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对英国社会的黑暗现实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他从当时英国最严重的盗窃问题入手,切入到英国社会更深层次的"羊吃人"现象的批判,由此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国家统治者。最后,莫尔将社会不公正和贫穷的原因归之于私有制,而私有制得以存在的条件是金钱;他通过构想一个没有私有财产、废除金钱的社会,对私有制和金钱进行了彻底的批判。莫尔的批判在许多方面对我们仍然有着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8岁那年,他为了演电影到少林寺学武;14岁那年,他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寻梦;18岁那年,他竟然成了一部片子的主演;23岁那年,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大明星。15年来,为了执著的电影梦想,他苦过、累过却从没有放弃过,因为他知道"自己是骡子,不是马,不是马就得加倍努力"。  相似文献   

3.
<正>我对威廉斯的迷恋源于许多年前的电影《朱门巧妇》(改编自威廉斯的《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一剧)。我被其中亦正亦邪的"猫"(即麦琪,也即巧妇)和粗俗的智者"大爹"这两个角色迷住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部艺术作品将情欲与对金钱的欲望同时赤裸裸地呈现在"正面的聚光灯下"(这是我生造的词,相当于in a positive light),让情欲与钱欲互相证明对方的合法性。剧中的男主角让  相似文献   

4.
我最近读了一篇名为《从小做时间的主人》的文章,从中受益匪浅。我明白了:时间是宝贵的,时间就是金钱,可有的人却视"金钱"如粪土。文中的"我"是一个完全做到"今日事,今日毕"的人,我很佩服他,这篇文章使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受到了不少启发。  相似文献   

5.
《家教世界》2022,(10):18-20
<正>这是一个关于爱与困境的电影,也是一个很温暖也很现实的故事,我们都是景浩,为了爱甘愿赌上一切——二十岁的景浩独自带着年幼的妹妹来到深圳生活,兄妹俩生活温馨却拮据。为了妹妹高昂的手术费,机缘巧合之下,景浩得到一个机会,本以为美好生活即将来临,却不料遭遇重创。在时间和金钱的双重压力下,毫无退路的景浩决定孤注一掷,而他陷入困境的平凡人生,又能否燃起希望的火花?  相似文献   

6.
电影"007"系列之所以会大受欢迎,一是邦德身手矫健,头脑灵活;二是他拥有许多设计巧妙、技术先进的武器。比如1965年上映的《霹雳弹》中,邦德身背"火箭背包",一飞冲天,逃离  相似文献   

7.
蔡元培: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推动者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蔡元培先生是早期中国电化教育的实践引导者和学术领路人,中国历史上许多电化教育人物和事件都和他有密切联系。他重视媒体的社会教育功能,为中国电化教育搭起了"大电教"的框架;他选拔培养电教人才,创立中国教育电影协会,起草制定教育电影法规,为早期电化教育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他积极倡导将电影等新媒体运用于科学考察与社会教育,为新媒体的应用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8.
当许多同龄人都在绿茵场上感受着奔跑的快感时,他却在与自己的命运进行着艰难的抗争;当许多同学都在尽情"享受"这美好的大学时光时,他却在实验室里挑灯夜战;当许多同学都还沉浸在被爱的关怀中时,他却已经将爱广泛播撒。  相似文献   

9.
吴宇森的电影是他的自白,他以电影诉说他的态度和理想,他将自己所祟尚的中国传统侠义精神融入进了其电影的创作中,因此,他的电影总有浓重的侠义情结。通过探讨吴宇森"英雄片"的主题及模式,将从三方面对吴宇森电影的侠义情结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中国传统"侠义精神"的内涵,然后探讨吴宇森"英雄片"的侠义主题和模式;最后将吴宇森的"英雄片"与西方的动作片进行比较,从中解读吴宇森是如何通过他的"英雄"电影,宣扬中国的侠义精神,如何希望观众透过他的"英雄"电影,认识和发现人性的真善美的。  相似文献   

10.
设立"记功簿"是个较好的办法,我们从没用钱奖励过孩子,来自父母的奖励就是这个小本中的一朵朵小红花,它无法用金钱计算价值,却无比珍贵,协助我们培养了孩子许多好品德.  相似文献   

11.
别看正值高三的他一脸稚气,可他却在电影制作方面有着满腹经纶;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正在其他同学紧张地备战高考的时候,他却在一家影视公司里鼓捣着电影,指挥着一群成年演职人员拍摄着自己编剧的一部名为《谣》的电影。  相似文献   

