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时下,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面对个别学生的一些不合情理的答案,我们的老师有时采取回避的态度,有时对其他学生的评价不置可否。笔者认为,面对学生的发言,我们要正确、有效地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时下,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面对个别学生的一些不合情理的答案,我们的老师有时采取回避的态度,有时对其他学生的评价不置可否。笔者认为,面对学生的发言,我们要正确、有效地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进行主体教育或是新课程实验的学校,往往会听到这样的评价:学生很活跃,但是纪律不好。如何看待这些评价呢?从本质上说不应该把主体教育和遵守纪律绝对对立起来,但是,实际情况确实比较复杂,有时是有人用陈旧的纪律观,来非议学生的主体性表现;有时又是由于有人对主体教育理解得不准确,以为弘扬主体性就是废止纪律,因此“活”导致了“乱”;再加上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未成熟主体,正处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主体性不可能立刻完善起来。所以不能简单地说这样评价是“对,还是不对”,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主体教育过程中,在“遵守纪律”上的误区 误区主要是从两个方面产生的: 一方面是由于教育观念缺乏深刻的转变,对主体教育  相似文献   

4.
[主题内涵] 偶发事件是指课堂教学中没有预先预见而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事件.由于偶发事件具有偶然性、突变性、多样性和不易控制等特点,很多老师非常担心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发生.作为一线的教学工作者,上课时被突如其来的偶发事件打断,这并非什么新鲜事,面对偶发事件,我们有时扫兴,有时恼火,有时束手无策,有时则习以为常.  相似文献   

5.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说过 :“差错人皆有之 ,而作为教师 ,对学生的错误不加以利用是不可原谅的 .”面对学生数学作业中的错解 ,笔者要道一声 :“且慢 ,引导‘正解’就从珍视‘错解’开始 !”1 不要轻易地把学生的错解“全盘否定”对数学作业的批改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 .此法操作简便 ,却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 ,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不能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 .面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解 ,不分青红皂白仅以“×”来评判 ,学生的思维火花可能就此熄灭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能就此…  相似文献   

6.
苏明燕 《文教资料》2008,(32):128-129
面对新课程改革,中学诗歌教学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调整"是必然的.学生对诗歌的识记和感悟能力,学生口头表述和书面评价能力,学生对诗歌的具体分析与规律点睛能力是当前中学诗歌教学的重点.只有把准目标,我们的诗歌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7.
一、对中重度智障学生评价的思考 长久以来,我们对特殊学生的评价方式主要沿用了普通学校的纸笔方式:即用试卷上的成绩来概括学生学习的好坏.可是,面对个体差异极大的智障学生,我们在实施这一评价时,越来越感到这种评价对智障儿童来说没有科学性和可述性,因为它既不能全面真实地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发展动态.智障学生认知能力低下,表现为识记速度缓慢、保持不牢固、记忆目的性差等特征,最为突出的是语言、动作等方面的障碍.这些都提示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而细致的过程,决不能以一个等第来简单地评价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好坏.针对学生特点,在构建对智障学生的评价新体系时,我们认为新的评价目的在于"探求适合特殊儿童的教育".因此,我们所探求的评价就必须着眼于关注智障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关注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活动以及学生学习活动的共性需求与个体差异需求,关注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以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如何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将全面评价与个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的准则、内容、形式、过程等方面体现多元、多维、多样、多次,通过评价促进其潜能获得不断地发展,在多年的实践摸索中,我校逐步形成了以复合式档案袋为主的多元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多元、内容宽泛、活动方式多样等特点,与学科课程截然不同,使许多教师面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评价束手无策,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也热闹有余而评价不足.为使评价真正起到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作用,我们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创设了"积分制"的评定办法,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班主任工作是一种艺术,艺术需要完美,但完美的取得并非易事,尤其是面对留守儿童,大多缺少家庭教育,作为他们班主任老师,有时面对未曾遇过的难题,软硬兼施也毫无办法。这些难题,需要我们班主任老师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去探索,去创造。本文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屡教不改的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结合教育实践,谈谈实际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生最深切的要求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欣赏带给人的是鼓励、自信、勇气,使人振作、奋发."我们的日常教育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一些行为困难学生:他们时不时会给你制造些麻烦,要么上课不专心,要么与同学产生争执,要么与老师发生矛盾.面对这些学生,我也曾经徘徊过或抱怨过,觉得学生为什么如此不懂得珍惜学习的机会,为什么不能按要求完成某些事,有时甚至产生了放弃他们的念头.  相似文献   

11.
经常听到一些领导和老师讲,现在职业学校招的学生大多是"差生".记得有一次参观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校长当着众多学生的面,大谈面对"一群不懂事的孩子"的教育经验.似乎只有用改造这些"差生"的说法,才能说明学校的功绩.所谓"差生",习惯上是指那些文化考试分数不高的学生,有时也指行为有过失的学生.说实话,比起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一般都比较差.  相似文献   

12.
一、"即时评价"的概念及预期目标 1.狭义"即时评价":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即时"的解释是"立即",因此"即时评价"的直观定义应为立即进行评价。取这种狭义的概念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优点、进步进行评价有时会  相似文献   

13.
面对课程改革,我们在探索中前行.我们努力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渴望让自己的课堂变成智慧的课堂.可有时我们却很茫然: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却常常变得热闹有余,效果甚微;……  相似文献   

14.
面对一些调皮捣蛋不学好的学生,许多教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恨不得朝夕之间他们都变得听话懂事爱学习,于是千方百计规范他们,甚至有时还要请上学生家长一起来规范,学习时间、地点亲自限制,学习方法、技巧倾囊相授……可是这些学生一切依旧,照样不听话不懂事不爱学习,为师者操劳与辛苦之余,收获的屡屡是教育上的尴尬与遗撼.何以至此?不顾时代差异和学生的区别,为师者教育评价的标准"一如既往",纠错补差的过程"一视同仁",规范的内容和方式"一厢情愿"……育人中只知道按照自己的育人习惯循序渐进,不晓得依照学生的成长需求"寻需"而行,这就是滋生为师者尴尬与遗憾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面对课程改革,我们在探索中前行.我们努力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渴望让自己的课堂变成智慧的课堂.可有时我们却很茫然: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却常常变得热闹有余,效果甚微;……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时会碰到这样的意外:教师抛出一个数学问题,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谁知有个别或部分学生竟然一下子说出了结论,打乱了教师的课前预设,使得课堂教学无法按预设进行.面对这样的意外生成,教师该如何应对?有两位教师同执教"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课,在导入部分,面对相同的生成,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传递的高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有些数学知识没有教学生便知道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是坚决回避,还是置之不理?或是完全相信学生不再进行教学?下面的案例或许能给我们以启示.  相似文献   

18.
“课改是美丽的,也是艰难的。”当我们带着刚刚吸收还未来得及完全消化的新理念面对教材、面对学生时,在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之间,有时,教师这个组织、引导、合作的角色当得好“尴尬”!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有时摸不准新教材和学生的“脉搏”、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常常要用到批评的方法,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有效果的.但在批评学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因为批评很容易伤害学生,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不是吗?有时学生好像接受了我们的批评,但可能是"面服心不服"的表象,最终效果其实并不理想.因此,必须慎用批评,用好批评,才能发挥它的积极作用,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帮上大忙.  相似文献   

20.
我们班的黑板擦长了脚似的到处乱跑,还不时会"受伤",有时甚至"粉身碎骨".我多次对班里的学生说:"我们一定要爱护黑板擦.不仅仅黑板擦,教室里的每一件物品都要好好保管,我们要做一个关心班集体、爱护班级公物的好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