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的种族问题由来已久。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衰退、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黑人民权运动的低沉和保守势力的回头,一度有所改善的种族关系再度恶化。冷战结束后,历史的沉淀与现实的因素纠葛在一起,使麻烦不断的种族关系更趋紧张。  相似文献   

2.
奥巴马作为美国历史上当选的首位黑人总统,从竞选到连任得到了国内少数族裔特别是黑人的鼎力支持,同时也在推动国内种族平等、进一步消除种族歧视等方面被民众寄予了厚望。但从他上任以来在处理几起热点种族冲突的态度来看,却是在有意或无意的回避种族问题。本文就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国内所发生的几起热点种族冲突事件以及其消极的处理态度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分析表明,美国种族问题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奥巴马对待种族问题的消极"和稀泥"态度,不仅无益于美国种族矛盾的消融,同时会使其自身逐渐丧失民众支持基础。  相似文献   

3.
理查德.赖特在文学作品里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笔调揭露了美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紧张的种族关系,认为种族隔离和种族界限是以人为的方式把处于共生关系的黑人和白人进行了活生生的社会切割,导致这两大种族之间的误解和仇恨。白人在教育、司法等方面对黑人实施双重标准,引起黑人对白人的更加反感和不信任。种族隔离和种族界限是黑人与白人相互仇视的根源,白人对黑人的仇恨和种族压迫引起部分黑人率先形成自己的第三种意识,激化了他们三重意识中的张力,从而促使更多的黑人加入到追求种族平等和社会公正的斗争中去。  相似文献   

4.
种族问题一直是美国社会十分突出的问题,每个种族如何才能健康发展,有待于每位作家的思考。本文从《他们眼望上苍》入手,分析赫斯顿的种族观,并指出这种种族观对促进种族健康发展所具有的意义及影响。  相似文献   

5.
《喧哗与骚动》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南方文艺复兴代表作家威廉·福克纳最富创造性的作品之一,福克纳在该小说中第一次对种族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从文化研究和文本分析的角度出发,对小说中白人角色和黑人角色的种族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指出新的时代背景下白人和黑人的主场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小说中的黑人拥有了主观能动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掌控了白人的生活,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白人和黑人的主仆关系。这种变化昭示了南方种族关系的未来,寄托了作者对民主平等的种族关系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审美认同的概念来探究音乐类型、社会运动与种族认同之间的关系。在20世纪的美国,其民间音乐在某个时期会破坏黑人与白人之间的绝对边界,而在另一个时期又强化了这种边界。审美认同是艺术类型与社会群体的文化结盟,借助这种结盟,群体就会感觉到某种艺术类型是代表了"我们的"或者"他们的"艺术、音乐和文学。这样,艺术类型的边界就成了社会的边界。民间音乐颠覆了艺术类型与社会边界的这种常规关系。民间音乐总是一些"他者"的文化,或者是种族的、地区的、阶级的文化,或者是民族的文化。在被叫作民间音乐之前,美国的本土音乐更多地体现了种族的完整性而不是其社会性,它是占支配地位的欧洲音乐和主要受非洲音乐影响的音乐相互混合的产物,但是又很好的表现了这两者。在商业唱片时代之前,黑人和白人音乐家们唱着同样的音乐,相互学习歌唱技巧和歌曲,并且共享一个表演的社会空间。民间音乐的概念是由学术精英创造出来的,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后期,当有组织的左派把它当作一个文化事业时,它对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陌生的。无论是学术精英还是政治活动家都将艺术类型建构成另一种种族化的艺术类型,而商业唱片工业又以"种族唱片"和"山地音乐"将之双重化。在那个特定的种族极端化的时代,美国的共产主义者和他们的同盟者非常有意识的使用民间音乐作为一种加强种族团结的工具。由于麦卡锡主义的压制,直到20世纪60年代,民间音乐作为种族统一的类型而得到复兴,但迅速被白人化了。为什么民间音乐的复兴与白人有关,我的解释是有三个因素:连续商业化的种族遗产;新左派不能像老左派那样有效地通过文化设施来控制音乐;在某个时候,当黑人努力要进入白人中产阶级青年所抵制的体制中时,一种把民间音乐理解为"他者"音乐的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7.
种族问题一直是美国社会突出尖锐的问题,每个种族如何才能健康发展,有待于每位作家的思考.论文从<他们眼望上苍>人手,分析了赫斯顿的种族观,指出这种种族观对促进种族健康发展所具有的意义及影响.  相似文献   

8.
自1965年新加坡从马来西亚分离出来后,人民行动党政府为谋求各种族间的和睦相处,建设多种族的现代化国家,在种族问题上推行多种族化民主原则。这一原则的确立是行动党针对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权衡利弊后的结果,是新加坡种族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相似文献   

9.
作为美国南方文学灵魂人物的福克纳,通过塑造性格鲜明而多样的黑人角色,来向种族社会的传统观念挑战.而呈现在他小说种族叙述中对黑人既恨又爱的思想性悖论,则源于个人思想与传统观念之间的继承与反叛.  相似文献   

10.
18世纪末的美国独立,对于当时生存在北美的三个种族具有不同意义。对于印第安人来说,它是一场保卫自己生存之地的生死斗争,美国独立意味着他们灭顶之灾的到来;对于黑人而言,这是一场争取人身自由的斗争,但美国独立只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不确定的前景;对于美利坚白人种族来说,进行独立斗争是为了在北美实现政治和社会理想。他们达到了自己的目标,但没有实现白人种族内的男女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