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0 毫秒
1.
习语是语言中的精华,是人类语言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快乐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以“快乐”习语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比分析英汉习语中表达“快乐’’的隐喻的异同,从而能够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汉英习语的表达及其意义,提高外语教与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邵杰 《考试周刊》2007,(13):29-31
汉语和英语虽结构不同,但都富有大量的习语。汉英习语对比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和风俗。本文探究了汉英习语差异产生的原因。同时,本文也介绍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汉语习语英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习语是一种语言的核心和精华,有着极强的表现力,汉英习语翻译中的形象处理至关重要。生存环境、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及历史典故等的差异导致了汉英文化差异,翻译中应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4.
习语是语言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汉语习语翻译与文化认同的关系,并探索在文化认同方面的汉英习语翻译实践探索,以期更好地掌握汉英习语翻译多元化技巧,提高汉英习语翻译总体水平,解决汉英习语翻译中部分文化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莹 《林区教学》2008,(5):98-99
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很多的隐喻习语。隐喻在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隐喻习语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不同,隐喻习语也会有所不同。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对英汉隐喻习语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二者的共性与个性,从而帮助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更透彻地了解汉英文化反映在隐喻习语上的异同,更好地掌握英语,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汉英习语对比研究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几篇论文的分析,综述了他们对汉英习语共性和个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谢晓敏 《文教资料》2012,(16):40-41,43
本文对汉英民族文化心理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对产生文化心理差异的原因从地域历史和文化两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习语的特点及它与民族文化心理的关系,着重解读了汉英习语中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心理与价值理念,对英语学习和中西方文化交流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现代认知语言学理论为依据,分析汉英语言中有关“手”的习语,揭示其中的认知基础,进一步证实了习语也是概念系统的产物,其意义是有理据的.隐喻、转喻认知和规约常识便是其意义理据所在.这三种认知机制对于习语意义的理解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于传统的语言观,认知语义学认为,汉英短语的表达同英语习语一样,是在人类的概念体系中产生的,其本质是概念性的和系统性的,而非任意性的。而作为三种认知机制之一的隐喻为人们理解汉英短语语义提供了概念理据。文章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分析汉英短语的语义,旨在服务于汉英短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所指隐喻和转喻界面即隐喻和转喻的互动。Geeraerts(2002)的棱柱形模式(The Prismatic Model)指出两者的互动有三种形式:连续发生、并行发生和交替发生。本文试图通过该模式中的三种互动形式,考察汉英对等习语隐喻义产生的认知过程及隐喻和转喻的界面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文颖 《现代语文》2015,(1):140-142
汉英两个民族的语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的习语,它们形象生动地折射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生活习俗。汉英习语在追求音律、语义、结构等方面有明显共性。受文化传统的影响,汉英习语在生存环境和自然环境、文化、宗教、价值观等方面又存在明显差异。共性和差异性归根到底是认知的相似和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杨丽 《文教资料》2012,(16):38-39
本文从汉英数字习语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出发,分析汉英数字习语不对称关系及其相应的翻译策略,旨在指出文化内涵对于汉英数字习语学习和翻译的重要性,以促进英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3.
人对事物的认识过程表现为以自身为中心,去感受、体验和认识世界。在人体各个部位的隐喻研究中,臀部因为不雅经常被忽视。本文通过归纳总结、分类、比较和分析汉英语中有关"臀(bottom)"的隐喻表达法,试图揭示其隐喻认知过程,以及汉英语言中关于"臀部"的隐喻表达意义的各自特色。  相似文献   

14.
汉语和英语都是高度发展的语言,都有大量的习语.汉英习语所反映和负载的文化内涵及差异是多方面的;英汉习语的翻译应符合习语使用的习惯,符合习语的隐含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汉英习语翻译中的文化意蕴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习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因而形成汉英习语语义的不对应性,阐述了中西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汉英习语指称意义与联想意义的不对应性;分析了汉英习语互译过程中所出现的几种翻译错误,强调在翻译过程中注重文化因素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汉英量名结构中均存在隐喻现象.研究发现,当涉及概念隐喻时,汉英量名结构之间存在较多共性;而当运用本体隐喻计量事物时,汉英在量词甄选上表现出较大差异.由此,在量名结构的英汉翻译中,译者应遵循一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隐喻既是一种外在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深层的认知思维,是人类感知世界与形成概念的重要方式.概念系统的本质特征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隐喻性投射,按照概念隐喻源域的不同和投射方式的差异,并以汉英隐喻性谚语为语料对概念隐喻中的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进行分析,我们认为,概念隐喻对人的认知思维能力,特别是在对抽象事物进行理解和表述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汉英谚语多数具有隐喻性,其句式简洁、寓意深刻,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蕴藏着各自的民族文化和生活经验,对概念隐喻的认知类型及应用特点的研究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8.
汉英文化差异造就了汉英两个民族之间的思维差异。通过对"不同的汉英思维角度""不同的事物联想"和"不同的习语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汉英思维差异对汉英互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译者应重视思维对语言的影响,理解思维和语言的关系,熟悉汉英思维差异的表现形式,保持警觉的文化意识,把翻译看作跨越语言和文化的信息交流,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使译文更加准确,更加通顺、自然。  相似文献   

19.
以《红楼梦》语料库为基础对汉英隐喻翻译从认知角度进行研究。通过对语料的分析,从概念隐喻视角出发阐释汉英隐喻构建的理据和运作机制,进一步对汉语隐喻进行分析及翻译方法研究。将文化语境与文学语境结合起来,阐明语言表层转换与作品的隐喻和主题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概念隐喻角度出发,研究了指称人的动物隐喻的性别歧视方面的问题,旨在突出研讨动物隐喻中性别歧视问题的重要性。基于汉英羊/Sheep、蛇/Snake、虎/Tiger的封闭语料库,研究发现,在汉英两种语言中,指称人的动物隐喻主要用于表达贬义,表现对人的歧视。基于此发现,可以做出下列结论:1.汉英指称人的动物隐喻的贬义喻指范围基本相同;2.汉英指称人的动物隐喻用于性别歧视,女性喻指范围要比男性喻指范围稍广,女性歧视数量比男性歧视数量多;3.汉英两种语言中,指称人的动物隐喻的同与异,可以用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突显观做出合理的解释。该文研究结果可望对指称人的动物隐喻,特别是动物隐喻中性别歧视的相关研究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