,对前人作品的模仿,既有理论上的依据,又有创作上的传统,因而有其合理性,不能笼统否定。《一层楼》的价值在于,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创新。书中情节的袭用多属枝节,而大的生活背景独特;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有自己的生活基础,又融入了蒙古族的风俗人情,体现了独特的审美个性;摒弃了《红楼梦》续书“补恨”、“圆梦”的创作模式,较好地继承了《红楼梦》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以近半篇幅写“奴才”与小人物,它的贵族之家盛衰主题半是靠奴才叙事表现的,而它的“色空”思想也借助于对贾瑞、尤氏姐妹等小人物的书写来表达。它的中心人物安排呈主奴双重结构,平儿、袭人、紫鹃、鸳鸯、晴雯的角色、脾性、思想意识乃至命运遭遇等皆与主子对应。它能集中国古典文学下层社会叙事的大成,既由于成功运用了现实主义方法,也由于持朴素的民主平等观念与人道精神,可称民主现实主义文学的范本。  相似文献   

7.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写好人物的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红楼梦》语言最特殊、最成功的地方首推人物语言方面。作者运用对话、独白,诗词曲赋等多样化的艺术手段,把每个人物复杂多样的性格特征描绘得分寸适宜.《红楼梦》语言艺术的成功运用,使人物形象更为生动,更具有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其思想内容的丰富,艺术成就的卓越和涉及范围的广阔堪称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的典范。在《红楼梦》诸多方面的艺术成就中,最突出的是作品中塑造的一批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而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又得力于人物语言的精妙安排。曹雪芹是一个高明的艺术家,他根据人物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特点来安排人物的语言,既让他们有共同的时代特点,又让人从话语中辨别出各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所以,《红楼梦》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历经千年而不衰。  相似文献   

9.
说晴雯     
《红楼梦》里众多的女子中,晴雯大约是最叛逆的一个。鸳鸯女可以誓绝鸳鸯侣,说出“我这一辈子莫说是‘宝玉’,便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的话来,贾母是她的靠山,离了贾母她一日也不成。林黛玉可以不要别人捡剩了的宫花,她是贾母最疼爱的女儿的遗孤,是贾母当嫡亲孙女养的小姐。探春可以给抄捡大观园的王善保家的一记响亮的耳光,那因为她是三小姐。可是晴雯呢?论出身,她是赖嬷嬷孝敬给贾母的丫头,可以说是人下人,奴才的奴才,大观园里,没有谁比这更低了的吧。可她照样不齿于袭人与宝玉的暧昧关系,嘲笑…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是我国历史中重要的经典名著,在宏篇叙事中作者成功塑造了很多的人物形象。《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改变了传统正面人物都善、反面人物都恶的叙事模式,作品中所应用的诗词对人物形象描写塑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与读者更好地了解《红楼梦》,本文从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勾勒、人物命运暗喻、人物对照、女性意识展现几个方面对《红楼梦》诗词和人物形象塑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众多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林黛玉就是这其中最典型的形象之一。林黛玉的典型形象主要是通过她的语言来表现的,其语言通俗而不失典雅,率真而稍显尖刻,是《红楼梦》中众女子所不能及的。从对《红楼梦》语言的整体风格进行论述,引入对林黛玉语言特点的分析;又从不同的角度对林黛玉和"红楼"其它女性语言风格进行对比,突显出黛玉语言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鲜活而有生命力的人物,而刘姥姥是仅次于宝黛钗凤的经典形象之一。历来读者将之视为一个喜剧性的角色,实际上刘姥姥在《红楼梦》中承载着多重严肃的文学价值。文章从刘姥姥在作品布局谋篇中发挥的独特作用、陌生化视角的运用以及对人物形象的映衬等角度论述其在《红楼梦》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比较,是常见的文学表现形式。人物对比,是《红楼梦》中广泛运用的一种表现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红楼梦》中,主要人物几乎都是成对出现的。我们读《红楼梦》,要认识其中人物,通过对比来认识人物可以说是一条“终南捷径”。  相似文献   

14.
对《红楼梦》中的精湛对话艺术进行语用分析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刻的理解《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本文分别从以言行事行为、言外之力、会话合作原则在《红楼梦》人物对话中的体现三个角度探讨了其中的隐含之意和文学价值。希望这些观点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文学作品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交际中去。  相似文献   

15.
原载《红楼梦学刊》1994年第4期 不识相是一种常见的人生状态,进一步必然导致尴尬局面的产生。《红楼梦》这部杰作写了两个不识相的奴才,一是芳官的干娘,一是王善保家的。由于他们弄不清楚自己的奴才地位,弄不清楚与主子甚至与上等奴才间隔的距离,因而讨好不成反讨来了打和骂。从某种意义上说,《红楼梦》就是写各种人生状态的现实主义杰作。形而下看,它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世相与衰亡,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形而上看,这里又有各类人生境遇各种人生状态的概括。读《红楼梦》,即可以认识那个具体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之所以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部魅力无穷的文学作品 ,就在于其人物形象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本文试从人物性格的深刻性方面谈《红楼梦》人物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日,某记者在浙江桐乡档案馆采访时,惊喜地从茅盾之子韦韬最近向该馆捐赠的茅盾手稿中发现一部完整的《(红楼梦)笔记》手稿。有关专家介绍,作为中国现代公认的文学大师,茅盾对《红楼梦》的熟悉与喜爱程度绝非“业余”水平,1926年在开明书店老板的一次宴请中,他就曾应郑振铎、夏丐尊等的要求“随点随背”《红楼梦》,文学评论界也普遍认为《红楼梦》影响了茅盾小说中一系列女性人物形象与性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18.
《绿野仙踪》成书于清乾隆二十七年,由李百川所著,全书共七十万字。虽然《绿野仙踪》在艺术成就上略逊于同时期的《儒林外史》与《红楼梦》,但是仍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与研究价值。作品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层次多样,既有官场的污浊、儒林的龌龊,又有小市民的蝇营狗苟。可以说,作品描写的社会画面十分广阔,人生百态尽在其中。通过对《绿野仙踪》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探究封建王朝末期的社会现状。  相似文献   

19.
语用模糊是文学作品、尤其是文学名著的常见现象,也是文学翻译中的难点之一。《红楼梦》中关于人物描写的模糊语言比比皆是。文章试从语用模糊的角度来探究《红楼梦》的翻译,进而分析译语在塑造人物形象和展现人物艺术魅力方面与源语的不同,从而区分出霍克斯和杨宪益先生译文的差别。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最伟大而又最复杂的文学作品。《红楼梦》以人物性格塑造为构思和创作的中心 ,在艺术形式和方法上 ,也必然以性格刻划艺术为美学追求。本文试从人物性格刻划——内心外现法谈其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