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有阅读的童年一定是快乐的童年,有阅读的人生一定是美好的人生。我校倡导"教以人为本,人以悦为本"的教学理念,启动"阅读养性"工程,在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师生共读一本书,指导读好整本书"课外阅读指导实践活动中,已初步建构了该课程的基本结构。但是,如何有效开展高年级师生共读整本书指导活动?我认为还要奏好以下"三步曲"。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并对四个学段的课外阅读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第四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由此可见,小学第三学段是要求学生真正大量接触课外读物的时候,将为学生进入初中后更广泛阅读甚至整部名著阅读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奠定课外阅读基础.在指导第三学段学生课外阅读,必须做到质和量的统一:既要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阅读数量,更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质量,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受益.  相似文献   

3.
<正>2012年4月,为了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我们启动了"课外阅读导引单的设计与运用"课题实验。其研究目标是:以"阅读导引单"为支架,研究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策略,培养阅读兴趣,提升阅读品质,带领学生开启阅读人生。经过四年的行动研究,我们的实验取得了以下成果:1.初步建设了"阅读育人"的区域文化环境,书香家庭、阅读校园正在大面积形成;2.研制了本土化的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指南,初步实现了学生6年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学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生长梦想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童年阅读带给学生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进入书本,进入阅读,久而久之,人类的思想精华便积淀成了学生的精神底子。  相似文献   

5.
<正>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能力的发展是陪伴学生终生的。在教学当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培养计划,还要将课内、课外阅读教学相结合。“快乐读书吧”是统编本教材设置的一大特色,其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了解如何进行课外阅读,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量,逐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把课外阅读引入到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6.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在教育教学中,我校开展了"七色阅读"活动,助力孩子们的语文学习。"七色阅读"就是利用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级阅读考级推动学生快乐阅读,快乐成长,给孩子一个七彩绚丽的人生。1.阅读考级,培养兴趣为了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校开展了七色阅读系列活动。(1)阅读考级有规则。学校在每学期组织两次课外阅读考级,凡申请参加课外阅读考级的学生必须按规定背出相应年段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变大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缺失的现状,针对大学生阅读动机不强和阅读材料选择困难两个问题,建议选择难度较低的阅读材料开展消遣性课外阅读,以培养兴趣,并结合学生不同的阅读目的拟定阅读分级大纲,指导学生选择恰当的课外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师仅仅依靠课堂教学中的阅读训练提高教学效果,往往收效不大。语文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为了避免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出现杂乱、盲目无序的状况,语文教师应依据新《语文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订详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计划,并列出具体的课外阅读书目;同时,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阅读训练中,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课外阅读指导。一、示范性指导正确的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学习效果与效率和写作水平的重要保证。在明确了课外阅读的目的之后,教师应给学  相似文献   

9.
何晓燕 《辅导员》2013,(22):59-60
<正>"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阅读放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不少于150万字。但由于社会环境、个人观念等因素影响,对孩子阅读兴趣、阅读意识的培养不足,相当一部分孩子缺少课外读物,阅读时间不能保证,学生的阅读现状尤其令人担忧。为了全面  相似文献   

10.
英语整本书阅读是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区域推进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可采用如下途径:一是组建整本书阅读研究团队,建构系统化课外阅读课程;二是借助导读课、研读课、创作课等题型,提升学生的阅读策略;三是通过建设课外阅读实验基地、推出课外阅读先进学校、开设课外阅读资源共享平台等加强教学研讨;四是组织"阅读之星"评比、"阅读节"、"阅读过关测试"等活动优化阅读评价.  相似文献   

11.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的精神食粮。童年是人生的起步阶段,童年的阅读经验往往构成一个人生命的底色。尽早地进入阅读状态,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精神发育。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就开始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笔者认为开启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之门可以分以下四步进行:认识书籍,激发欲望;推荐读物,明确方向;读法指导,体验阅读;重视评价,巩固效果。  相似文献   

12.
作为语文老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为学生创设课外阅读情境,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自主阅读,自由阅读,变"要我读"为"我要读",从而保持恒久的阅读动力。如何创设积极的课外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切实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本人结合这几年的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13.
语文阅读教学如果局限于阅读课本上的文章,将很难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不要说让他们学好语文、热爱语文,有较好的语文素养了。阅读教学势必要从语文课本出发,并引申至课外,让学生由课内阅读迁移到课外阅读。为了扩展阅读范围和来源,需要尝试从课本篇目出发,以与课文的题材、体裁、主题、写作方法、作者等相同或相近的文章,多角度引领迁移课外阅读的内容安排;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运用设置悬念与阅读情境、注重示范"引读"以及给作者作"画像"式介绍等手法,灵活地实行迁移阅读的教学方式;还需要在教学中实施相宜的迁移阅读的诸多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阅读的重要性。课外阅读给学生带来多方面的好处:不但能开阔眼界,丰富知识,而且能陶冶性情,丰富生活经验,增强社会生活能力。新颁布的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145万字。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要做到"喜欢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0  相似文献   

15.
新的统编教材较过去,选文变化很大,入选篇目更具时代性、经典性、适宜性和生动性。同时,将以往"精读+泛读"的课文阅读类型改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式,课内教读是学生阅读的主战场,让学生"得法于课内",为课内自读和课外阅读做好阅读的积累与习惯的养成,把以前的"师本"课堂转变为了"生本课堂",更加重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6.
周华 《小学生》2013,(5):53-53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明确规定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把课外阅读当作风,比作帆。是呀,有了风,有了帆,船才能在大海中劈波斩浪,勇往直前。既然阅读如此重要,目前小学生的阅读状况如何呢?为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有真实全面的了解,我也对我班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作了初步的调查。一调查,学生们看课外书的情况可谓"良莠不齐",调查结果发现:1.学生课外阅读量差异很大。最大阅读量一学期能读13本,阅读量为150万字以上。最小阅读量1本也没看完,约为6千  相似文献   

17.
充分认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的现实意义,课外阅读扩大了阅读的外延,是学生阅读水平提高的必由之路,课外阅读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和自主阅读,教师要将学生的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中,组织好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在阅读实践中向学生介绍丰富的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思考,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个性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主要表现为:鼓励"创"读,尊重独特体验;引导"研"读,培养探究学习;强化阅读的个性化反思;指导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个喜欢阅读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作为一名低年级的语文教师,我接手任何一个一年级的班级,都会有计划地开展班级的课外阅读活动,给孩子的童年增添书香。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班级已形成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课外阅读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班级90%的学生已会背诵近150首古诗,班级学生每人手中有30本以上的课外书,在读书交流中,我感到书中的感染力和  相似文献   

20.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广泛的阅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追求真善美,摈弃假恶丑;有助于沟通个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使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获取信息和知识,拓展视野;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有责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一、课内阅读拓展延伸,激发课外阅读的欲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