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和城镇化的进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改变相对贫困的家庭生活而涌进城市,成为城镇化进程的建设者。但是这些"打工族"中大多数人将孩子留给农村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于是社会上便出现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根据专家测算,我国"留守儿童"在全体儿童中所占的比例大致为8.05%,其中6周岁及以上的学龄期"留守儿童"占65.28%,且这个群体的人数还在迅速扩大。这一群体中普遍存  相似文献   

2.
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农村逐渐形成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的出现,给社会发展带来种种隐患,已成为"社会之痛"。文章分析了产生"留守儿童"的各种原因,分别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3.
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农村逐渐形成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的出现,给社会发展带来种种隐患,已成为"社会之痛".文章分析了产生"留守儿童"的各种原因,分别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4.
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构建"留守儿童"监护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出打工已成为贵州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由于各种原因,外出农民工不得不长年将年幼的子女留在家乡,这样在农村渐渐形成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贵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最新统计,以全省劳务人员输出388.66万人计算,全省农村"留守儿童"约在150万人左右.团省委专门组成的农村"留守儿童"课题研究组调查发现:部分农村15岁以下的儿童中,有近50%的是"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数量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外出打工,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群体逐渐形成.针对留守儿童的不良思想问题,构建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新模式--关怀教育.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伴随大量农民进城务工而产生的特殊群体,是教育扶贫的重要对象。以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导,对农村留守儿童"五位一体"教育精准扶贫是扶心教育、扶志教育、扶德教育、扶智教育和扶技教育相融合的教育精准帮扶体系,旨在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通过对西部连片特困地区陕西省域5县32所乡村学校1051份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呈现分化倾向,绝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志气、道德、学业和技能等方面发展状态良好,但同时还有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需要给予关注和引导。农村学校需要整合师资队伍、采取多样化的帮扶方式、实施个性化的帮扶方法和创新帮扶实践体系,以切实做好农村留守儿童"五位一体"教育精准帮扶工作。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教育问题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流动所造成的农村社会大规模的"亲子离散"现象。在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特殊现状的认识,研究其面临的教育问题的基础上,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究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途径,以进一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本文主要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学业不良的问题,查阅了2004年到2007年国内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学业不良问题的文献,对留守状态是否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学业不良、"留守儿童"学业不良的原因分析以及解决对策等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评述.综述认为,今后的相关研究要注重组织权威机构和优势的研究力量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业不良的问题进行专门系统的调查研究,形成科学的结论,揭示深层问题,同时,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学业不良的实证研究,以便更有效地改善"留守儿童"学业不良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学周刊C版》2017,(14):214-215
近几年来,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特殊群体的产生是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但是随着“农村留守”的数量与日俱增,儿童教育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解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长期存在,因此探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知道,农村留守儿童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却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抚养教育,很多特殊时期学龄儿童的坏习惯都在部分留守儿童身上凸显,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农村学校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为了改善这一"症状",加...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变迁,大量的农村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进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即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在农村留守儿童当中有一个极特殊的群体,那就是智障儿童。在大力推广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改善农村留守智障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严峻问题。随着艺术休闲课的积极推广和实施,农村留守智障儿童的教育引导模式也要发生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和农村大规模劳动力到城镇就业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留守儿童问题。本文从社会学视角,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特殊的“亲子关系”及其类型和特点的分析,深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在农村随之产生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亲情饥渴"、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不好、易受伤害、犯罪率上升等问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多不良影响。主要从家长的职责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一些对策,使社会及广大家长广泛关注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一段时期内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造成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家庭贫困,二是城乡二元制结构。学校实行寄宿制、建立留守儿童跟踪档案、提升教师和家长教育管理技能,以及开展学习"一帮一"活动等,可以明确社会、学校、家庭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的责任,为共同关注留守儿童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5.
城乡发展的不均衡使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从而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一系列学习问题,心理和道德问题,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大批的农民进入城市打工,由于户籍制度、经济因素等诸多限制.多数农民工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读书。只能将孩子留在农村,于是就产生了"留守儿童"这(?)特殊群体。目前。农村留守儿童人数众多。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有近2000万人,且呈增长的趋势。他们缺少父母引导、关爱和教育.已经成为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弱视群体。半数以上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更为重要的是.超过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他们只能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亲属在一起生活。这些成了"留守儿童"的  相似文献   

17.
陈峰 《文教资料》2010,(13):140-142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经商或打工,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出现的新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着农民群众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着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同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需要国家及全社会的关心和关注。本文作者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调查与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张贤 《课外阅读》2011,(9):143-143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一农村留守儿童,而且留守儿童的数量有增无减。留守儿童是典型的弱势群体,由于亲情和家庭教育的双重缺失,造成了他们在学习和心理方面存在种种问题。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我们老师要尽可能地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因材施教,促其发展。下面是我就班上的一名留守生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9.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一直以来倍受外界的关注。由于受家庭环境、生活条件等外部因素的制约,农村留守儿童在身心发展等方面都存在较多的问题。通过探讨留守儿童的相关教育问题,简要谈一谈贫困县农村小规模学校留守儿童的发展方向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曹润鑫  胡怡慧  蒋艳青 《文教资料》2013,(18):119-120,131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多数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将子女留在农村,这些留守家乡的孩子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可以说是纷繁复杂,理清现状的成因有助于我们解决这一群体的现存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