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查《辞源》,“叉”仅标Cha,楚佳切,一个音;查《辞海》《新华词典》,“叉”读Cha、Cha、Cha三音;查《现代汉语词典》,“叉”又多出第四音Cha,并写明Cha音的“叉”见于“排叉儿”“劈叉”。然而,《现代汉语词典》有关“丫”及“丫巴儿”两条的释义中均出现“分叉”这个词。于是,“分叉”这个词便在书文稿件中经常出现了,往往搞得编辑也莫衷一是。其实,“分叉”这个词是不应有的,或者说“叉”的字形写错了!植物及植物喻体的“分叉”应是“分杈”,水流的“分叉”应是“分汊”,礼服的“分叉”应是“分衩”。 …  相似文献   

2.
<正>"《社戏》是一篇经典课文,通过外来少年‘我’的新奇眼光,体察水乡平桥村的村民生活,自然风光,感受水乡的敦厚和睦的民风""叙述的是‘我’少年时一段看水乡社戏的往事,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念的心情"。这是《教师教学用书》对《社戏》主旨的解读定位。无疑,这个解读是切近《社戏》文本内涵的,也是很多语文教师非常认同的结论。但  相似文献   

3.
《社戏》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收入小说集《呐喊》。相比《呐喊》中《狂人日记》《孔乙己》《药》和《阿Q正传》等其它作品,《社戏》没有入骨鞭挞,也没有辛辣讽刺,有的是读后悠长、韵味十足的感觉。语文课本中《社戏》节选自鲁迅《社戏》原文,去掉了前半部分糟糕的看戏经历,只留下少年时鲁镇看戏经历,以少年"我"的视角,写出了一个脉脉温情的江南水乡世界。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社戏》这篇课文时,学生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它能成为名篇是不是名人效应呢?我没有觉得《社戏》妙在何处。“有何理由呢?”笔者问。“题目既然是《社戏》,那么内容就该着眼于写社戏嘛,但课文的‘正房子’似乎搞成‘偏厦’了:一开始略写‘我’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和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这是铺垫的笔法,我们理解;接着详写看社戏前的波折,为下文写看戏蓄势,我们也理解;然后详写夜航去看戏,借以烘托看戏的急切心情,我们仍然理解;可是,正当‘我’和少年朋友们的胃口被吊起来的后,课文写社戏又着墨不多,演的戏又让人大倒胃口,这就是…  相似文献   

5.
《社戏》中“架”“驾”二字之比较———江苏/杨友印教学《社戏》一文过程中,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去看社戏临开船时,鲁先生写道:“……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飞一...  相似文献   

6.
生活中,儿童的兴趣点多半在游戏和吃上。在《社戏》中,鲁迅先生准确地抓住了儿童的这一特性,以儿童的眼光和口吻,叙述了“我”在平桥村与小伙伴去赵庄看戏的经历。小说以“社戏”为中心,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来组织全文。然而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其中的“吃”字也贯穿小说的始终:从起笔时的“这虾照例是归我吃”...  相似文献   

7.
《社戏》是一篇充满生活情趣的美文,作品通过记叙“我”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可爱形象,再现了自由快乐的农村生活图景。  相似文献   

8.
“吹”应读“chui”甘肃西峰三中张永红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对《社戏》一文“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一句中的“吹”字读音,课文评点部分这样写着“吹,念去声,chui,乐器吹奏声。”笔者以为有误。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相似文献   

9.
《病梅馆记》起于梅之曲直、欹正、疏密,应以直、密、正,承以欹、疏、曲,终于正、密、直。有人就认为,这样显然没有做到几个义项的语序应受第一个句子语序的制约,产生了语序不合理的毛病。其实这是误解。钱钟书先生《管锥编》65页论《关雎·序》“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一句:“‘哀窈窕’句紧承‘不淫其色’句,‘思贤才’句遥承‘忧在进贤’句,此古人修词一法……古希腊谈艺谓之‘丫叉句法’。”又于857页论乐毅《献书报燕王》中征引诗文例句以博其趣。事实上这种前呼后应参差不整的“丫叉句法”,只要稍加心意就能摭拾。有一句…  相似文献   

