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学与"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结合时,我感到阅读至关重要。尤其是阅读这种配套的丛书对于学生来说,更是难能可贵的。通过将近两年的学习与实践,我对"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小学"语文主题学习"的课型模式"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课堂使用的模式为生字过关课、课文  相似文献   

2.
<正>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过程中,我认为阅读是实验的关键点。只要把握好了阅读在教学中的位置和开展方式,主题课堂就成功了一大半。下面,以我所执教的一节基础阅读教学课为例,具体说说我是如何带学生围绕"读"字学习语文的。这节课的主题我定为"异域风情",选取了人教版语文第十册教材《威尼斯的小艇》一文及"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上《荷兰风车》和《埃及的金字塔》两篇文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高年级在阅读中要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正>每每看到学生沉浸在"语文主题丛书"中尽情地享受阅读时,那投入的样子令人欣慰万分。的确,课堂上最美的姿态就是阅读!谈到阅读,要从"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说起,我是2016年9月开始践行"语文主题学习"的,当时隐隐约约觉得它的理念和方法符合我追寻的语文教育梦想。"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较早提出了"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海量阅读""教学目标简洁,一课一得"等理念,大胆摒弃传统语文课堂教师喋喋不休、过分解析,学生被动听讲、不为所动的旧模式,进行  相似文献   

4.
<正>对"语文主题学习"最深的感受学校进行"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近两年了。这期间我们逐步探索,明确了什么是"语文主题学习",以及如何进行主题课堂教学。其中,我感触最深的一个关键点就是:课外阅读课内上。在刚开始进行主题实验时,我接触到海量阅读,也读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我当时的理解是:这是让学生课下少看其他课外书,以看丛书为主。我疑惑:这样不是抢占了原本属于  相似文献   

5.
<正>初识"语文主题学习",是在2014年6月。我有幸参加了在赤峰举办的全国第八届"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会,短短的几天时间,从来自山东、赤峰等几位教师的教学展示课上,我感受到了她的魅力。一、相识恨晚这项实验旨在让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强调课内阅读。这引起了我强烈的关注欲,回来之后,我立即通过书籍、网络详细了解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理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主题学习"在"同一内容""同一思想""同一写作手法""同一体裁"等同一主题下,一篇带多篇的阅读方式,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受益匪浅,我们喜欢这种方式的阅读。2012年我所在的学校开设了小古文(即文言文)课,所以在我的语文课堂中,除了选取"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白话文外,我们还特别喜欢在阅读课中加入同主题的短小文言文拓展的阅读,学生很是受益。  相似文献   

7.
<正>四年前,我校开展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海量阅读""课内阅读"的理念给了我很多的思考。四年来,我们为实验的开展做了很多的工作,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一、构建"语文主题学习"读书模式,努力提升语文素养这项实验的原则是立足课堂,是向课堂要时间、要效率,不占用课下时间,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要求用三分之一课内时间学习部编教材,用三分之二时间来阅读语文学习丛书,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通过四年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正自"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开展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倡导一课一得、大量阅读、读写结合。这样的实验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改变了作文课难上、效率低的现实。阅读与习作本就是密不可分的"一家",可是很多语文老师将阅读和习作教学分离,上成了独立的两种课型。"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丛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料。如果在阅读课中教师注重以文本为载体,注重写作方法的渗透和指导,再从大量资料的阅读陶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提倡课内大量阅读,帮助孩子提高阅读量,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涵养人生。"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配合语文教材的单元主题,精选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是教材单元主题的拓展和延伸,为孩子们提供了阅读的充足资源。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并从中学会读书的方法,读书汇报课便承载了这一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5月2223日,"第八届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研讨会"在林州市召开。在此次研讨会上,我带领?年级学生做了一节以《永恒的美丽》为主题的观摩课。回顾这节课,我感觉收获颇丰。一、学生阅读量较大"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倡导的语文常识不是举一反三,而是反三归一;不是分析训练,而是质从量出。阅读对于人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引导孩子走进真正的阅读世界,教给他们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如一股春风吹遍沂蒙大地,我校"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已推行3年多,"海量阅读""一课带多课""返三归一""单元整体推进"等观念深入教师内心。其中,"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是这项课改实验的重要载体,初中"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每学期6本,分别配合教材中的6个单元。丛书中文章篇目多,信息量大,要求在课内配合阅读,因此,如何有效使用丛书就成了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袁丽 《河南教育》2015,(1):46-47
岁月悄然逝去,不知不觉中,我参加"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已有6个年头了。6年来,我由一名普通的实验教师成长为一名骨干教师,"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让我完成了美丽的蜕变。一、模块教学,助推成长教了12年音乐的我在2008年改教语文,并开始进行"语文主题学习"实验。2010年,我承担了山东省临朐县"主题单元模块"教学研究任务,主要对预习达标课、精读引领课、自读提高课、单元练习课4种课型进行教学实践。随  相似文献   

