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的精神旗帜,其实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既具有广泛的现实基础,又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因此,广东省肇庆高新区实验小学把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质教育》2014,(1):I0001-I0001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4日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同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儒家"修身"思想强调个人提升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和人格上的自我完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旨不谋而合。借鉴儒家"修身"思想,有助于拓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破解核心价值观建设面临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困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海量信息和多元价值观广泛传播,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样貌,教育的"立德树人"使命变得愈发艰巨、愈发迫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们逐渐意识到民族道德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对传统价值观念的汲取和整合。儒家的"仁爱"观,贯穿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的始终,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独特标识。因此,新时期深入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精髓,开发培养学生仁爱品德的校本课程,成为培育学生优良品德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策划人语     
<正>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小学传统文化教育,重在培育小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亲近感与感受力。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周庄中心小学坚持"传承太极文化,促进和谐育人"的核心理念,确定"静心定志,德艺双馨"的育人目标,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7.
任宇涵 《文教资料》2014,(33):60-61
中华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中融合传统美德教育,对深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乃至构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体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这个实际出发,本课题以漳州市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漳州市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概况进行剖析,分析面临的困难及其原因,研究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些看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9.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4日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策划人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雷锋精神有以下内涵: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爱岗敬业,严以律己、自省修身。这些都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实践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滋养。中华经典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我校为了  相似文献   

12.
《天津教育》2014,(7):1-1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数十余次不同场合从不同视角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梳理并总括其主要思想,具体包括: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蕴、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策略.特别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境下,习近平又将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传统美德有机融合在一起,系统地建构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观.  相似文献   

14.
<正>衷心祝贺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40周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推动相关工作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前者是后者的根源和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升华和创新,二者相互支持、有机融合。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是时代要求。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以下简称"府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落实"核心素养·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帮助学生"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广大青年要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强,坚持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有一个论点尤为引人注目。在谈到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时,他强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纪念孔子诞辰活动上,他又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这些论述对于我们如何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樊海源 《成人教育》2015,35(5):73-75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尤其是习总书记关于中华文化的系列讲话,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推向了一个历史新阶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文围绕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阐述,探讨三个方面的关系: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论依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嘉应学院学报》2017,(1):13-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丰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客家优秀传统文化融汇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契合,内在融通,实践互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升华,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鲜活素材、传播方法和文化载体。充分挖掘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传承和升华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两者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