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詈骂语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表达手法,其特有的语言特点,给詈骂语的翻译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本文从彼得·纽马克提出的交际翻译理论的角度,以《阿Q正传》中的詈骂语为例,选取井上红梅、竹内好、藤井省三的三个日译本,对比研究三人在翻译时对詈骂语做出的不同处理,旨在考察詈骂语翻译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骂詈语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在翻译骂詈语时,译者不仅要考虑传递骂詈语的字面意思、语境语义和语用功能,还要思考如何表达出骂詈语的中西文化、认知观念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不同。以《水浒传》及其两个英译文为例,分析其中的骂詈语分类、翻译原则及其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骂詈语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在翻译骂詈语时,译者不仅要考虑传递骂詈语的字面意思、语境语义和语用功能,还要思考如何表达出骂詈语的中西文化、认知观念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不同。以《水浒传》及其两个英译文为例,分析其中的骂詈语分类、翻译原则及其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詈骂语的概念和汉维詈骂语的研究意义,并进行了分类对比,探讨了其文化内涵,并对汉维詈骂语的翻译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5.
詈骂的构成与分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骂语和骂意是詈骂构成的两个基本要素 ,也是詈骂构成的两个充分条件。詈骂具有三种构成形态。詈骂的分类 ,是深入研究詈骂现象所必需的基础工作。从不同角度出发 ,可将詈骂分为若干类别。如 :强骂、降骂、佯骂、误骂 ,正骂、邪骂 ,他骂、自骂、物骂 ,直骂、巧骂 ,武骂、文骂等等。关于“骂”的解释 ,从言语实际看 ,范围要扩大 ,应当分三个层次考虑  相似文献   

6.
骂詈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在传达民俗文化、社会风情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结合语用翻译中的顺应理论,对文学作品《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的一些骂詈语进行对比分析,能否做到语用等效翻译,取决于在翻译过程中是否贯穿着认知、文化、社会等因素的互动选择。  相似文献   

7.
《水浒全传》中的骂詈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水浒全传》中的骂詈语进行了穷尽性的研究,从语义、语用、语义与上下文语境的关系三个角度对全书的骂詈语作出分类。从语义角度将《水浒全传》中骂詈语分为七大类,从语用角度将其分为三类,从语义与语境结合的紧密程度分为两类。并对分类进行了较具体的说明,指出了骂詈语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骂詈语是语言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大学生骂詈语作为另类的语言表达形式长期存在于校园中,跟一般骂詈语相比,大学生骂詈语有着独特的形式和表情达意方法。大学生骂詈语的存在是某种社会心理的反映,完全杜绝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隗宁 《现代语文》2009,(11):90-91
本文从语义和语用上对《王朔全集》里的詈骂语做了详细的类别分析,并从詈骂语使用者的性别差异上对各类詈骂语进行了统计和解释,由此说明当代汉语詈骂语研究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詈骂语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红楼梦》中的詈骂语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从语义和语用两个方面对其作出了相对客观全面的归类。另外,本文还对有关王熙凤的詈骂语语料进行了详尽分析,初步探讨了影响詈骂语使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由于网络交流的便捷,网络语言日益丰富,网络骂詈语在网民中的使用频率也逐渐升高。与传统骂詈语形式上的单一性与语言表达上的直接性不同,网络骂詈语有着形态各异及表达内容上较隐匿的特点。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为视角,具体分析网络骂詈语的意义构建,解释网络骂詈语是怎样通过各个不同空间的认知运作最终形成新创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1990年,藤井省三翻译的《秋水》出版,也成为日本最早的莫言文学译介者之一.藤井省三在翻译莫言文学之初,就显示出对莫言文学价值的清晰认识和深厚的文学批评张力.1991年,藤井省三对莫言文学"魔幻现实主义"的评价,与21年后授予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基本一致.藤井省三关注莫言文学的发展,在将莫言文学译介到日本方面,保持...  相似文献   

13.
论汉语骂詈语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骂詈语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第一,男性使用骂詈语时比较肆无忌惮、粗露、词汇量大,常取人体生殖器名称或其他最脏的脏话骂人。而女性使用骂詈语时则隐晦曲折,词汇量也略显贫乏,并有所选择。第二,男性享受权力,担负责任,因而其能力是第一位的,所以对男性的骂詈语就集中在对其能力和社会地位的诋毁上。但对于女性,更注重于她的品行,“女子无才便是德”,所谓“德”,最关键的一条是有关贞操方面的,因此,对女性的骂詈语基本上是对其性的侮辱。第三,长期的性别歧视使妇女完全处在等同于“物”的屈辱地位,这种现象在骂詈语中表现得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京东商城的具体语料分析买家评论詈骂语的构成类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对买家评论詈骂语的影响。调查显示:性别对语气性、缩略词、咒骂性詈骂语的影响显著;遇到敏感词被网络和谐时,性别和年龄对使用敏感词变体影响显著;学历对詈骂性评价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影响显著。买家评论中的詈骂语与电商购物平台的语境有关,买卖双方的认知心理语境所形成的不同话语权是产生詈骂性评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滨州学院学报》2018,(1):80-84
汉语中的俗语是中国文化智慧和精华的结晶,它的翻译和传播,符合"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政方针,有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文化软实力。从莫言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中的俗语出发,根据纽马克提出的关联翻译法,研究译者著名汉学家藤井省三的俗语日译技巧,借鉴其经验用以指导翻译实践和提高翻译理论认识。藤井在翻译俗语时用到了顺译、补偿、加注等多种翻译技巧,忠实传达了原文本的内容和风格,符合纽马克关联翻译法中上乘翻译的定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的文化观念以及认知心理的转变,现当代东北詈骂语在现实交际中已经逐渐摆脱了传统詈骂语的束缚。在交流中为了增强语言的委婉度,避免会话者因言语冲突而产生不必要的矛盾,人们在使用时不断地对传统詈骂语的表达形式进行改变,使詈骂语的脏值不断减弱,对人的侮辱度降低,逐渐呈现出一种詈骂值不断弱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中文版和日文版的《阿Q正传》为调查对象,完整、全面地提取出《阿Q正传》人物对话中出现的詈骂语,并从语义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对比分析中日詈骂语的数量、种类的差异。以高频詈骂语"妈妈的"为例,分析其语义内涵及日文译法。最后从血缘文化、人本观念等角度探讨了形成中日詈骂语差异的社会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正作为一种新兴的语体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语言交际中。同样属于网络语言的网络詈骂语,内容及属性都较为特殊。该文从对网络詈骂语的定义及分类入手,简要分析了网络詈骂语的成因及组成特性。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对《红楼梦》中詈骂语的分类进行了研究,其中日本渡边博文先生的分类非常详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作者从詈骂语的词源出发,对"横强盗"、"强徒"、"毛丫头"以及"行子"等詈骂语进行说明,从而对它们进行新的分类。  相似文献   

20.
该文对英汉骂詈语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差异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英、汉民族文化对各自语言中的骂詈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