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近年来,黄河水量持续偏枯,可供水量减少,供需矛盾增加。笔者从论述黄河水资源的特点入手,分析了黄河水资源紧缺的成因,提出了合理利用黄河水资源的建议,以期实现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规范黄河取水申请、审批及监督管理,使有限的黄河水资源更好地为沿黄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近日,黄河水利委员会正式出台了《黄河取水许可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并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3.
1黄河断流的成因及其产生的危害 黄河属于资源性缺水河流。它以占全国河川径流量2.2%,水资源总量的2.5%,承载着全国12%的人口、15%的耕地和50多座大中城市供水任务。黄河水资源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支撑了中国9%的GDP,是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部崛起战略的基础和保障。母亲河千百年来形成的流域自然环境为黄河子孙提供了繁衍生息、发展壮大的良好条件,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使用却越来越失去了理性,致使母亲河的健康每况愈下,频繁断流。进入九十年代几乎年年断流,1997年黄河竟出现断流226天,断流河段长达704km的严重现象,断流时间和河段出现逐年延长的趋势。黄河断流虽然有自然原因:1、天然径流量减少,1990年以来黄河源区径流系数明显减小,减小幅度接近1/4。2、降水量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4.
《治黄科技信息》2005,(6):18-18
黄河网报道近日,《2004年黄河水资源公报》已编制完成,并在黄河网上正式对外发布。《黄河水资源公报》是按年度反映黄河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内容主要包括水情概况、蓄水动态、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量分析、水质调查评价及重要水事等。  相似文献   

5.
《治黄科技信息》2010,(3):20-21
面对方兴未艾、遍布流域的新兴工业园区,黄河水资源保护的任务显得比以往更为迫切。记者5月20日从黄河流域工业园区水资源保护座谈会上获悉,黄委将与流域有关省(区)携手,依照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针对位于黄河流域的各类工业园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水资源保护工作,实现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在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黄河水资源紧缺,流域内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因此。探讨如何运用现行法律中关于水权的规定来解决黄河水事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制定《黄河法》,将有利于促进黄河水资源利用、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与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黄委主任李国英联合出席本次会议的其他31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呼吁尽快制定《黄河法》,为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关键是建立行政管理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水权制度。而明确水权概念,是建立水权制度的基础。水权制度作为水资源管理法律制度的核心,是涵盖水资源国家所有,用水户依法取得、使用和转让等一整套水资源权属管理的制度体系。与此相适应,我国应该确立一个综合性的水权概念,“水权体系说”即是把所有与水资源有关的权利聚集在一起,其强调水权的综合性,符合我国制度建设的需要。水权概念的准确确定实际上就是水权权属范围的划定与规范,也就是建立一套完整的水权体系。因此,以水权概念为基础,确立一个由水资源所有权、环境用水权和水资源使用权组成的水权体系,将有助于我国构建科学的水权制度。  相似文献   

9.
面对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我国将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力度,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划定三条“红线”,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实现水资源持续开发利用,必须理清思路,提高认识,在农业领域大力推进节水灌溉技术的产业化,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资源管理新机制.  相似文献   

11.
依河南山川平原之势和气象特征,结合引黄、山前水库群开发、南水北调,淮河的治理与开发四大水利工程,建议河南省实行“南蓄、北调、中突破”的水资源开发战略。南蓄,建立淮河流域20年一遇防洪体系,同时开发近30亿吨年工程供水;北调,与南水北调工程相配套,开发黄河下游水资源调度工程体系;中突破,解决河南省中部和豫东水资源紧缺困扰之势。实现黄淮海平原开发目标。为实现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应用计算机科学与系统工程理论开发水资源调度系统以求实现高效余缺互补的水资源管理与调度。  相似文献   

12.
《治黄科技信息》2004,(1):25-26
12月25日,记者从黄河水利委员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1999年国家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与调度以来,黄河在天然来水量持续偏枯的情况下,至今已连续4年实现不断流,这是通过科学的水量调度手段,精心配置有限的水资源,经过上中下游团结治水而获得的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13.
《治黄科技信息》2008,(1):17-18
黄河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2%,但却灌溉了全国15%的耕地,养活了全国12%的人口。随着黄河流域及其相关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河道外用水持续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以至于进入20世纪90年代,不堪重负的黄河年年断流,不仅给沿河城镇居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带来极大危害,而且加剧了河道萎缩和主槽淤积,尾闾三角洲生态系统也遭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14.
面向21世纪的中国水资源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了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评价了我国水资源的分配现状,提出了水资源市场中的水权转让应注意的问题和水权交易中的价格组成及水价种类。  相似文献   

15.
"三江源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江源区”水资源现状、产水环境、开发利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并就如何实施有效管理与保护,满足该区不断发展的工农牧业生产的需要,保障全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永续利用的需求,提出了对策、思路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黄河汛情的测报、防汛和引黄工程设计,还是水资源的统筹调配、使用费用征收,还是黄河治理开发研究,都需要以准确可靠的河道流量数据为基础。只有做到河道流量测算数据的准确,才能保证黄河防汛及水资源管理置于稳固的根基之上,才能实现决策科学正确、方案切实可行、运行高效有序、结果可测可控,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健康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维持黄河生命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龙艺 《考试周刊》2011,(46):238-240
作者以沱江流域为例,运用水量平衡的方法,对沱江流域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状况进行研究,结合沱江流域经济社会现状及发展目标,对水资源进行供需预测,分析流域水资源供需形势,在水资源供需平衡研究的基础上,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案及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黄河干流全长5464km,其中省际边界河段就有12处,长约1500km,占黄河干流的27.5%。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涉河建设项目越来越多,黄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趋尖锐,省际边界地区的水事关系更加复杂,部分地区的水事矛盾突出、问题敏感,如果对水事纠纷的处理不当,将会严重影响边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近年来,黄河流域省际水事纠纷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要实现治黄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推动黄河治理与开发的全面进步,承担着治黄重任的基层单位必须坚持创新。黄河基层单位担负着防汛防凌、防洪工程建设与管理、水资源管理与调度等重大治黄任务。如何把创新融入到各项治黄业务工作中去,以创新推动治黄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是一个值得研究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努力探索开封引黄涵闸防淤减淤技术在实践中的作用,着重把握防淤减淤技术的目的、措施、原则、方式、管理机制等相关课题的研究与对策,正确处理好防淤减淤与提高开封黄河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和供水保证率的关系,对开封沿黄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