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档案职业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的,我国档案管理活动全面地反映了档案职业形成并发展的历程。目前我国档案职业发展中客体内容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主体整体素质不平衡、职业技能不突出,档案职业缺乏职业准入资格。因此,应当拓展职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熟练掌握档案职业核心技能,练好"看家"本领;明确准入资格,建立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重视档案教育,搞好档案职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2.
职业的出现是以社会需要、社会分工发展为前提的,它的形成和发展会随着社会进步在其实践活动中渐进变化,档案职业也是如此。随着社会发展和信息需求的扩大,档案服务的社会化已经成为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政务信息公开等赋予了档案职业新的环境与条件,带来了新的变化,这对处于边缘化现实的档案职业来说无疑是长期的挑战。探讨档案职业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夹缝时代"的发展问题,关乎档案工作价值功能的发挥和档案事业的未来。一、新时期档案职业的现实困境首先,档案职业的客体——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发挥存在局限性。档案职业客体即档案信息资源的多少、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档案职业  相似文献   

3.
郭競  张莹 《兰台内外》2007,(1):33-33
档案职业价值,主要是指其社会价值和主体价值。社会价值体现在它必须满足社会对档案信息利用的需求;主体价值体现在它也需要受社会对档案从业人员的价值满足,即社会人对档案人付出的职业劳动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的度量。它表现为职业的魅力或吸引力。如何提升档案职业价值,提高社会主要群体的价值取向对档案职业的“人文关注”,寻求保证档案职业良性循环和发展状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是我们更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伟 《档案天地》2015,(2):55-57
温滟预,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档案副研究馆员。自1984年参加工作到承钢档案处,历任档案管理员、档案管理主办员、副馆长、馆长,至今已有三十余年档案工作经历。在这三十年中,他始终如一地奋战在承钢档案工作第一线,由一个懵懂的青年,逐渐成长为一个淡泊名誉、默默耕耘、自愿奉献在兰台的硬汉。"干工作不是做作业,而是干事业。"这是温滟预同志常说的一句话。档案管理在很多人眼里是一项很不起眼的工作,但对于档案工作者来说,档案工作既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项事业。正  相似文献   

5.
冯舫女 《北京档案》2007,(6):40-41,43
在北京市档案系统,有一位老档案人,虽然退休七八年了.仍十分活跃地为档案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职业与事业     
有人问我,咱干的档案工作是职业,还是事业?我有些语塞,急忙求助<现代汉语词典>:方知职业是指"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事业是指"人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而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  相似文献   

7.
为配合中国档案报社走基层寻访"最美档案人"活动,进一步弘扬档案工作者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勇于开拓、争创一流的优秀品质。近日,泸西县档案局开展"最美档案人"推荐评选活动。此次活动的评选对象为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省州驻泸单位的档案工作者及档案人员。寻找  相似文献   

8.
档案职业是社会职业分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身发生、发展的规律,存在着不断适应社会需求而不断调整完善的问题。研究档案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必须建立在对档案职业现状、形成、发展、确立、组织体系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合理规划档案职业未来发展进程,进而实现档案职业在新的历史阶段的社会重构。  相似文献   

