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文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 ,而事实上大部分却由教师在越俎代庖。学生写作文往往是“一气呵成” ,很少回头去看 ,即使是看也是走马观花 ,把改的任务交给了老师。这样 ,老师则成了批改作文的主体 ,而学生反倒成了“旁观者”。笔者认为 ,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不能只重视写 ,而更重要地是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应把学生由“旁观者”推向作文的主体地位 ,逐步实现从以教师的批改为主到以学生的自改和相互改为主的过渡。一、以名人范例引导学生重视作文修改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 ,无论古今中外都在修改上下过功夫。我国北…  相似文献   

2.
正作文批改,很久以来一直是困扰着我们语文教师的一个问题。学生写作文,教师改作文,似乎是天经地义,不可动摇的。不少学生文章一写好,从不检查、修改,有的甚至连最后一个标点符号也不写上,一交了事,让教师去修改。而教师呢?一大堆的作文本,评呀、改呀,煞费苦心,不少可由学生自己改正的错别字和病句,也要教师去修改,难怪批改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沉重负担,结果呢?花的时间很多,可收获不大。本子发下以后,学生一看分数,就束之高阁,教师的千辛万苦就这样付之东流。这种"写作文是学生的事,评作文是教师的事"的想法和做法,是片面的,它丢掉了  相似文献   

3.
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正所谓“善写者不如善删者.善取者不如善改者”。可见,修改文章对于成就佳作是何等重要。修改是写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初中写作训练的基本要求。谈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这是强调学生的作文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改,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善作不如善改”,“好文不厌百回改”,这些都启示我们修改对写作的重要性。新课标也十分重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要求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教师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提倡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5.
在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认为写作文是学生的事,批改作文是老师的事。教师要转变观念,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上。帮助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重点要做到:读改结合,以读促改;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以批促改;上好作文讲评课,为“改”创造条件;搞好第二次批阅,培养“改”的好习惯;提高他们对修改的认识和兴趣,让他们逐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培养他们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作文修改是作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古人云:“善作不如善改”,“文章不厌百回改”,但是许多学生对修改不够重视,认为自己作文主要是写。改。是教师的事情,因此学生每当把作文写完,不管好与差,一交给教师“阅读”,就算万事大吉了。教师历尽千辛万苦地将批改后的作文发给学生,学生看看分数.浏览一下评语。心不在焉地听听教师的评价,就随手翻过去.开始了新的一篇写作。结果上次作文的症结依然如故,这样的作文教学可称得上事倍功半,教师的批改成了“纸上谈兵”,导致作文评价常流于程式化。  相似文献   

7.
作文修改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和环节之一,更是作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常言道:“文不厌改.”意思就是说,文章要不满足于修改,要不厌其烦地修改。正所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笔者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始终咬定修改环节不放松。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作文能力包括“作”与“改”两部分 ,学生进行自改作文是完善对事物的认识和表达的过程。自我修改对学生来说 ,比习作指导更为具体、更有针对性。叶圣陶曾说 :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作文 ,不待老师改。这是语文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努力的方向。那么如何循序渐进地培养训练学生的自改能力呢 ?我在“十五”课题实践中 ,不断摸索 ,总结出自我修改的“三部曲”。一、在读中 ,寻找病症。这里的读是指学生对别人和自己习作默读和朗读。学生写完一篇文章 ,我让他们自己反复地读 :默读、大声读、摇头晃脑地读……感到自己都读不下去了…  相似文献   

9.
张雪梅 《农村教育》2007,(7):122-122
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文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而事实上大部分却由教师在越俎代庖。学生写作文往往是“一气呵成”,很少回头去看,即使是看也是走马观花.把改的任务交给了老师。这样,老师则成了批改作文的主体,而学生反倒成了“旁观者”。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只注重写,而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林秋芸 《现代语文》2011,(9):117-118
叶圣陶曾说:“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要“改变精批细改的作法,因为学生得不到实际好处,要启发学生自己修改文章,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这观点十分精辟,它向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任务——启发学生自改文章。大纲也明确规定要让写作者自己修改作文。如何最大限度地培养出学生的自改能力呢?  相似文献   

