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朗读,应读出情(情感),读出形(形象),读出意(意境),读出味(品味),读出律(韵律)。恰当运用朗读培养学生学会品析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运用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2.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朗读对理解课文、发展语言、陶冶情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朗读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语言材料.因此,教师应加强朗读的有效教学,使学生学会朗读技巧和方法,从而读出语感,读出童趣,读出心声,读出真情.  相似文献   

3.
一、诵读———纵情地渲染美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朗读不仅有助于理解思想内容,而且能体会到语言的意味。古诗中的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要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自行感知和体会。读书百遍,熟读成诵,是学习语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低年级的古诗教学应要求学生读读背背,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消化和吸收。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反复地朗读,让学生读出兴趣、读出新奇、读出意味、读出感情。朗读的形式要不拘一格。学生朗读时可以轻声自读,边读边想,边想边记;还可以高声诵读,底气十足,慷慨激昂,读出气势,读出自信,…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自主读书,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内容、培养语感、使用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从低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实践,笔者体会到,加强朗读教学,必须精心设计朗读训练。  相似文献   

5.
陈日翠 《考试周刊》2012,(53):112-113
朗读作为阅读的一种形式之一,是英语教学中的基本一环。朗读是学生学好英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重视朗读教学,通过对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学生读出语感,提高理解能力;通过多读,读出语言表达能力,更好地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朗读是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让学生在朗读中领会内容、体验情感、陶冶情操;能起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的特殊功效;还能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训练语感、规范语言.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指导尤其重要,在教学中总结经验,寻找朗读规律,引导学生领略课文蕴含的情感,使学生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  相似文献   

7.
张婷 《现代语文》2013,(8):47-48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的传统方法。古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将书面的文字化为生动的声音,能够加深、加快我们对文字的理解。文章的描写往往具有一定的形象感。学生如果能够读出语言中的形象性,就代表他对文章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而要想读出语言的形象性,一定的朗读技巧是必不可少的。下面笔者就介绍几种朗读技巧,帮助学生读出语言的形象性。  相似文献   

8.
一、加强朗读 ,培养语感朗读是引导学生领略课文蕴含情感的极佳途径。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 ,读出音韵 ,读出意境 ,读出情味。我在教低年级学生朗读时 ,运用儿童喜欢的方式———朗读加表演来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如教《一粒种子》 ,我指导学生双手合掌 ,举过头顶 ,把自己当做一粒刚发芽的种子 ,边读课文 ,边做“挺一挺”、“钻出泥土”的动作。通过四次不同幅度的“挺一挺” ,不仅让学生了解了种子发芽的过程 ,更让学生感受到课文语言的趣味性。最后 ,“啊 ,好个光明的世界!…  相似文献   

9.
朗读是阅读课中最美丽动人的容颜,它能让语言之花在学生的心田绚丽绽放。指导学生朗读要用感情去读,以声传情,而要朗读得好,节奏的把握最为重要。在指导中,不是直接灌输给学生读法,而是让学生唤起生活的感受为朗读文本。因为语言是丰富多彩的,所以同样的语言文字,在朗读时用不同的重音,会传达出不同的信息,而读准重音,才能更好地把语言信息准确地表现出来。情境是可以通过标点来读出的,在朗读时还要培养学生读好标点的习惯。做到读时留意标点,读出停顿,心中要有句子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一、加强朗读训练的必要性朗读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但在普通教学中 ,朗读训练也常被忽视。有时 ,即使将其安排作一个教学环节 ,但也多是为读而读 ,乍听起来 ,读得整齐 ,细听之下 ,并未读出节奏 ,读出韵味 ,读出感情。以读促说。语文教学要培养说的能力 ,是要着眼于把话说得合乎规范 ,合乎逻辑 ,能够清楚准确地表情达意。这样的能力 ,必须经过天长日久的语言训练 ,特别是朗读训练。经过朗读 ,可以丰富语言材料 ,锻炼语言能力 ,规范语言技巧。以读促写。长期的朗读训练 ,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大有裨益。有人说 ,作文就是写话 ,关键是…  相似文献   

11.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表情达意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次、分阶段的朗读指导和训练,由浅入深、由点及面,让学生读出乐趣、读得有法、读出个性。  相似文献   

12.
麻双艳 《快乐阅读》2011,(26):130-130
在教学实践中,多读与不读是绝不一样的。读则通,通则悟,悟则明。这样方能读出学问,读出意义,读出收获,因此说朗读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一、朗读感受语言之美在语文课堂上我经常给学生读书听,  相似文献   

13.
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有着非凡的魅力。读是在反复品味作者语言、咀嚼、消化、吸收、领会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地读出感悟,获得知识呢?这就要求教师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读。只有主动地读,才能读出疑问,才能读出思考,才能读出情感。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进行朗读教学呢?  相似文献   

14.
朴禾 《文教资料》2012,(5):43-44
朗读是一种诗意的表达,可以再现语文的美。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读出美,读出情感,读出领悟,读出见解,读出写作的欲望,将朗读能力与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教师要通过朗读将美感带入语文课堂,让学生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通过朗读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  相似文献   

15.
汤正勇 《课外阅读》2010,(7):129-130
由于中考指棒的影响,语文课堂的朗读教学被逐渐挤占,本文重申了朗读教学的作用。并就如何读出趣味谈了几点看法,读出趣味不仅要读入——读出意、形、味、情、神,还要读出——将文章的语言化作自身的语言。  相似文献   

16.
朗读是阅读的基本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要读出停顿、读出变化、读出画面。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教师要转变观念,打破过去的思维定势,千方百计为学生提供读书时间和机会,逐渐培养学生好读书的兴趣。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做好朗读训练,使学生能读出文章的情趣。通过朗读,培育学生的语感,让学生感知语言的神妙,领悟语言的精髓。  相似文献   

18.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能力。使学生不仅能开口讲英语,而且能讲地道、标准的英语呢?首先应在初学阶段抓好学生的朗读。在没有达到熟练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之前,大声读出书本上的语言材料——即朗读,用嘴讲是学语言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9.
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的培养,又主要是通过朗读实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然而,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却一直是语文教师觉得棘手的事。他们常常为了使学生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而煞费苦心。在实践中,笔者发现,语文教师如果在指导朗读中善"变",就会给语文课堂增添妙趣,使语文学习更富有诗意,文本解读更有深度。  相似文献   

20.
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也是阅读教学的必要途径,更是发展语言的重要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学习语文,朗读是出发点,亦是归宿地。无数教学实践表明,成功的语文教学应该读出"语文味",读出"生活味",读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