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使学生的认知发展始终处于平衡——失衡——再次平衡的不断反复渐进的过程,这是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探索的关键。在数学活动中,我尝试创设质疑辩驳的活动形式,旨在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不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持续深入发展。下面,结合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学片断加以阐述这一活动的环节构成与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2.
辩驳是一门艺术。要使自己的辩驳显得风趣幽默,妙趣横生,容易让别人接受,就要运用一些逻辑知识来增加辩驳的幽默感。运用有关逻辑方法来进行辩驳的幽默辩驳术有十三种,就是:归谬辩驳法;仿照辩驳法;另辟蹊径辩驳法;言此断彼辩驳法;巧设二难辩驳法;同义替代辩驳法;语义及关辩驳法;独立证明辩驳法;巧用否定辩驳法;预设条件辩驳法;比喻论证辩驳法;转移论题和转换概念辩驳法。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需要创新,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课题。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改变,教育者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意识、探究能力的重要性,而这些教育理念要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4.
中学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思维习惯和敢于怀疑前人、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培养他们的一种敢于张扬个性的独立主体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在质疑中培养能力。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北宋哲学家张载认为:“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活读运心智,不为书奴仆。”可是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备课时为教参至上,“克隆”现成资料,自觉不自觉地做书的奴隶,上课时照本宣科,教参怎么讲,他就怎么讲,仅成了个“传声筒”,完全没有了自己的思考。黄岳洲先生曾痛心疾首地  相似文献   

5.
刘志敏 《数学教学研究》2007,(6):F0002-F0002,3
数学课堂教学应让学生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才能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的探究活动.本文通过一个案例浅谈让学生在质疑中参与探究的实践.1创设疑问  相似文献   

6.
王艾 《现代语文》2006,(4):104-104
有疑问的课堂是流动着智慧的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走入新课程,执教于高中,更应该将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探究能力作为教学重点。老师更多的不是各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而是备本课可以有几个切入点?学生有可能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在出现的问题中哪些是主干、哪些是枝节?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没有学生的问题、学生的见解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向,这节课就算备得再好,也是不叩自鸣之钟。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学会查"无字词典"》一课讲的是爸爸针对自然情景,向聪聪解释了"骄阳似火"和"惊涛拍岸"的意思,并且要求聪聪学会查找"无字词典"的方法。教学进行到爸爸以所看到的情景向聪聪解释"骄阳似火"的意思时,突然有小手举起:生:我觉得爸爸对"骄阳似火"的解释并不好,甚至没有聪聪的解释好。师:为什么?生:聪聪说的是"强烈的太阳光像火那样热。"虽然是词典的解释,但我们一看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而爸爸说:"烈日当空,连树的叶子都晒蔫了。"  相似文献   

8.
9.
在实施新课程教改的过程中,老师的鼓励多了,赞赏多了,批评越来越少了;学生也逐渐解放了思想,课堂上敢于说了。因此,课堂上出现了许多始料未及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师生的共同探讨中,生成了一个个鲜活的课例。我在讲《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当讲到“谈碰壁”这部分时,侯盈同学掀着词典举手要求发言,我当即许可。侯盈指着掀开的词典说:“老师,‘伯父’的意思有二:一是‘父亲的哥哥’,二是‘称呼跟父亲辈分相同而年纪较大的男子’。那么文中的鲁迅是不是作者父亲的哥哥呢?”我故作惊讶,问大家:“是呀,该选哪个义项呢?”班里顿时沸腾起来,有选第…  相似文献   

10.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尽最大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他们积极探索,独立思考,敢于想象和幻想,敢于标新立异;鼓励他们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  相似文献   

11.
跨入新的世纪,江苏举起了"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旗帜。在十六大政治报告指引下,江苏人把教育发展的追求投向了现代人力资源的新起点——高中教育。2001年,刚刚成立5周年的教育评估院接受了参与研制普通高中星级评估标准和实施方案的任务。我们敏锐地意识到,这不仅会揭开江苏教育评估史上的新篇章,也将树立起全省乃至全国高中教育发展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
培养思维能力,是培养认识能力的核心。我们教学的目的,就在于把人类已知的科学真理,创造条件转化为学生的真知。在这种转化中,用心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培养思维能力的途径很多,这里谈一点在质疑中培养思维能力的做法。 一、鼓励质疑 宋代哲学家、教育家张载曾经说过:“学则须疑”。在探求知识的道路上,“疑”  相似文献   

13.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只有学中生疑,才会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想方设法解疑。因此,只有让学生质疑,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才有可能引导他们去探索、去创造。生疑、解疑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让学生在讨论中自己解决疑问,从而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只有学中生疑,才会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想方设法解疑.因此,只有让学生质疑,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才有可能引导他们去探索、去创造.生疑、解疑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让学生在讨论中自己解决疑问,从而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一、课始进行预习后的质疑每篇课文教学之前 ,我都布置学生先预习 ,要求学生从课文的字词运用、句式表达、篇章结构等方面去深思、生疑 ,并将疑问记下 ,新课开始之前拿来交流。例如学生预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后 ,提出了不少疑问 ,比如 :“全军战士都潜伏在茅草丛中 ,火苗又趁着风势乱窜 ,为什么没窜到其他人身上?”“我们平时烫一下就哭闹不止 ,邱少云真的能纹丝不动吗?”“我能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 ,离得很近的敌人就闻不到吗?”甚至有的还提出这样的质疑 :“邱少云身上的炸弹为什么不会爆炸呢?”等等。我马上有选择地对同学们提出…  相似文献   

18.
杨晓江 《江苏教育》2008,(13):32-33
跨入新的世纪,江苏举起了“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旗帜。在十六大政治报告指引下,江苏人把教育发展的追求投向了现代人力资源的新起点——高中教育。2001年,刚刚成立5周年的教育评估院接受了参与研制普通高中星级评估标准和实施方案的任务。我们敏锐地意识到,这不仅会揭开江苏教育评估史上的新篇章,也将树立起全省乃至全国高中教育发展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9.
近日,笔者在全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优质课评选会议上,执教了《对诱惑说"不"》课例。情境再现师:面对生活中这形形色色的不良诱惑,我们用什么办法去拒绝它呢?接下来,让我们进行一次现场采访。教师出示课件:用什么方法对诱惑说"不"?师:在我们今天的课堂上可以向谁展开采访?生:可以向我们的老师展开采访。师:对,通过采访老师,让老师告诉你对诱惑说"不"的方法,好吗?  相似文献   

20.
质疑是一种深入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方式,是同中求异,是批判性思维。它能有效促进正向思维更加广阔,直觉更加敏锐。思维过程不仅采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同时也融入了个人价值的评判。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有助于提升思维层次,克服思维的单一性,引发质疑者情感的愉悦,促进学生的创新发展。因此,质疑是一种高级的学习过程,它远高于“异中求同→顺应同化”被动吸收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思维者的情感和个性化的思考,是一种比较性的评判,具有创新和再创造性。在教学过程教师要有效地利用质疑,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以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