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歌苓在《陆犯焉识》中首次采用了男性的叙述视角来描写女性,塑造出具有主体性意识的母亲、妻子和情人形象。然而这种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并不完全,这主要是受到严歌苓矛盾的女性观及其对女性主义的谨慎态度的影响。本文在界定女性主体意识内涵的基础上,以作品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人物形象为例,具体分析作家是如何建构了女性形象的主体意识,并指出这种建构的水平同作家的个人经历、创作实践与女性主义思想息息相关,因而呈现出两面性,具有中庸的温和姿态。  相似文献   

2.
《第九个寡妇》是严歌苓颇具代表性的作品。以王葡萄的形象和诸多男性形象的鲜明对比为视角,从王葡萄形象对男性神话形象的颠覆、对男权意识中心与寡妇话语偏见的解构以及女性性欲的重构等三个部分,来探讨严歌苓文本中对男性中心叙事的消解和在已有女性文学的基础上对女性文学的自觉书写。  相似文献   

3.
严歌苓的作品多从女性视角出发,描写流散他乡的寄居者形象。本文即从她的三部作品(《扶桑》、《小姨多鹤》和《无出路咖啡馆》)来分析探讨她笔下的寄居者群体。无论是卖笑女、普通家庭主妇,还是小知识分子,她们都背负同样的命运。严歌苓以女性独有的敏感,深入探索人物内心,在对异域文化碰撞中所产生的错位意识传达中,完成了对东西方关系的自省和审视,证实了东方是可以自我言说的。  相似文献   

4.
当代海外华文作家严歌苓的长篇小说《雌性的草地》,描写了一群女知识青年在与世隔绝的草原上牧马的故事。严歌苓通过对女子牧马班的生动刻画,对雌性生态圈的整体描写,反映了父权制文化对雌性的异化,深刻揭示了女性与动物、女性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同时又涉及性别、等级和社会等生态女性主义者关心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严歌苓的作品《第九个寡妇》以女性的视角对革命时期的女性生存状态进行了重新书写,对女性的主体意识,自身的价值、人性进行了剖析,以及女性作为历史中的缺席者对革命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汤婷婷和严歌苓是当今美国文坛颇为引人注目的华裔女作家,她们的作品已经引起了国内外评论界的关注,从不同的角度对她们的作品给予了解读。从汤婷婷的《女勇士》,严歌苓的《少女小渔》、《扶桑》三部作品出发,以后殖民女性主义为视角,通过文本细读来比较、分析这三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究处在文化夹缝和边缘中的女性是怎样破茧成蝶,重塑自我,对抗男权中心和文化殖民。  相似文献   

7.
唐璇玉 《文教资料》2012,(26):11-14
《雌性的草地》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女性主义内涵,在文本中严歌苓把自己对女性生命体验的思索通过女性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女性被迫"去女性"的性别异化表现出来,这对一直以来的女性书写既是种继承也是种超越,她本真地展现了女性在特殊年代的生存现状和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8.
严歌苓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一直饱受争议,她对女性的理解也处在矛盾、不确定和变化之中,严歌苓以往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大多温柔、宽容,犹如地母般具有强大的道德感化力量和牺牲精神,但缺乏女性主体意识,《陆犯焉识》中恩娘的乖张和神经质,是对宗法父权秩序有力的抗争和颠覆,而冯婉喻的失忆,加强了对封建宗法礼教的控诉,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完成对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  相似文献   

9.
王卓妤 《英语广场》2023,(12):47-50
艾丽斯·沃克的短篇小说《1955》以独特的女性主义叙事技巧向读者揭露了白人物质世界的矛盾与虚伪,同时也展示了黑人女性的创造力以及黑人布鲁斯音乐的魅力。小说既表达了作者对白人至上社会的批判,对黑人妇女文化的赞扬,又展现了女性话语权威以及女性意识。本文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的理论,从叙述声音和叙述视角两方面着手,对小说进行解读,可以发掘出作品中的话语全文和女性意识,对作品更深地解读。  相似文献   

10.
李秋红 《考试周刊》2010,(24):36-37
《飘》是一部以女性意识为主题来叙述的作品,其中描述了坚强叛逆.用双手守护、建设家园的新女性斯嘉丽,以及温柔善良的梅兰妮,等等。因此,在学者们的研究中以女性的视角研究的居多。然而.美国文学中的“父亲情结”让我们不能仅从女性的视角分析人物和事件。本文在从男性的角度来叙述作品中所描述的父亲形象.从而体现出“父亲”这一角色对女主人公性格形成.以及成长生活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历史叙述作为国家、民族意识形态建构的坚固手段,一直以来是以男权话语为中心展开叙述的。女性叙述历史的话语权,长久以来处于被遮蔽、被隐匿的状态。严歌苓《第九个寡妇》、《小姨多鹤》两部小说,通过改写与设置个人视野来解构宏大叙事,从个体体验消解革命政治,突出对个体生命意识的尊重,以"逃离—隐藏"的叙述叙事模式,向读者展现了女性眼中独特的"历史"图景。  相似文献   

