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教育》2004,(2):44-45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将于2009年全部完工,三峡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与三峡工程密切相关为实现与三峡工程齐飞的宏伟目标,学校制定了《三峡大学2001-2010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2.
葛洲坝职教中心是为适应葛洲坝工程和三峡工程建设需要,由国有特大型企业葛洲坝集团公司创办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基地,由三峡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葛洲坝职工大学、葛洲坝水电学校、葛洲坝旅游学校等组成。其中三峡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是由葛洲坝集团公司与三峡大学合作举办,由湖北省教育部门批准,于2000年挂牌成立的高职学院。葛洲坝水电学校是全国首批重点中专学校。  相似文献   

3.
三峡大学坐落在世界水电之都、中国旅游名城、三峡工程所在地湖北省宜昌市,是经教育部批准,于2000年6月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  相似文献   

4.
领导寄语     
《21世纪教育》2004,(2):F003-F003
沧桑逝水,风习递嬗。从2000年6月合校以来,三峡大学刚刚走过了三年的历程,过去的三年,对于三峡大学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三年!在这三年里,三峡大学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全校师生员工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十  相似文献   

5.
三峡大学     
三峡大学位于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所在地、世界水电之都、中国旅游名城一宜昌市。她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湖北三峡学院合并组建成立的一所综合性大学。三峡大学现占地206.7公顷,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63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6.
2000年12月,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由三峡大学与葛洲坝集团公司合作举办的三峡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在葛洲坝职工大学正式挂牌成立,成为三峡大学外联式二级学院。几年来,学院在校企共建机制下,坚持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的办学方向,成功探索出了一条校企合作发展高职教育的道路。到2003年,学院在校生规模已发展到3000余人,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三峡大学合并后与区域的互动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战略分析法,分析了三峡大学与区域"互动发展"战略的形成依据与运行机制,同时对"互动发展"战略在地方高校中的推广应用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8.
2011年4月9日上午,湖北高校研究生校园媒体研讨会在三峡大学隆重举行。《中国研究生》杂志编辑部副主任关长空、宜昌市社科联主席熊文斌以及《中国研究生》杂志武汉通联站、三峡大学研究生处、《三峡大学学报》编辑部等部门负责人出席了研讨会。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等14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研究生代表和三峡大学50余名研究生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上,三峡大学研究生工作部许文年部长和关长空副主任分别致辞。随后,与会高校的研究生代表们对各自的校园媒体情况作简要介绍。宜昌市社科联熊文斌主席和《三峡大学学报》编辑部皮  相似文献   

9.
三峡工程是“四美具”的特大工程。四美者:防洪、发电、通航、南水北调。建设三峡工程最大的目的是防洪。天有不测风云,如果1860、1870年洪水再现,江汉平原工农业生产基地损失之大,就可能比建设一个三峡工程的费用还要多。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是无法替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0月21日至27日,湖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在三峡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省40多所高校的80多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宜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以及三峡大学校长到会祝贺。会议由中国地质大学教授、第四届学报研究会副会长王享君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第四届学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邱紫华作了学会工作报告。邱会长对近5年来我省高校学报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地回顾和总结,并对第四届学报研究会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特别指出,第四届学报研究会在促进内部刊物转正,改善编辑条件,实现编辑工作现代…  相似文献   

11.
三峡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是由葛洲坝集团公司与三峡大学合作,在葛洲坝职教中心的基础上建立的高职学院,现有在校高职学生近4000人.学院的学生党建工作,原属葛洲坝职教中心党委,归口葛洲坝集团公司党委领导.为了进一步加强学院学生党建工作,2004年3月,成立学院学生党总支,归口三峡大学党委领导,将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纳入到高校党建工作系统,理顺了学院学生的党组织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三峡大学“物联网”本科新专业建设为背景,结合四年来实践和发展,介绍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的改革和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三峡大学近年来推进研究生教育体系创新改革的情况,即:坚持规划引领,建立长效的研究生教育机制;坚持需求导向,根据学科与学位点建设绩效评估结果进行动态调整;坚持质量导向,创新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全面育人,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几年的改革实践,三峡大学逐步建立健全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导师队伍考核评价体系、学科与学位点动态调整体系、人才分类培养体系,为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万先进  王朗 《襄樊学院学报》2011,32(11):64-67,84
随着2010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至175m,库区进入了后三峡工程时代.主要针对巫山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运用SWOT方法对优劣势、机会、风险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基于巫山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为促进全国高校之间翻译教学理念及翻译人才培养交流,"2015第十届中西部地区翻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定于2015年10月23-24日(周五-周六)在三峡大学(湖北宜昌)召开。会议将由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主办,由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1.会议主题:多元文化视野下的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  相似文献   

16.
三峡大学     
张建林 《湖北教育》2010,(5):F0002-F0002
三峡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于2000年6月29日合并成立,是湖北省“十五”“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大学。200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签定协议,决定部省共建三峡大学。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三峡大学校训——"求索"的精神内涵解读,从"爱国、自强、求真、创新"的三峡大学精神培养调查问卷分析,提出三峡大学大学生"求索"精神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三峡工程是20世纪我国建设规模最大的工程项目。三峡特殊的峡江环境与群体凝聚氛围是三峡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三峡工程建设在改变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三峡库区文化资源的传承。本文以三峡工程建设为基础,梳理三峡库区的文化资源,研究三峡库区文化资源的保护,对区域文化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背景材料】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三峡工程于1993年进入施工准备阶段,1994年正式开工,1997年大江截流成功,计划2003年开始通航、首期发电,2009年全部竣工,总工期为17年。三峡工程是长江干流上,也是世界大河干流上已动工兴建的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期以来,三峡库区农业资源利用不太合理,经营单一,工业基础薄弱,设备陈旧,城乡经济发展缓慢,生产力水平较低。兴建三峡工程,国家向这一地区投入了大量的移民补偿资金和促进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20.
经过近2年的实地调查、分类统计,三峡大学校园内人工种植植物共计155种或变种,隶属76科,130属。本文对三峡大学校园人工种植植物的组成和观赏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植物配置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