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12月,群众出版社出版《我的前半生(全本)》时,我曾写了一篇编辑手记,当时的考虑是给社里留下"编辑手记"体裁的文章,以补充一本书的出版史内容。记得,在这篇手记的开头,我曾写道:"……趁着尚未年深日久、记忆比较清晰的时候。"最初的信息"全本"出版四年后,群众出版社又出版了"灰皮本",当时的说法叫"三  相似文献   

2.
在我的印象中,由中国出版协会少读工委、中国编辑学会少专委与《中国出版》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中国少儿出版优秀编辑手记征文活动,已经是第三届了。审读这些优秀的编辑手记,尤其是其中的主题出版、儿童文学、少儿科普等几个核心板块,能够一次比一次更清晰地感觉到这些手记文稿的鲜明特点。首先,优秀的编辑手记多数有赖于所编辑图书的高质量、高品位。  相似文献   

3.
在办刊实践中重视"读者来信",是编读对话展开的重要前提.但光有这一前提似乎还显不够,作为编辑,还必须重视编辑意图的表达.编辑意图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编辑手记"便是非常普遍而重要的一种.笔者曾担任一家面向学生的、省级青年期刊的执行主编,每一期都要写一则"主编手记",与"读者来信"并列地编排在一起,其目的在于,为刊物营造一种平等、亲切而生动的编读"话语场".这里,笔者结合具体的"手记"文字,对编辑手记的撰写理念略加归纳.  相似文献   

4.
<达利的骗局>才刚刚上市,尽管对市场有一些比较乐观的预测,但畅销与否都是未知数,一切都有待事实来检验.因此,这一篇"编辑手记"的内容只能局限在对出版上市之前的工作的回述,而非有多少诱人的经验来做介绍.  相似文献   

5.
《达利的骗局》才刚刚上市,尽管对市场有一些比较乐观的预测,但畅销与否都是未知数,一切都有待事实来检验。因此,这一篇“编辑手记”的内容只能局限在对出版上市之前的工作的回述,而非有多少诱人的经验来做介绍。  相似文献   

6.
《中国图书评论》开设的“总编辑手记”这一栏目,很有特色,也很有价值。约我为这一栏目写点什么,思索了一下,想到了我们编辑的“五角丛书”,就谈谈编辑这套丛书的体会吧。这套丛书出版以后,引起了读者的浓厚兴趣。试销时,书店  相似文献   

7.
《回忆亚东图书馆》一书出版于1983年11月,算起来已经二十多年了。当时,我写过一篇“编后记”,只扼要交代了必须向读者交代的事。前不久,和一位朋友偶然谈起编这本书的情况,朋友以为值得记下来,会有人要看的。既然当初没有写“编辑手记”,只好写篇“补记”了,只是年深日久,有些事已经记得不那么清晰了。这部书稿的价值1981年学林出版社刚办起来,上海市出版局局长宋原放告诉我们,“文革”前上海有一个出版文献资料编辑所,一些出版界的老人在那里整理资料、写回忆,有的还是很有价值的。他特别提到,有一本汪原放回忆亚东图书馆的稿子,你们拿来…  相似文献   

8.
如今,专栏结集出书是图书出版的常见现象,也是编辑组稿的一条捷径.不过,专栏有人气而出书遇冷落的情况也常有,即便是名家的结集、名专栏的结集,也存在由"专栏"向"图书"转化的问题,毕竟,文章一篇篇分开读,和放在一本书里一起读,感受是不一样的,这实际上也是编辑的一种 "二度创作",我编辑的第一套书"纯棉时代·感动书系"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套书是为专栏女作家赵婕的随笔集量身打造的,下面说说我这次"二度创作"的全过程,以飨编辑同仁.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大期间,我作为正式代表,除了开会,还每天赶写一篇《十四大手记》,在《经济日报》上发表,前后连续写了九篇。这些手记见报后,在读者中引起了一点反响。我心里很清楚,这九篇《手记》都属于“急就章”,读者之所以产生一点兴趣,无非是看在“一边开会,一边写稿”的份上。其实,这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怎么会想起写《手记》?许多朋友这样问我。我的回答是:“逼”出来的。我这次是第二次写党代会手记。1987年,党的十三大期间,我也写了九篇手记。当时的情况是,分配给《经济日报》采访十三大的记者名额只有两个(其  相似文献   

