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少年犯罪是一种社会综合症。在引发青少年犯罪的诸多因素中,家庭因素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重要方面。家庭不健全的自然结构、失之偏颇的教育方法、不和谐的心理氛围、不良的行为规范,以及偏低的家庭层次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往往潜伏着青少年走向犯罪的危机。  相似文献   

2.
郭卫东  赵加燕 《文教资料》2006,(10):145-147
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触目惊心,而且犯罪年龄逐渐降低,犯罪性质日趋恶劣,其原因是家庭不良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工作失误和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主要途径:一是要抓好家庭教育,构筑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屏障;二是强化学校教育,充分发挥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主阵地作用;三是搞好社会教育,牢牢占领“八小时之外”的阵地。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育对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未成年人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已成为无法忽视的社会问题。未成年人对法律的无知、漠视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形成青少年犯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等。本文通过调查探讨了现行学校教育对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影响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未成年人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已成为无法忽视的社会问题。未成年人对法律的无知、漠视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形成青少年犯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等。本文通过调查探讨了现行学校教育对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影响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当前青少年犯罪占各类刑事犯罪总数的比例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方面的原因,也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神圣使命,需要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日渐严重的社会问题。探究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家庭因素不可忽视 ,大多数青少年的违法犯罪来源于家庭的不当的教育方式、缺损的结构形式、不良的环境条件和不完善的教育功能等因素。加强对这些不良因素的研究 ,对预防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违法犯罪固然有社会客观原因和主观因素,但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也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不容忽视的原因。家庭不良因素主要有家庭结构残缺、家庭关系恶化、家庭气氛恶劣、家庭成员的不良行为、家庭管教方式不当、家庭监护不力、家庭成员网络认识和行为偏差等。从家庭角度预防青少年犯罪,要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加强亲子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一个牵动社会政治稳定、众多家庭幸福和整个民族兴衰的社会问题。文章探讨了青少年如何在内外不良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犯罪心理,并从社会、学校及家庭方面提出了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社会对青少年的关注不够,教育管理制度的缺乏,家长的教育不当,家庭关系的不和谐等外部因素和青少年自身心理特征和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内部因素使网络成为影响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所以从社会、家庭、学校采取措施,对症下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网络带来的不利影响,以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犯罪心理成因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犯罪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大学生犯罪与大学生犯罪心理息息相关。大学生犯罪心理是在社会、学校、家庭等外在不良因素的诱导和在其不成熟心理、畸形需要、错误的价值观等内在不良因素的驱使下形成的。对大学生犯罪心理的预防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目前大学生犯罪的比率越来越高,犯罪形式复杂化、多样化、智能化、残忍化。家庭、学校、社会及个人中一些不良的因素是导致大学生犯罪的原因。预防大学生犯罪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青少年犯罪一直居高不下,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青少年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由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造成的,而家庭的负面影响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为人父母者,应当好“第一任老师”,重视家庭的教育功能,预防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3.
当前新疆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峻,其产生是个人因素、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条件等相互交错的结果。要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关键靠教育。为此,必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网络。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它同社会、学校、家庭、个人性格、心理变化等因素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减少和防止青少年犯罪需要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的合力教育体系,有机协调,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宏观上达到抑制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有所增加。笔者从一些执法朋友那里翻阅的不少案例材料中发现,引起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除了社会环境及个人因素外,不良家庭环境是导致子女犯罪的直接原因。而且,不同类型的家庭,子女犯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青少年犯罪原因及现状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联影响,论述了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综合教育网络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作用,说明“三结合”教育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网络发达,物质文明进步的同时,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蚀也随之而来。正是由于社会文化因素中开始出现不良思想的影响,家庭和学校有关生命教育的相对缺乏,再加上青少年个人认知模式偏差等原因,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促发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有不良社会环境影响、学校法制教育的欠失以及非正态家庭的失范等。加强控制青少年犯罪方面的对策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人犯罪是主客观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青少年自身方面的原因.只有深刻研究分析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才能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青少年犯罪,将社会未成年犯罪率降低至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低龄化、智能化、团伙化、暴力凶残、盲目性、侵财性、时令性、性犯罪。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家庭原因、个人原因。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综合治理、全面整治 ,整体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