10.
×××同学问:《社戏》中塑造的一群农村孩子,具有什么特点? 答:《社戏》成功地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留给读者印象最深的,是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写得最鲜明突出的是双喜,其次是阿发、桂生。这些农家孩子聪明伶俐,胆大心细。“我”看不成戏,只会“急得要哭”,而双喜就想出了好主意,并且敢于“写包票”,还能举出足以让“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的理由,终于使去赵庄看戏得以成行。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详细介绍了“丫叉”法的含义:诗文中应承的次序与前边起呼的次序相反,也就是说应承次序与起呼次序是一种逆向关系,后呼者先应,先呼者后应。在此基础上把“丫叉”法分为两类:“丫叉”句法和“丫叉”章法。然后论证了“丫叉”法的使用要求和其与顶真修辞方法的区别,本文认为掌握了“丫叉”法有关知识,对中学语文作品教学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的《社戏》叙事写人情真意切,独具风格。王国维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能写真景物、真感情”的作品,才能“自成高格”。(《人间词话》)用这个标准来衡量,鲁迅先生的《社戏》正是以其真景真情“豁人耳目”,“沁人心脾”的优秀篇章。《社戏》以儿童生活为题材,运用的是第一人称,描绘的是“有我之境”。材料来源,出于“我”的观察,事件发展,出于“我”的口述,人物描写,出于我的感情。《社戏》中的“我”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以我观物”,“物皆著我  相似文献   

13.
“蕴藻”的“蕴”应读作“wen”陕西郭根科《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二册149页所选鲁迅先生《社戏》一文中,对“蕴藻”一词“蕴”的注音为“yun”是不对的。《辞源》第四卷2733页可查到“蕴”字有两个注音:“yun”和“wen”。当“水草”解释的“...  相似文献   

14.
一个极普通的字眼,一经语言大师选准,放到特定的语境之中,便会光华闪耀,收到妙不可言的艺术效果。近日重读鲁迅先生的《社戏》,反复体味文中的“偷”字,觉得真是用得恰到好处,“偷”出了神韵佳境。首先,这个“偷”字,写活了一群天真烂漫、淳朴可亲的少年形象。深夜,在“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的河岸边,灯火远了,村  相似文献   

15.
《社戏》是鲁迅作品中颇具特色的一篇,内涵丰富。“社戏”即指“社会主义”或“人生的戏”,而不是单指向“社戏”这一地方戏种,因而具有极深的社会意义和批判意识,作对相当篇幅的优美抒写传达出另一角度观照下呈现的又一心理态势;审美经验与人行境界的渐入。这是同一本,不同角度之下的两种读解。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在《社戏》的“课文研讨”第一段有这样一句话:“《社戏》全文原有前后两个部分,课文节选自后一部分,描写作者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对此表述,笔者不敢苟同,窃以为不妥。  相似文献   

17.
同在20年代初,郭沫若创作了诗歌《天上的街市》,鲁迅创作了小说《社戏》。“天上的街市”美丽富饶,人们的生活自由幸福。《社戏》中“我”的外婆家平桥村环境幽静,民风淳朴,劳动人民纯洁善良,友爱无私,生活自由,是童年的“我”难得的“乐土”。“街市”和“乐土”是两位作家在黑暗社会里描绘出来的两个艺术意境,其思想意义都是对社会的思考。辛亥革命后,封建割据,军阀混战,列强瓜分掠夺,人民生活困  相似文献   

18.
鲁迅短篇小说《社戏》描绘了一幅优美宁静,和谐快乐的生活画面.小说写的是“我”小时候在外祖母家和小朋友们一起去邻村看社戏的情景,描绘了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几个生动场面,情景交融,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特色。本丈着重从环境美、人情美、故事美三个方面来展现《社戏》中作者所着力表现的美好的生活情景.  相似文献   

19.
也谈“吹”的读音广西南宁二中洪珏《中学语文教学》1994年9期47页载文云: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对《社戏》一文“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一句中的“吹”字读音,课文评点部分这样写着“吹,念去声,chui,乐器吹奏声。”笔者...  相似文献   

20.
苏教版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教师用书《社戏》“课文简析”里有这样一段话:“阿发摸豆的动作和‘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得多呢’的答话,充分表现了农村小朋友的淳朴、无私、憨厚……桂生的机灵勤快。阿发的憨厚无私,都只是一两笔便刻画得生动传神。”很多老师在教学《社戏》时,往往抓住阿发在偷豆中的表现大作分析,什么阿发“憨厚无私,待人真诚”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