10.
如今,专栏结集出书是图书出版的常见现象,也是编辑组稿的一条捷径。不过,专栏有人气而出书遇冷落的情况也常有,即便是名家的结集、名专栏的结集,也存在由"专栏"向"图书"转化的问题,毕竟,文章一篇篇分开读,和放在一本书里一起读,感受是不一样的,这实际上也是编辑的一种"二度创作",我编辑的第一套书"纯棉时代.感动书系"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套书是为专栏女作家  相似文献   

11.
正一1923年的春天,我的爷爷叶圣陶经朱经农先生介绍进商务印书馆工作,正式开始了他的编辑生涯。那年他29岁。1982年,爷爷为刚刚创刊的《出版史料》写了一篇题为《我和商务印书馆》的文章。人们常常引用的爷爷说的"如果有人问起我的职业,我就告诉他:我当过教员,又当过编辑,当编辑的年月比当教员多得多"那句话,就写在这篇文章的一开头。  相似文献   

12.
在这个世界上活着,自然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每个人的方法都不一样,未必可以照搬。这是一篇看似要跑题的编辑手记,可是我从来不觉得做廖一梅老师的书的感悟会和其他感悟一样,千篇一律。我喜欢廖一梅老师说的,年轻的时候就应该胡闹的,这不是吗?  相似文献   

13.
在这个世界上活着,自然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每个人的方法都不一样,未必可以照搬。这是一篇看似要跑题的编辑手记,可是我从来不觉得做廖一梅老师的书的感悟会和其他感悟一样,千篇一律。我喜欢廖一梅老师说的,年轻的时候就应该胡闹的,这不是吗?  相似文献   

14.
眼光·胆略韦君宜同志的《老编辑手记》出版已经五六年了,偶然在书库里找到,很快就读了一遍。以我的感觉,此类著作,一般都很好读。之所以好读,并不是写了什么引人的故事,也没有时下流行的“上房”、“上墙”一类人物情节。这是一本“手记”,一位从事编辑工作几十年的老编辑在编稿之余信笔写下来的一些有关编辑工作的随感。不论是给文学青年的信,抑或是读稿札记,抑或是读书随笔,都写得那么朴实,那么从容,朴实从容的娓娓而谈中,虽然没有引用什么名人语录,摘抄什么经典,并不作佶屈聱牙、坐而论道状,似乎是一本无足轻重的小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编辑学的一个开拓者──记中国编辑学会常务副会长邵益文先生任言《新闻出版交流》编辑部的王力先生,几次向我谈起,希望我写一篇有关邵益文先生的专访,向编辑学界的朋友们介绍这位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编辑学研究的倡导者。说熟悉,是因为邵先生曾在中国出版...  相似文献   

16.
评《出版科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这些年来,在从事《编辑之友》编辑工作中,我曾陆陆续续地接触到各地编辑出版的出版类专业刊物,从内容到形式上的大同小异,是这些刊物给我留下的一个总体上的粗略印象。在这样一种总体印象的背景下,我见到了复刊后的《出版科学》期刊。 可以说,我同样是以专门刊物编辑的挑剔眼光来审视它的。然而我欣喜地发现,复刊后的《出版科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在由新闻出版总署与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联合举办的"中澳出版论坛"上,多位中方人士认为,编辑发稿量不断猛增,显然是我国有些图书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上海译文出版社资深编辑张建平回忆说,他初当编辑时,全年发稿指标不过三四十万字,而现在年轻编辑的年发稿量,竟多达两百万字。我也曾同一些编辑聊过,发现编辑发稿量猛增这一现象,不仅相当普遍,而且有不少情况比报道的还  相似文献   

18.
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爱无疆--林秀贞采访手记》,前不久获中宣部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 "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该书是一部报告文学,是作者九次采访"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林秀贞的采访手记.  相似文献   

19.
“买卖书号”的经济学思考张辉冠编辑手记:自然界曾有鲸鱼集体自杀现象,那是由海洋环境条件的变化所致;我国出版界出现了“买卖书号”的出版社“慢性自杀”为,也有其社会客观原因。虽然国家有关部门下达了禁止“买卖书号”的规定,但如不从改变社会客观条件根治,出版...  相似文献   

20.
我在一则思想日记中曾写过这样的话:在我走上编辑生涯的第一个工作日,我读到一位资深编辑的一篇短文,标题是“多读书,爱交游,勤动笔”,这一句话九个字我奉之为编辑工作的座右铭。若干年后重读此文,赫然而惊奇地发现作者竟是不时有书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