13.
记得去年有位老师在我县“语文主题学习”交流群里与我探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阅读方法,那时的我很是惭愧.因为平时教学只用到了“一篇课文带一篇丛书文章”“一篇课文带两篇丛书文章”的方法,偶尔会提几个导学问题,让孩子们拿着丛书在课堂上自由阅读,从未认认真真地研究过丛书群文怎样阅读.这次县里“语文主题学习”选拔赛给了我一个思考的契机,在完成比赛课例——六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民风民俗》后,我选择了“大话节日”这个话题来参加学校的研讨交流活动,并将自己的这堂课定位为“主题学习群文阅读汇报交流课”.在教学设计及授课的过程中,我对“语文主题学习”的理念感受颇深.  相似文献   

14.
<正>回想起刚刚上完的这节课(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三个儿子》),眼前依旧是孩子朗读课文和交流想法时的画面,下课铃声响起的一刹那,百般滋味涌上心头,不能留恋,幸好离开是暂时的,后面还有很多很多的好课、好书等着我和孩子。自从"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以来,真的受益匪浅。"语文主题学习"的主旨就是让学生学会阅读,我做  相似文献   

15.
<正>接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4年来,我逐步感受到其魅力所在:实现课内海量阅读,用1/3的时间学习教材,2/3的时间进行拓展阅读,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素养。在思考与实践中,我们对"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初期的困惑也一一找到了答案。一、"语文主题学习"的主题从何处来"语文主题学习"提倡围绕主题进行教学,那么,教学主题从  相似文献   

16.
<正>以往,我们采用的导学案是按照课文的顺序,逐篇设置预习课、精读课、习作课、测验课等,每个课时均设有学习目标、学习思路。2015年,"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在我校启动,我对其课内海量阅读的理念进行了深入学习,设计出单元整合式的导学案,丰富了语文教学的课型,进而真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大量阅读,不断提高语文素养。预习过关课:每单元2个课时,每课时预习1—3篇文章。如六年级下册第二  相似文献   

17.
收获     
<正>2014年9月22日,我赴山东青岛参加了由新学校(北京)教育科技研究院主办的首届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竞赛决赛,观摩了全国各省市实验学校教师的精彩课堂展示,不论在理念还是课堂教学的模式与结构上,都收获颇丰。"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要求:低年级课内阅读量10万字以上,中年级课内阅读量100万字以上,高年级课内阅读量200万字以上。对这样海量阅读的要求,我一直觉得太难实现,可是这次观摩完全改变了我的认识。展示课上,山东省潍坊市潍洲外国  相似文献   

18.
<正>能够搭上"语文主题学习"这列快车,和孩子们一起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我感到很幸运。我们学校是林州市首批"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学校,2012年9月1日,我开始担任一年级7班的语文教师,与"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结缘。两年来,从集中学拼音到集中识字,从预习课到展示课,从课本到"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再到课外,从个人习惯的养成到小组合作意识的加强,我和我的孩子们一起探  相似文献   

19.
<正>什么是"语文主题学习"?我认为,"语文主题学习"最大的特点是以课堂为主阵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大量阅读带进课堂。刚接触"语文主题学习"的教师,一定会认为这样的课堂是天方夜谭。其实,揭开"语文主题学习"的面纱,你会发现它提倡的是最本真的语文教育。它以一个单元为单位,围绕单元主题进行整合教学,目标和任务都很明晰;它强调大量阅读的重要性,既忠实地传达教材,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  相似文献   

20.
正【课型】精读引领课【学习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藤野先生》,"语文主题学习"丛书168页《我的一位国文老师》、213页《我还感觉到他的手温》。【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章内容。2.精读品味,学习文章多角度表现人物的方法。3.体会作者情感,感受师生真情。【课前活动】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文章《藤野先生》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废墟下的课堂》《零分之约》《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