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知识产权文化具有开放、多元和包容的特点,对版权法的实施效果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尽管我国数字版权制度框架渐已成型,但由于封闭式的传统版权文化仍然盛行,数字版权制度所要求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尚未真正形成,文化缺失是当前我国数字版权制度实施中所面临的最大困境。鉴于此,应通过实施必要的行政措施、制订技术审理、审查标准和引导知识产权文化发展的方向三方面来促进尊重他人版权意识的早日形成以提高我国数字版权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杨美萍 《中国出版》2017,(18):60-62
我国数字网络音乐发展迅速,产业体系逐步完善,产权管理方兴未艾。但是,也存在版权保护意识较薄弱、版权管理机制亟待健全、版权管理监管尚需完善等问题。只有加强基于版权管理的制度、平台与路径建设,才能提升数字网络音乐创作、制作质量和效益,提升产业可持续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日益推动数字版权贸易的发展,相关数字版权贸易理论研究滞后,难以准确解释新版权贸易现象,并更有效地指导中国在双循环新格局下版权贸易的高质量发展实践。本文聚焦数字技术变革对版权贸易基本理论发展的影响,力图助推中国特色数字版权贸易理论体系的创建。通过对数字版权贸易内涵和特征的概括,提炼出数字版权贸易发展中的重要科学问题,构建数字版权贸易理论体系框架,阐释双循环新格局下中国数字版权贸易理论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牛春燕 《出版广角》2016,(14):70-71
在云存储环境下,数字版权呈现版权主体难以确定、版权客体范围扩大、版权内容的网络个性明显等特征,加上我国当前数字版权领域的法律规范相对滞后,云存储模式下数字版权保护陷入困境,寻求云存储与数字版权的协同发展路径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常馨予 《出版广角》2015,(6):100-101
本文将数字版权作为研究对象,以版权交易作为切入点,分析了目前数字版权交易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在完善数字出版法律制度方面,对数字版权交易中最重要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数字版权转让制度进行详细论述,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以期能够促进我国数字出版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版权制度的产生、发展与技术变革具有密切关联,技术变革既推动了版权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也给其带来严峻挑战。云计算技术下作品传播利用的新特点使版权制度陷入困境。作为一种路径选择,替代版权模式难以落地生根,版权制度的未来方向应在现有法律框架内,通过调整版权专有权利、合理界定公有领域、引入反垄断条款,实现版权制度的平滑过渡,当然,替代版权模式可减少法律运行成本,促进未来版权制度的优化。  相似文献   

7.
盘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以及我国的数字版权法律制度,介绍有关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纠纷案例,分析各国有关数字出版的版权立法走向,为完善我国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毕琼媛 《出版广角》2016,(17):49-51
通过版权集体管理组织取得授权,可以降低数字出版的版权交易成本、实现规模化授权,而且能平衡权利人、数字出版商、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目前,我国版权集体管理存在应对“去中间化”授权不利、定价与付酬机制缺陷、权利管理范围狭窄、垄断性经营等问题。版权集体管理改革的措施包括制度重构、角色转换、技术创新、拓展服务等。  相似文献   