9.
张鲁君 《兰台内外》2020,(13):77-78
档案工作者的职业价值感关乎着档案群体对社会回报的满意度,影响着档案队伍的建设和稳定,进而影响着整个档案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有研究人士开展了对档案工作者职业认同现状的调研,分析得出多数人因责任感而能够胜任档案工作,但在价值实现和职业情感方面却表现低落。文章试图以霍兰德职业兴趣六角模型为切入点,分析和探索提升档案工作者职业价值感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职业文化,模式文化对保障和推动社会实践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以档案思维和档案工作运行机制为核心内容的档案模式文化是档案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建设相适应,适应网络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档案模式文化是当下档案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1.
M·斯威夫特在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的主题报告中说:"作为档案工作者,信息是我们工作的基本要素,是我们的职业。如果我们正处在影响我们职业的革命中,那么我们最好了解它对我们专业的含义。"信息社会的档案工作应何去何从?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全球档案工作者都在苦苦思索着:"我们应该如何转变?我们必须做些什么?"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SAA)2004年年会正是围绕着"信息社会的档案工作"这一主题展开的,对信息社会中档案工作的传统理论原则进行了新的诠释,对其新领域、新技术、新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实质性探索。"一叶知秋",让我们以此次年会为切入点,寻求来自国外同行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匡定发 《档案时空》2003,(10):15-17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档案事业迎来难得发展机遇,同时也使档案职业处在所谓的既有可能被图书、情报管理所同化,又有可能被性能优良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所替代的“夹缝时代”。档案人对档案职业的生存与发展给予了极大地关注。面对众多的未知和社会的快速变革,囿于传统的理念与老化的知识技能不能及时得到更新,特别是面对社会对档案和档案工作价值的认识和重视并没有与时俱进地同步提高的现实,我们有些人对档案职业的前景心存迷茫。档案事业的发展前景特别是信心问题,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笔者认为,破解“夹缝时代”档案职…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档案》2014,(2):30-30
正科班出身的业务能手,砺志创新的兰台勇将,辉煌业绩记录坚实脚印,火热激情照亮广阔天地。青春生命,正在绽放美丽。——"最美龙江档案人"评委会推荐词她16年如一日,耐住寂寞,甘守清贫,在档案战线默默耕耘奉献;她大胆开拓,勇于创新,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真心付出,冲锋在前,以火一样的工作激情感染和带动着身边人。她就是牡丹江市档案局文书档案指导科科长潘丽娟。  相似文献   

14.
木当 《中国档案》2007,(11):62-64
什么是英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在档案战线中,有这样一位老档案工作者,他对"英雄"的诠释耐人寻味:"不图名的英雄是真正的英雄,不求报偿的奉献是真正的奉献。"聆听这样的心声,走进他25年孜孜奋斗的兰台生  相似文献   

15.
对新时期档案职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等形式对300人进行了有关档案职业认知程度和社会需求方面的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调查对象对新时期档案的认知情况、职业满意度、档案工作的社会地位高低、档案职业素质能力要求等方面。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掌握信息社会人们对档案总体的认知情况,最终明确信息社会档案职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取向与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16.
潘志宏,男,现年52岁,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现任乐山市市中区档案局局长。手记爱拼才会赢、有为才有位是我的座右铭,耕耘在档案战线上,时有迷惑而焦躁不安,像潘志宏这样的基层档案人,他们坚守清贫、甘于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影响着我……  相似文献   

17.
"默默奉献,甘为绿叶"是档案人必须坚守的崇高品德。然而,在新形势和新任务面前,档案人更要有"创先争优,争当红花"的事业追求。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迈向新的高度,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走进许昌市档案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被称为"许昌档案精神"的"甘于平凡,拒绝平庸,追求卓越,奉献社会"十六个字。在笔者看来,与其说是许昌档案精神,不如说是档案局柴鸿志"一班人"的行为写照。有人把"弱势"的档案局与"强势"的柴鸿志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19.
职业化是现代社会实践发展的基本特征。通过科学的职业认知来解决职业的出发点、职业目标,是实现职业化的基本前提。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出发来界定档案职业价值及其所承担的基本责任,是科学把握当下及未来档案职业特征应有的出发点。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档案职业定位的局限性,进而明确树立档案使命精神、公平服务理念与创新精神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确立开放、合作的档案工作机制,实现档案工作的网络化,成为推动我国档案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黄幸珠 《云南档案》2011,(10):46-48
档案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其深刻内涵在于档案是面向社会的历史记录,这一内涵决定着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无论是档案与政治、档案与历史,抑或是档案与社会记忆,都说明了档案与社会密不可分。档案离不开"大社会",档案必然要为"大社会"服务,这要求档案工作要以社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