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性形象苔丝是哈代在人物塑造方面的高峰,她是一个被损害、被侮辱但始终不向命运低头屈服的纯洁女子的形象。本文试图通过探讨苔丝在苔丝父母、亚雷、安玑等人眼中的形象及哈代对苔丝形象赋予的象征意义来分析苔丝形象的多重性。  相似文献   

2.
在哈代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中,人们对苔丝的形象持以反面的态度。但是从苔丝的境遇及性格方面对作者哈代及小说进行解读发现,苔丝的确如小说副标题所说,是一位纯洁的女性。  相似文献   

3.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杰出的悲剧力作。本文主要是从女权主义角度来分析苔丝形象,并通过对女权主义的兴起、发展历程的研究,反映出维多利亚时期广泛兴起的女权运动对当时社会的深远影响以及哈代笔下的苔丝形象所体现出的女权主义意识的特点。同时哈代透过其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传统道德的弊端与父权意识形态下,女性的低下地位与不公平待遇,也借助苔丝的反抗,向人们展现了一位勤劳勇敢、独立自强、具有反抗精神的现代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4.
木文通过对苔丝形象的分析,及与文学史上其它女性形象的对比;对《苔丝》写作手法的分析,说明哈代突破了传统的束缚,塑造了苔丝——这一不朽的形象。  相似文献   

5.
19世纪的男性文学作品将女性形象要么刻画成天使,要么是妖妇,《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主人公苔丝是天使还是妖妇呢?本文试图从小说中两个男主人公对待苔丝的不同态度的角度出发,运用女权主义批评理论,对苔丝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从而透视哈代的女权思想。  相似文献   

6.
周春红  段惠琼 《海外英语》2013,(6X):210-211
生态女性主义是生态批评的一个分支领域,其反对男性对女性的压迫,提倡自然与女性的和谐发展。艾米莉·勃朗特与托马斯·哈代分别通过《呼啸山庄》和《德伯家的苔丝》,深刻批判了欧洲父权制社会的不平等,以及塑造了凯瑟琳与苔丝的新女性形象。该文将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出发,重新解读《呼啸山庄》和《德伯家的苔丝》,并探讨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苔丝是哈代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塑造的女性悲剧形象,造成苔丝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哈代的悲观宿命主义思想则构成了苔丝悲剧的不可逆转性.在展示苔丝的心路历程时,哈代流露出强烈的宿命主义思想.文章以苔丝的悲剧解析哈代的命运观.  相似文献   

8.
本分析比较了苔丝与玛丝洛娃这两个名女性形象出身地位、生活经历、表现的社会意义及结局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苔丝是哈代全方位精心塑造和歌颂的悲剧主人公。作品反映苔丝的悲剧除各种其他因素外,同时也是性格与社会现实矛盾的悲剧,是理想人格的悲剧。苔丝内心世界的朴实性、纯洁性、善良性,她对不合理社会的反抗性,她在道德上囿于传统的保守性,这几个方面共同构成苔丝的性格内涵,从而使苔丝的悲剧形象鲜活、感人,成为不朽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0.
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通过生态主义女性视角对女主人公苔丝进行了细心的描绘,将文学、自然及女性完美融为一体。作者从女性与自然的体验出发,重新界定了女性自我的身份,抛弃了以男权为核心的内容,建立了女性独立的自我形象。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女性的关注与赞美。  相似文献   

11.
托马斯.哈代"最出色"的小说《苔丝》中的女主人公是维多利亚时代贫苦妇女的代表,也是父权社会不公正性道德观念禁忌下的典型受害者。她的悲剧是女性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借助女性主义理论解读苔丝这一形象,批判男权社会单向度贞操观对女性思想的禁锢与身心摧残并对贞节观进行现代诠释:应该看重心理贞操,而不是生理贞操;贞操是双向的,对男女两性都具有约束力。  相似文献   

12.
《德伯家的苔丝》描写了乡村姑娘苔丝的悲惨遭遇,深层次地对当时英国社会进行了揭露,对资产阶级的乐观主义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对备受压迫的劳动人员给予了深切的同情。而作品的主人公苔丝更是被誉为世界文化长廊中最优美最迷人的女性形象之一。她性格中的追求跟反叛思想更是打破了传统的枷锁,超越了当时的时代观念,从而让这部作品拥有了强烈的反宗教、反封建礼教、反资产阶级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德伯家的苔丝》描写了乡村姑娘苔丝的悲惨遭遇,深层次地对当时英国社会进行了揭露,对资产阶级的乐观主义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对备受压迫的劳动人员给予了深切的同情。而作品的主人公苔丝更是被誉为世界文化长廊中最优美最迷人的女性形象之一。她性格中的追求跟反叛思想更是打破了传统的枷锁,超越了当时的时代观念,从而让这部作品拥有了强烈的反宗教、反封建礼教、反资产阶级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哈代笔下的苔丝被认为是英国学史上塑造最成功的女性人物。苔丝同时具有传统女性和新女性的特征。苔丝的悲剧,实际上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5.
英国伟大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不朽之作《德伯家的苔丝》,打破了英国文学主流文学传统将男性作为创作主题、把女性作为文学中附庸的角色模式。从女性主义观点分析该小说的主人公苔丝,发现其远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受害者,而是一个有着崇高人格、独立自主、富有反抗精神的女性。苔丝的形象具有超越其时代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琳 《海外英语》2015,(1):203-204
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女人与自然有极强的亲近性,男人统治妇女与人类统治自然有及其紧密的联系。生态女性主义反对父权制世界观和二元思维方式统治下的对女性与自然的压迫,提倡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关系。托马斯·哈代通过《德伯家的苔丝》,揭示了女性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深刻披露了欧洲的父权制思想,塑造了苔丝在男权社会中不断反抗的新女性形象,体现了哈代具有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男权主义社会特点的角度分析托马斯·哈代的著名小说《德伯家的苔丝》的主题,文章分别分析了三个主人公亚雷、安吉尔、苔丝在苔丝悲剧中所起到的作用,最终得出结论,苔丝的悲剧是男权社会背景下的必然结果.苔丝的悲剧是当时女性的悲剧命运的缩影。  相似文献   

18.
苔丝是托马斯·哈代塑造的最成功的女性形象之一。作家巧妙地编织着苔丝的悲剧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之网,揭露了资产阶级两性道德的虚伪本质,从而卸脱了女主人公在自身遭遇中的许多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19.
在托马斯.哈代所有的作品中,苔丝是他最喜欢的一个女主角形象,有着几乎所有女性的优点,其中包括她的反抗意识。这一点在19世纪的英国是非常难得的。本文从苔丝的反抗意识入手,分析男权思想影响下哈代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20.
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的"马车"作为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形象,伴随着苔丝人生命运的悲欢离合,推动了情节的自然发展,真实展现了维多利亚时期的一个生活侧面,折射出当时社会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在加深小说寓意的同时也表露出哈代的自然主义宿命论。"马车"这一形象在小说中具有多元的象征意义,它在悲剧故事呈现、社会现实揭露和作者人生观表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