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影响其身体健康和致贫、返贫的主要因素,究其原因则有农民基本医疗保障的缺失以及经费投入不足、医药过度涨价和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多个方面。构建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主体,以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民家庭合同保健制度为补充的"四位一体"的农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是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宏观背景,系统考察"限水减地"后农民的生存行动和农民家庭生计途径的多元化趋势。在综合分析全流域农民家庭生计途径变化的基础上,用家庭收入来源多样性佐证农民家庭生计途径的多元化。该研究选取农民家庭纯收入为主线,即以家庭非农纯收入占家庭总纯收入的比重作为反映收入多样化的二元因变量,并作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口规模"、"水浇地面积"、"从事农作劳动时间"、"粮食产出收入"、"家庭生产开支"5个自变量对流域内农民家庭收入多样化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医师是一个平凡的岗位,又是一种神圣的职业。医师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病人,他肩负的是人命关天的重任。因此,医师需要有高超的技术,更需要有一颗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医师的成才之路比其他专业人才要漫长。"干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对医师来说再确切不过。医师的成才包括业务技术和道德修养的成才。这两方面,除了个人的刻苦努力之外,还需要他的医学前辈、同事,甚至他的病人来帮助和指引。达万明教授从事临床工作已四十多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社会阅历,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知名血液病专家,他对自己的成才经历有深刻的体会。他不图名利,不辞辛苦,愿意将自己的经验和教训留给后来者。新时代需要一大批像他这样的医务人才,这是人民的期望,时代的呼唤。而发掘这些知名医师身上的精神价值,将为改善当前的医患关系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4.
农民"看病难、看病责"已经成为影响其身体健康和致贫、返贫的主要因素,究其原因则有农民基本医疗保障的缺失以及经费投入不足、医药过度涨价和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多个方面.构建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主体,以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民家庭合同保健制度为补充的"四位一体"的农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是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经济危机软着陆与“三农”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什么"三农"问题在我国长期占据重要的位置?1999年中央在给"十五计划"提出指导意见的时候就提出以人为本。如果说以人为本是前提的话,就应该是以农民为本,因为中国人口中的最大多数还是农民。"三农"问题当以农民为首,然后才是农业和农村。  相似文献   

6.
农村和谐发展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以宣传科学发展观为重点,引导农民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是以弘扬自强不息精神为重点,引导农民摒弃"等、靠、要、看"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关键的是激发、调动、发挥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让农民行动起来。  相似文献   

7.
戴伟娟 《未来与发展》2008,29(1):78-81,77
理论上农民被一致认为是我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实践中农民的角色却更像旁观者.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成了他们的"代言人".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并形成长效机制是当前面临的紧迫课题.而韩国"新村运动"同样有"农民为主体"和"自上而下推动"的基本特征,并在运动初期很好调动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时我国新农村建设很有借鉴意义.本文分析后认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应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对面临的问题进行分类;了解农民的迫切需要,设计行动项目,吸引农民参与:赋予农民选择和实施项目的独立性和主动权,形成制衡力量;建立培育"能人"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4):I0019-I0020
<正>[导读]一把剪子、一套课件、一本书,南京农业大学陶建敏教授每到一处,当地种植葡萄的农民都争着向他要这"科技兴农三宝"。"科技三宝"为农民带来葡萄丰收年一把剪子、一套课件、一本书,南京农业大学陶建敏教授每到一处,当地种植葡萄的农民都争着向他要这"科技兴农三宝"。"将来,这里的一些新品种有可能成为农民的摇钱  相似文献   

9.
唐葵 《科协论坛》2007,(8):370-371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农民,解决以农民为首的"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打破造成"三农"问题的制度性障碍,改变城乡分治的政策框架和制度安排,由政府为广大农民提供与城市居民均等化的基本公共产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城乡统筹发展为推动滞后的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打了一针"催化剂",也为构建与农村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公共财政框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
农村文化战略已经走过了以保障农民的文化参与权和文化享有权为核心的发展历程.当前的新农村文化发展战略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建设农村和谐文化、培育乡间文明风尚"为奋斗目标.以加强思想教育、科学技术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农民群众为主导的多元主体参与为条件,保障农民以文化享有权和文化创造权为核心的各项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11.
如果把农民群体看做是金字塔,那么塔顶便是"创业型"农民,塔中是"学习仿效型"农民,塔底是"传统型"农民。在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为此,完善农业人力资源培育体系,大力培育创业型农民,加快  相似文献   

