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8年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等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代表颁奖。由青岛理工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主持完成的“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与控制措施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完成人张波教授、毕学军教授,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相似文献   

2.
名师风采     
<正>王炜,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院长,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长期致力于交通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次(分别为第一、一、一、二完成人),人才培养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次(均为第一完成人)。主编的《交通工程学》、《交通规划》等国家规划教材及《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管理》等学术专著在我国交通工程领域有广泛的影响力。199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0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2004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  相似文献   

3.
王松 《神州学人》2006,(6):14-15
李宁:1991年获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学位;先后在西德小动物研究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日本农业水产尖端技术研究所学习、工作。现任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和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十五”生物工程技术主题专家组副组长,“863”“生物反应器”重大专项专家组专家、“973”重大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973”项目、“863”计划生物领域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欧盟第五框架计划PigBioDivII项目、农业部重点攻关项目、北京市科委重大攻关项目、中法科技合作项目、中德科技合作项目以及全球最大的猪育种公司PIC合同研究项目等20多项研究课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300多篇,2000年、2001年两次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3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先进个人”、国家发明专利6项、美国专利1项。2002年当选为WCGALP(国际遗传学应用与畜牧生产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4.
对孙逢春来说,这是个好消息。 2009年1月9日,“纯电动客车关键技术及在公交系统中的应用”获得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孙逢春是项目第一完成人。  相似文献   

5.
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副所长陈赛娟作为第一完成人的“全反式维甲酸与三氧化二砷治疗恶性血液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今年2月被评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这个项目的主要完成人还有陈赛娟的丈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院士和她的导师王振义院士等。她代表课题组上台领奖时,心潮起伏,激动难抑。21世纪的第一个春天,就获得大奖,刚从京返沪的陈赛娟。一脸诚恳地说:“我做得还不够,离党和国家给我的荣誉差距很大。”陈赛娟很看重自然科学二等奖,“这是我们所获得的科技方面的最高奖,份量最重的奖。”陈赛娟告诉记者,她1986年赴巴黎圣路易医院攻读博士学位。1989年  相似文献   

6.
走近李宁     
李宁, 1962年7月 9日生于江西南昌,教授,博导,现在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和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1991年获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学位; 1992~1993年在德国小动物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4年任日本农业水产尖端技术研究所特邀研究员; 1995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访问,任副教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四)、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研究基金等。“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863”计划生物领域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业部重点攻关项目、北京市科委重大攻关项目、美国USDA科技创新项目、中法科技合作项目、中德科技合作项目以及全球最大的猪育种公司PIC合同研究项目等18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90多篇,并被邀请在国际会议作大会特邀报告8次,先后获得国际学术组织颁发的学术奖励3次。  相似文献   

7.
宋爱国     
<正>宋爱国,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仪器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教学团队负责人。主编《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传感器技术》两本国家规划教材,主持"传感器技术"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获2002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和2017年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  相似文献   

8.
分子磁性,一个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对遥远和陌生的名词,但是它确是化学与物理和材料等学科交叉的一个前沿科学研究领域。2006年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由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高松教授为第一完成人的"磁性金属配合物的设计、结构与性质"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彰显了我国科研工作者在此领域内的显著成果。近日,记者采访了高松教授,请他介绍了他们研究组在分子磁性研究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女性尿失禁的发病及相关盆底缺陷诊疗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的宋岩峰教授走上领奖台,国家领导人同她亲切握手。“能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和鼓舞。”宋岩峰激动地说。  相似文献   

10.
2007年2月27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主研的“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个项目研究的成功为络病学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传承几千年古老的中医理论绘就了新的篇章。而绘制篇章的领军人物就是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院长吴以岭教授。作为这个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吴以岭教授带领着科研团队勇于登攀,终于使络病理论在历史岁月中留下光辉的印迹。  相似文献   

11.
名师风采     
<正>欧阳津,1957年10月出生。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化学学院教授,国家教学团队负责人。2013年起兼任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分析化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国际重要的SCI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曾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及明德教师奖等奖励。2009年作为第一完成人率领教学团队获第六届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1年获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15年获中国化学会"女分析化学家奖";2015年入选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相似文献   

12.
徐妍 《神州学人》2005,(7):14-17
吴建平,1953年生。获清华大学计算科学与技术系硕士、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导,清华大学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CERNET)专家委员会主任、网络中心主任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高性能路由交换,以及形式化协议一致性测试理论及其技术等方面有杰出的研究成果。先后主持并完成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多个科研项目。发表论文200多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0项。中国计算机互联网络的主要开拓者之一1994年开始主持研制中国第一个国家计算互联网——CERNET。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络研究的主要发起者和推动者之一。他主持的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核心网CERNET2”已开通。由他主持开发的IPv6核心路由器,志着我国在互联网核心技术方面获得了突破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入选教育“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被聘为“长江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3年起担任“9计划“”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基础研究”目首席科学家。  相似文献   

13.
2012年,“榄香烯脂质体系列靶向抗癌天然药物产业化技术及其临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作为该项目第一完成人,杭州师范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谢恬一时间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王志珍,1942年生于上海,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此后一直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工作。1979年获新中国第一批德国洪堡奖学金、1981年获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Fogarty奖学金,分别在德国和美国做访问研究,并在德国和香港任访问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在蛋白质折叠、折叠酶和分子伴侣、胰岛素A、B链相互作用及重组等研究中做出重要贡献。1996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9和2002年,以第一完成人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2年,获得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基础科学奖(生物学奖)。2005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此外,她还以第二完成人获得199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15.
程曦 《神州学人》2006,(6):16-17
薛其坤教授,1963年生于山东蒙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先后在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和美国北卡罗来那州立大学物理系工作学习近8年。199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9年至2005年任中科院物理所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他在材料物理相关领域发表的论文被引用超过1300次,1998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4年因全同纳米团簇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5年12月16日,41岁的薛其坤教授被增选为中科院院士。  相似文献   

16.
"井冈学者"、江西农业大学校长黄路生教授成为江西省本土走出的第一个中科院院士,他主持完成的"仔猪断奶前腹泻抗病基因育种技术的创建及应用"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南昌大学江风益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廖维林教授等几位"井冈学者"特聘教授也正在冲刺院士。短短三年时间,首批"井冈学者"特聘教授在任期内共  相似文献   

17.
名师风采     
<正>姚端正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承担数学物理方法.计算物理等课程的教学及非线性光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出版《数学物理方法》等教材4本。在PHYSICAL4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已指导硕、博士研究生30余名。曾以第一完成人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等。作为课程责任教授的数理方法课程.先后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作为带头人的物理类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教学团队。"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  相似文献   

18.
蔡萌 《中国科技奖励》2011,(1):86-91,3,2
2010年1月,“复杂性疾病维医病证及其方药的一体化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时隔一年,该项目第一完成人哈木拉提·吾甫尔依然努力前行在维医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学教学》2018,(5):F0002-F0002
朱长江,1961年生,博士,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数学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际数学学术期刊Kinetic and Related Models和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等杂志编委,《数学教育学报》副主编,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负责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2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7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相似文献   

20.
2010年,在第12届中国专利颁奖大会上,由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辊锻工艺研究所所长李明哲科研团队负责研发的“板材无模多点成形装置”荣获了政府颁发的最高奖项——中国专利金奖。随后,他们又获得中国第五届“发明创业奖”特等奖,李明哲还被授予“当代发明家”的称号——每年全国只有10个人能获此殊荣。这是继2009年李明哲团队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之后又获得的2项大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