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7,(54):136-137
随着明朝专制皇权的空前强化,明朝监察制度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中相对成熟的形态,其监察制度中具备高度严密的监察体系、中央―地方垂直的监察模式、较为完善的法律基础,这些都极大地优越于历代监察制度。因而,对明朝监察制度的机构创设、特点、意义等的研究探析,对于解读明朝历史和现代社会治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浅析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朝时期,监察制度在借鉴前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加之这一时期政治大环境的影响,使得明朝的监察制度与其他朝代相比有着许多的不同之处,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将从七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汉代实行朝贡制度,唐代走向成熟,明清两代发展到完全成熟时期。清代的朝贡制度是对明朝制度的沿袭,但同时,两者由于存在的历史条件、存在的方式不同,导致两朝统治者对这一制度的认识也不同,朝贡贸易在朝贡关系中也居于不同地位,朝贡关系的实质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监察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理违法失职行为的一种制度。中国从先秦时期即出现了监察活动,但系统形成监察制度是在秦汉时期。从秦汉时期到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监察制度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封建皇权对监察机构控制的逐步加强与监察机构不断完善,成为中国封建监察制度发展的总趋势。监察制度的起源及建立社会学家摩尔根的研究表明,原始社会时期就存在着监督——氏族全体会议对部落首领的监督。在我  相似文献   

5.
我国源远流长的监察制度,随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日益向极端的君主专制方向发展,到了明朝也更为完备和严密,为明朝统治树起了一根支柱。本简单概括了明朝的监察监督机制,分析其不同于以前各朝代的特点,同时对其历史局限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标的历史教材中,出现了两处关于"内阁"的基本概念。一处是我国明朝时期的"内阁的创立",另一处是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同样都是内阁,二者是否相同呢?一、二者的形成我国明朝时期的内阁是因明初废除了宰相制度而开始的。明朝建立初期,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宰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于是进行了政体改革。1376年,明太祖废除了行中书省,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  相似文献   

7.
自从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以来,就彰显了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的特征。至明清时期,明太祖废宰相,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使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本文以宰相制度为线索,探究明朝废宰相的原因、内阁的弊端和清朝军机处的性质、设立原因以及明清君主专制带给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8.
监察制度是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层部分,在政治体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国民党执政时期,专门设立了监察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和联系。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监察制度产生的理论渊源和制度设计的分析,总结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监察制度存在的不足,为我国监察制度的建设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9.
汉代的刺史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汉代的刺史制度,是西汉武帝时期创立的一种地方监察制度。它的创立和演变,与汉代政治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并带来重要的影响。因此,考察刺史制度的创立及其演变过程,对于研究汉代政治制度,了解汉代历史的兴衰,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一统王朝,其官吏制度在前代的基础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试从明代的官吏选任制度、任官的回避制度、官吏的考课制度、官吏的监察制度、官吏的俸禄制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其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封建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调节国家机器的制衡作用。它的形成与确立有一个逐渐演进的过程。这一过程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春秋战国时期为萌芽阶段;大一统的封建中央集权制的秦王朝时期为其形成阶段;西汉、东汉王朝为其确立阶段。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随同封建制的产生而萌芽,伴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而诞生,它产生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之后,随着封建王朝的更替,经过不断完善,显得十分完备和精细。其中有代表性的监察形式当推御史监察制度。形成并确立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御史监察制度,是贯穿中国古代很长时期的最基本的监察形式。这一制度到了封建社会中期逐渐走向成熟。除了御史监察这一最基本的形式外,不同时期还有多种不同的监察形式。如汉朝建立的刺史制度、魏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古代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的一大特色,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在世界各民族中都是很独特的,是我们祖先集体智慧的结晶。总结历朝监察制度发生、发展和演变的特点、经验和教训.可以为今天加强社会主义监察制度的建设提供一个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古代中国的封建统治、官僚建设和社会稳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监察制度初现于先秦,定型于秦汉,在魏晋继续发展,到隋唐趋于成熟,至宋元明清则臻于完备。纵观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千年演变历史,剖析其自身特点和历史局限,我们可以获得大量的思想启示和丰富经验,将之运用于我国当今的监察制度构建和廉政建设,将有助于引领我国政治制度朝法制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数千年文明史上,中国封建制社会中的政治制度,不仅在东方,而且在全世界都是发展得最为完备和典型的,特别是作为封建政治形态重要组成部分的监察制度,其完备和严密程度,更是世界上其他封建国家无法比拟的,对当时和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总结中国古代历史上监察制度的丰富经验,可做到鉴古明今,古为今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封建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节封建国家机器的制衡器。它对于封建政治有着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它具有制衡、治官、监督、检察、弹刻、惩戒和教育之效能。这里试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模式的历史走向和…  相似文献   

16.
"遗留说"是进化论人类学的一个范畴和方法,它是按照保存在未消失民族的过去制度之残余物,以追溯发展序列的一种技巧.用这种思维方法去研究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就会发现,战国时期监察制度的客观存在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只是因为形式多样,不主一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我们要善于认识并综合各种散乱的监察因素,把它们从错综复杂的文化中抽取出来,整理出来,从而完整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而要做到这点,必须学会利用文化遗留要素,无论如何,借鉴或者模仿一种已有的制度都比创立一种新制度要容易得多,尤其是这种制度已被前代社会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时候,这些制度便得以继承并遗留下来.也正是这样,才使我们研究那些年代久远、模糊不清的文化、制度有了可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一种极为重要的政权组织形式,它始于秦汉时期,终于辛亥革命,其贯穿于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它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历史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扮演着举重若轻的角色和地位,对中国社会发展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与作用。在本文中,笔者就管见所及,主要针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历程以及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阐述,从而概括性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历史上产生的影响及作用,以资求教。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其漫长的形成演变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是历代封建君主用来巩固皇权统治的重要工具,对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分析研究古代监察制度,对我国现行监察制度的发展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试从古代监察制度的历史演进入手,通过对其特征及局限性的分析,以期对现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是民国文官制度的总设计师,民国文官制度,也就是中国现代文官制度。孙中山领导中国辛亥革命,并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创建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初创时期。这一时期创建了中国现代文官考试、任用、服务、官俸、考绩、奖惩、抚恤等制度的初步框架。这一制度,是对传统的科举选官制度的继承和创新,是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借鉴和创新。其中文官考试、任用制度等相关法令和主张,对以后的历史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其漫长的形成演变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是历代封建君主用来巩固皇权统治的重要工具,对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分析研究古代监察制度,对我国现行监察制度的发展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试从古代监察制度的历史演进入手,通过对其特征及局限性的分析,以期对现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