9.
版权补偿金制度在我国并不是一个正式的法律术语。利益平衡是版权补偿金制度的理论基础。文章论述了版权补偿金制度是数字环境下保护版权的必然选择,能够有效平衡权利人和社会公众利益。在数字环境下我国保护知识产权令人堪忧,版权补偿金制度在我国既有实施的必要性,又具备实施的可行性。对于实施版权补偿金制度的可操作性方法可以从确定补偿金制度的调整范围、设立和完善集体管理组织的与补偿金的金额和分配比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10.
德国数字版权法律制度体现了典型的大陆法系的特点。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德国不断对原有版权保护法律制度进行修订,如《规范信息社会著作权法》《附属版权法案》等一些专门针对数字版权保护的法律,对我国数字版权制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我国数字出版法律制度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数字出版法律制度存在的数字版权制度不健全、法规可操作性不强、缺乏统一的数字化标准以及数字出版准入许可、权利管理信息、长期保存制度缺失等问题。提出了要完善数字版权法律制度,明确有关法律条文,加快数字化标准建设,健全法律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版权修订:对公众利益的最大维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著作权利益平衡的观点出发,介绍了新技术环境下澳大利亚版权修订的背景与过程,对版权修正法中提出的公共传播权、合理使用制度以及图书馆权利例外的规定进行阐述与分析,探讨澳大利亚版权体系对公众使用者利益的维护,力图为我国数字版权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作为知识产权重要组成部分,版权在网络数字技术的强烈冲击下,制度、实践等方面都受到了多重挑战,版权侵权现象严重而得不到有效治理.换言之,随着数字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我国原有版权制度在大量数字盗版面前最得捉襟见肘.为了迎接这一挑战,我国有关机构制定、修订了系列版权制度,这些完善立法所做的努力,不仅缩短了与国际水平的差距,而且对于版权人的权利保护、侵权人的惩罚、促进版权产业的快速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智能时代,当前我国立法所构建的合理使用制度因范围过窄、操作性不强而难以有效适应数字版权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以《著作权法》的立法目的 为指引对数字版权的合理使用进行司法扩张适用.然而,司法上的扩张适用仍面临法律规范不完善、配套制度不健全等理论与现实困境.对此,应从构建衡平化裁判模式、划分三阶心证程序、引入类型化裁判基准、重构"正常使用"认定标准、确立著作权人的证据协力义务进行路径构建,以推动数字版权保护、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动态集锦     
《出版参考》2012,(36):51-52
欧盟委员会同意制定现代化的版权法框架12月5日对数字经济中的版权问题进行辩论后,欧洲委员会同意数字经济的版权现代化之路。在一份声明中,欧洲委员会称其目标是"确保版权规定符合数字产品的需求"。欧洲委员会将制定现代化的版权框架,保证版权持有者应得的权  相似文献   

16.
版权贸易是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传统版权贸易在交易链条和交易效率等方面难以适应数字经济的新环境,数字经济则从交易对象、交易场景、交易模式和产业链等方面为版权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文章立足数字经济背景,探索我国版权贸易模式创新的可行路径,从交易方式、消费模式、交易场景、交易范围等方面作出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17.
范彧 《编辑之友》2012,(5):100-102
在当下数字网络时代,私人复制问题给出版行业和版权人利益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冲击,版权补偿金制度成为各国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选择。文章主要以德国版权补偿金制度为借鉴,提出了我国建立版权补偿金制度的初步想法。  相似文献   

18.
数字版权纠纷案件数量的迅速增长与技术复杂性的提升,使数字版权侵权的维权陷入困境。数字版权纠纷解决现有机制在面临数字版权纠纷发展趋势时已经捉襟见肘,解决机制亟待转型。数字版权纠纷解决机制的转型应考量日益加剧的数字鸿沟带来的风险,以及网络用户制度信任的衰微,并合理利用web3.0时代的前瞻技术。实现数字版权纠纷解决机制的转型升级,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推进数字版权纠纷三审合一和交互式审理机制建设,进一步优化数字版权纠纷案件的管辖规则和证据规则;另一方面需要不断优化数字版权纠纷的在线解决机制,扩大在线调解的适用范围,完善在线调解协议的效力制度和执行制度,建立专门的数字版权纠纷在线仲裁平台,提升数字版权纠纷仲裁解决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9.
魏佳  李慧 《出版广角》2022,(10):88-91
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产业蓬勃发展。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出版模式的变革及传播方式的演化给我国数字出版著作权法律保护带来诸多挑战。文章对《费晓雾的奇幻天空》数字版权案件进行分析,针对我国数字出版著作权法律保护目前仍存在的数字出版侵权维权难度大,数字出版版权授权不规范,数字出版版权交易合同不完善,数字出版准入许可制度不健全等问...  相似文献   

20.
黄先蓉  邸铭 《出版广角》2016,(16):22-25
本文基于我国国情,探讨了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引入版权补偿金制度的利弊以及可行性,并认为在数字权利保护技术没有成熟和新的平衡机制没有出现的情况下,版权补偿金制度不失为弥补版权人损失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