12.
宛敏华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0):10-11,14
从调查湖北省农民的家庭收入和消费水平入手,试图对本省农民物质生活质量现状做一个现实整体的描述,并分析呈现这种现状的影响因素,探索农民现今的物质生活水平与"生活宽裕"理想目标之间的现实差距,以真实的数据资料为"十一五"期间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的改革攻坚工作提供可信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4,(1)
正[导读]一把剪子、一套课件、一本书,南京农业大学陶建敏教授每到一处,当地种植葡萄的农民都争着向他要这"科技兴农三宝"。"科技三宝"为农民带来葡萄丰收年一把剪子、一套课件、一本书,南京农业大学陶建敏教授每到一处,当地种植葡萄的农民都争着向他要这"科技兴农三宝"。"将来,这里的一些新品种有可能成为农民的摇钱树。"今年这个春节,陶建敏又泡在了他的70多亩葡萄试验园里,"冬季修剪很关键,一剪子下去就关系到当年产量"。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地方置中央三令五申划定的农民减负"高压线"不顾,振振有词地打起了向农民收钱乱摊派的主意,理由是"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这是一种谬误。中央明确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更多的是强调农民是受益主体、决策主体——各级政府才是新农村建设义不容辞的投入主体。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是  相似文献   

15.
农民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体,农民文化主体性是文化共享与创新的主旋律。阐释了农民文化主体性的特征,分析了农民在文化的传承与共享中存在自觉意识淡薄、参与能力不足、"文化寂寞"等瓶颈,提出了通过强化农民"三自"要素、坚持"吸纳"与"本真"并存、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以增强农民文化主体性地位,加快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其知识和技能水平已成为决定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因此,通过培训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及利用各种生计资本的能力,对丰富农民生计策略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对我国农民收入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的农民培训模式,并结合四川省培训现状进行讨论,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许军  刘连英  王小溪 《学会》2010,(8):59-60
<正>潍坊市坊子区黄旗堡镇科普站位于黄旗堡镇安泰社区办公楼,占地300多平方米,是坊子区科协在全区的重点试点单位,是全镇的科普惠农服务中心。近些年来,该站以"服务农民、培训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为宗旨,实行敞开式服务、窗口式办公、规范化管理,站内设施完善,达到了有标牌、  相似文献   

18.
为破解西藏农牧业发展"后继无人"之忧,加快构建西藏农牧民教育培训体系,进一步加大西藏职业农民培育力度,文章在全面分析西藏农村劳动力现状基础上,根据对职业农民的认识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需求,认为在西藏加大职业农民培育极其重要和必要。针对职业农民特点,文章提出要从创新培育方式、明晰培育内容、科学确定培育对象、创设培育载体等方面加快推进西藏职业农民培育步伐。  相似文献   

19.
以银川市为典型研究区域,对"城中村"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对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难以实施、覆盖率不足、被征地农民医疗保险制度难以衔接和被征地农民失业保险处于真空状态是社会保障制度欠完善的根源,从而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科协论坛》2014,(12):50-50
<正>我喜欢给农民讲座,喜欢农民的田间炕头,因为有我的存在,能给农民带来效益,做农民最喜爱的人。——姜大光姜大光是辽宁省农委金农热线"12316"首席专家,高级农民技师。作为一位农民出身的农业科技传播者,20多年来,他走遍了辽宁所有基层乡镇,探索出了"农业科普技术推广网""农资产品推广网""农副产品销售网络"三网结合的"姜大光"科普信息推广模式。姜大光作为长期活跃在辽宁黑土地上的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