12.
冯渊 《高中生之友》2012,(20):25-30
他,曾经是人们眼中的纨绔子弟,也曾是流行时尚的风向标。他,是爱与美最彻底的歌者,破碎的心与无私的爱打动过无数读者。他,对婚姻冷嘲热讽,却深陷"断袖门"而身败名裂……辞世一个世纪以后,人们仍在演出关于他的电影,谈论关于他的话题;至于他的著作,应该伴随着大人和孩子,度过无尽岁月。  相似文献   

13.
<正>有一位大二的学生写信给我,说他学了自己不喜欢的金融专业,想要退学重新高考,学摄影,将来当一个私家摄影师。但他的家人认为金融赚钱而摄影只会砸钱,不让他退学。他在信中问我:"那我的梦想怎么办?梦想不应该比成功和金钱都重要吗?"最近我看了一部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想来你也听说过。上演之前我听了许多恶评,说一个父亲强行把自己未竟的摔跤梦安在  相似文献   

14.
葛朗台是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形象之一,然而他的女儿欧也妮却有着与他迥然不同的性格。一个是嗜钱如命,为攫取金钱无所不为;一个却视钱如土,无私地奉献社会。正是这种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欧也妮的纯洁美好。  相似文献   

15.
正王坚是一所普通初中学校的政治教师、教科室主任。在教师出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的今天,他也出了一本堪称"奇书"的好书。说它"奇",是因为它善于"穿越",一是"穿越"于电影与课堂教学之间,二是"穿越"于初中各科教学之间。很少有一线教师像王坚那样熟悉无数电影,熟悉许多学科,并且对上述领域的许多关系有那么独特、深刻而又富有价值的感悟与把握。王坚写的实际上是一本"类比教学论"——用电影艺术来"类比"课堂教学方法的教学论,至少在这个具体问题域中,王  相似文献   

16.
郭有守是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先驱,他以行政官员这一独特身份推动着早期电化教育的发展。他起草并发布第一部电影法令《电影检查法》,开创依法治理教育电影之先河;他发起、筹备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组织——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并成为该协会的实际领导者;他撰写《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成立史》、《二十二年之国产电影》、《我国之教育电影运动》等多篇文章,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史实资料。郭有守的教育电影观及其推动教育电影发展而采取的种种行动,对我们如何充分利用行政力量、如何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如何营造良好的媒体环境等,都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法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刻画的葛朗台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成功的守财奴形象之一,这个形象的成功塑造不仅得力于作家本身丰富的生活阅历,还与他那非凡的艺术创作手段密不可分。我们在学习课文《守财奴》,欣赏葛朗台这一典型形象时,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关注。一大宗旨——金钱至上。对金钱的疯狂追逐、聚敛、守护完全支配了葛朗台的心灵,黄金的占有欲贯穿于他全部的思维活动和行动之中;“除了快快发财他不知道有别的幸福,除了金钱损失他不知道有别的痛苦”。一方面他占有金钱、支配金钱,是金钱的主人;另一方面,他不懂得享受金钱…  相似文献   

18.
真理之炬     
一位作家写下这样一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你以为他叫郭敬明,但他叫狄更斯。没错,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是抄袭者们凭借着抄袭、剽窃就能获得金钱和荣誉的时代,是原创者被抄袭、被剽窃却只能忍气吞声的时代。我们不禁自问,难道真理之炬已然熄灭?电影《少年的你》获得12项金像奖提名,无疑是给所有原创者打了一个响亮的耳光。  相似文献   

19.
张新华 《现代教育》2011,(Z1):118-118
受社会上"拜金主义"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把金钱作为评价事物的唯一尺度,把金钱作为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对金钱之外的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却比较漠视。这种思潮对青年学生产生了很坏的腐蚀作用,不可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20.
正一位哲人说得好:"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不是暴力,不是权势,也不是金钱,而是滋润心田的文明。"帮助他人,宽容他人,都是文明的体现,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摘自"小达人"郑小峰的日记郑小峰是个"小达人",五(2)班同学都这样称呼他。他是三好学生、少先队大队长、阅读之星、校运会短跑冠军、市报小记者、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作文曾获全国春蕾杯大赛一等奖……总之,郑小峰头上有许多光环,同学们对他很羡慕,也很崇拜,他拥有众多粉丝。可是,班上也有同学看不惯郑小峰。他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