12.
龙茜 《海外英语》2014,(18):189-190,213
该文以她著名的小说《金色笔记》为例,运用女性主义批评和叙述学相结合的方法,从作品文本形式的分析入手,探究形式传达出的思想内容。莱辛的《金色笔记》在形式上突破了传统的写作方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述策略。她从叙述视角、女性话语和叙述结构方面颠覆了女性在文本中被动言说的传统,充分展现了女性的主体意识、自我意识。莱辛还通过对安娜在现实生活中政治、爱情方面的遭遇,分析了女性的生存困境,并试图为女性提供一条摆脱困境的途径—建立新型的男女合作的两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她著名的小说《金色笔记》为例,运用女性主义批评和叙述学相结合的方法,从作品文本形式的分析入手,探究形式传达出的思想内容。莱辛的《金色笔记》在形式上突破了传统的写作方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述策略。她从叙述视角、女性话语和叙述结构方面颠覆了女性在文本中被动言说的传统,充分展现了女性的主体意识、自我意识。莱辛还通过对安娜在现实生活中政治、爱情方面的遭遇,分析了女性的生存困境,并试图为女性提供一条摆脱困境的途径-建立新型的男女合作的两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雌性的草地》中,严歌苓用智慧、精准且直入人性深处的文字,再现了文革时期川西草原上"铁姑娘牧马班"的非人生活,书写了荒谬年代里一群被平等理想、集体主义、圣洁爱情所异化的女性的艰难生存境况和悲惨命运。文章强烈地凸显了作者对异化人性力量的批判,奏响了一曲悲怆的挽歌。  相似文献   

15.
<正>引言人是语言的动物,更是修辞的动物。文学作品创作无异于修辞世界的构建。小说《陆犯焉识》是严歌苓的颠覆性转型之作,作品视角由女性转向男性,这部作品被翻拍成电影,陆焉识和冯婉喻的旷世绝恋打动了无数观众。研究《陆犯焉识》的论文和著作很多,但从修辞技巧角度、以话语构建视角分析《陆犯焉识》的文章却寥寥无几。因此,本文以修辞技巧角度,从自觉话语构建、熟知化和陌生化的话语构建及合理话语构  相似文献   

16.
严歌苓在旅居海外以后创作了大量的移民小说和新历史小说。从这些小说中可以发现严歌苓始终以高度自觉的女性意识去观照其笔下的女性,创造出一个个强韧的在异国求生存的女性形象。扶桑,小渔,多鹤,菲比等女性形象可以说都是严歌苓心里"包容一切的无限体","只要不被打碎打烂,她一直可以接受"的强者。本文选取严歌苓的作品中的三个寄居异国的女性形象为例,试探析严歌苓笔下的女性在异域夹缝中顽强求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7.
电影《归来》的上映,使近年来炙手可热的编剧严歌苓再次受到关注。不论是其哪种题材的作品,都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对边缘人及小人物进行全新的阐释,而作品中故事性与视听感并重的叙事风格,也使其具有极强的改编艺术价值。通过对《金陵十三钗》《少女小渔》等作品的分析,指出严歌苓小说的叙事主题和叙事风格是其被改编的主要原因,进而揭示出严歌苓小说改编热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小姨多鹤》是华人作家严歌苓的代表作,小说以展示作者独特的人性关怀而见长。严歌苓以女性人道主义视角塑造了竹内多鹤这样一个具有多重伦理身份的孤女形象。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中的伦理身份以及种族伦理等方法来分析这部作品,进一步考察竹内多鹤所具有的多重伦理身份以及她的伦理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严歌苓新作《床畔》延续了她军旅题材小说中的英雄叙事,以象征主义手法复写了《雌性的草地》中英雄理想幻灭的主题。严歌苓试图通过展示英雄在时代变迁中被树立、被崇拜、被误读、被遗忘的过程,呼唤英雄的回归,却又深感时移世易,无力挽回,因而小说又带有一定的存在主义意味。《床畔》是对严歌苓英雄叙事的一次回望与总结,在呼唤英雄主义的同时,回避了对英雄内涵的构建与反思,体现出作家对英雄价值观念与当代语境的疏离。  相似文献   

20.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thfield,1888—1923)是二十世纪初活跃于英国文坛的女性短篇小说家,她的许多作品都表达了她对于女性问题的思考。在《莳萝泡菜》中,她采用女主人公薇拉的视角,从女性的角度叙事,对现代女性孤独感和幻灭感这一主题进行了揭示和探索。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莳萝泡菜》中的女性视角的叙述手法来进一步深化对该小说主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