11.
学生写老师改,由来已久。从学生方面看,大多数学生拿到批改后的作文,一看分数,二看评语,三塞书包。在他们看来,写是自己的事,改是老师的事。教师从指导学生写作文,喋喋不休地“引导”,苦口婆心地“启发”,到伏案精批,一篇篇,一遍遍,可谓煞费苦心,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结果却事倍功半,得不偿失。这不能不说是作文教学中的一大弊端。 古人云:“文章不厌百回改”、“善作不如善改”。何其芳同志曾说过:“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鲁迅先生也谆谆教导我们:“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修改能力是写作的基本能力之一,常言道"文章不厌百回改",作文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但是,目前的初中语文作文中,大多数学生连草稿都不打,一遍完成,也从不加修改,很多教师没时间给学生批改,学生也不会去再读、再改,导致作文写了相当于白写,没有太大的效果。所以,我们要在训练学生写作文的同时,注重对作文的修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学会"改"作文,学会从修改中学习写作技巧,深化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一篇好文章既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修改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所以教师要重视修改这个环节,要指导学生自改、互改作文,要根据学生能力的高低注意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教师要常抓不怠,使学生常练不懈,使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使他们的写作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4.
艳洁 《学周刊C版》2014,(8):164-165
“语文课程是实践的课程”。学生的作文修改是语文实践活动之一。这项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又可使学生学习他人长处为我所用.交流写作心得.提高作文的鉴赏能力。俗语说:“文章不厌百回改”“精品自改中来”。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教师应当将作文修改权交还学生.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从而使学生自身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思维的重要渠道。修改文章的能力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师,要对中高年级学生作文自改意识的激发、内容、方法、原则等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作文自改走上健康发展之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冯军梅 《现代语文》2006,(5):111-112
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环节。但长期以来,我们绝大多数教师沿袭的仍然是学生做老师改的传统方法。尽管教师们付出了大量的艰辛劳动,但学生的作文水平一直在低谷中徘徊。其实,早在几十年前吕叔湘先生就已经指出了这种弊端。在国家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把“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确定为课程目标。那么,怎样才能把老师从劳而无功的作文批改的重压下解放出来呢?怎样才能“多快好省”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我认为,改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独立修改作文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独立修改作文的习惯,才是“解放”与“提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这句话道出了文章修改的重要意义。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谈到作文教学时强调,“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教师只给些引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解决……养成了自改的习惯,这是终身受用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并把自改提到重于一次作文的高度,把二次作文的完善看成是更高起点的加油站,是写好作文的开始。  相似文献   

18.
唐耿雄 《湖南教育》2005,(15):32-32
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文章不厌百回改”,意思是说文章写好后不要怕修改,越改会越好。凡是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都是经过作者千锤百炼改出来的。这个“改”,包括自己改和别人改,但主要是自己改。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应怎样培养学生初步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呢?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教师示范批改。这一方法是教师当众就某一篇作文进行公开批改,以示范例。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大家讨论并领会文章的优劣得失,再进行集体修改,使学生明白修改文章的目的、方向、内容等。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教给学生修改文…  相似文献   

19.
关于修改     
修改,是作文训练中的老话题,司空见惯,无论是哪位语文教师在指导作文训练时,都不会忽视这个环节。我这里所以把它列为一个专题来探究,是因为它实在是作文训练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座“桥”。不仅追求好文章需要修改,“修改”本身也是一种能力。作文训练过程中的“修改”,也是一种能力训练。我在《春路添花》一书中关于修改文章有这样一段话: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首先是写,而后是改。写是第一性的,改属第二性的。但修改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有经验的人总结说: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我十分赞同这种现身说法。我们不否定曾…  相似文献   

20.
许萃 《小学生》2013,(9):35-35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作文批改中,"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要通过引导学生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批改以教师批改为主,适当地让小学生进行作文自改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