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张贤亮小说塑造了一系列各具风格的女性形象,而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又都与作家早年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同时也是作家心中深藏的女性情结--性爱情结和母爱情结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
莱辛在<又来了,爱情>中通过塑造两位女性形象,诠释了女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的爱情与命运,从而反映出作家对女性以及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原松 《科教文汇》2009,(13):222-222
莱辛在《又来了,爱情》中通过塑造两位女性形象,诠释了女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的爱情与命运,从而反映出作家对女性以及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周敏 《科教文汇》2011,(35):65-68
赛珍珠在1938年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她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她在著作中塑造中国女性角色的能力。本论文旨在揭示赛珍珠在塑造中国女性形象时所采用的独特视角,以此说明赛珍珠极力强调中国女性的勤劳、勇敢和忍耐力,以尽力重塑中国女性在西方读者心目中的积极形象。同时,赛珍珠通过这些中国女性角色表达了她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5.
赵宇 《科教文汇》2008,(24):226-226
《简·爱》是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虽出身悲惨却能够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女性形象。简·爱的光辉形象体现了妇女不甘于社会指定她们的地位和权利,而要求在工作、人权以及爱情上平等的意识。使其称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全新女性。  相似文献   

6.
哈罗德·品特荣获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实至名归。他以写实的手法反映生活的荒诞代表作《归家》。本文试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和俄狄浦斯情结角度出发去分析该戏剧,探究作家的真正动因。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以降,一批最富才情和原创力的作家不约而同地遁入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历史领域,塑造了一批罕见的父亲群像,并对之进行了严厉的审视和审判。文章试图解读作家们这种极端化写作处理背后的叙述策略和思维策略,进而对一些经典文本国民性母题和人道主义话语的内涵作出初步解析。  相似文献   

8.
甘素云 《知识窗》2014,(16):71-71
随着海外文学的蓬勃发展,新移民文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旅美作家严歌苓女士的作品《陆犯焉识》,从多角度分析人物内心变化,重点探讨新移民文学中的典型回归情结。  相似文献   

9.
张静 《科教文汇》2008,(32):256-256
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他塑造出了众多栩栩如生、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在他的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塑造了两类突出的女性形象朵拉和艾妮斯,和辟果提和贝西姨婆。本文着重分析了这两类独特的艺术形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老舍的著作颇丰,他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贤妻良母型的传统女性,家庭恶毒女性形象和符合传统道德规范的新式女性。生活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变时期的老舍,既受现代文明的影响又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并受西方文化的洗礼。所以在老舍作品中特别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中表现出深层的文化心理倾向——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怀疑和排斥及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  相似文献   

11.
张虹 《中国科技信息》2012,(15):133-134
女性服饰形象之美,因为她婀娜多姿的魅力与内涵;女性服饰形象之丰富,因为她的选择范围远远大于男性;女性服饰形象之变化,因为她有着千姿百态的外貌与形态。从杭州女装服饰形象与消费文化研究入手,管窥中国现代女性服饰形象塑造,文章分析其内涵与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不仅领袖和领导人具有浓烈的英雄情结,连一般人也会有。但是英雄情结既是领袖本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大众心理和行为的需要,因为很多人在内心深处渴望和需求这样的英雄来保护自己,并给予自己以公平、幸福和美好的生活。英雄情结,当然可爱。但如果英雄情结过分张扬和稍稍偏离应有的主题,就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从而导致不仅仅是个人历史的转向,而且是全社会的迷失和历史进程的扭转与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13.
邓静姿 《科教文汇》2013,(17):64-65
武者小路实笃是日本“白桦派”的代表作家。《天真的人》、《友情》及《爱与死》三部作品是其代表性的失恋物语,当中塑造出来的女主人公形象正是武者小路实笃所追求的理想的妻子形象。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三位女主人公的形象,归纳其共同点,并将之与武者小路实笃的感情生活及成长经历相结合,发现其中的关联,找到这些女性特质的原型和创作的动机。  相似文献   

14.
《源氏物语》是整个日本古典文学中成就最高的作品之一,其中塑造了许多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在众多女性形象中,存在着“年轻的继母”这一形象群。本文通过对较具代表性的藤壶、空蝉、紫上三位“年轻的继母”的形象分析,试图窥见作者紫式部个人人生经历对作品人物塑造的影响,及她对于这一社会现象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萧红的小说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底层女性形象,以多重视角冷静地展现了女性身体的苦难、精神的苦难、命运的苦难,具有浓烈的生命悲剧意识。本文通过分析萧红笔下的女性形象,揭示出女性苦难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6.
萧红的小说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底层女性形象,以多重视角冷静地展现了女性身体的苦难、精神的苦难、命运的苦难,具有浓烈的生命悲剧意识。本文通过分析萧红笔下的女性形象,揭示出女性苦难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7.
赵树理创作了一大批具有浓厚山西生活气息与地方色彩的作品。在他的作品中,赵树理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落后女性,一类是进步女性。在这两类形象内部之间同样也存在着差异。从这两类女性形象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入手,深刻揭示了当时山西农村女性所具有的共性与个性,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真实生动的农村女性画卷。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世纪,要着力塑造新形象,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这是中共江西省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的新世纪发展战略。它不仅继承了赣文化传统,体现了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而且反映了江西人“不崛起毋宁死”的共同心声,是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凝聚着浓厚的赣文化情结。  相似文献   

19.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一个傻而多情的贾宝玉形象贯穿文章始终,藏族作家阿来在他的《尘埃落定》中也塑造了一个天生的傻子形象并赋予他运气、命运和超自然的洞察力。两个与现实格格不入的傻子却是小说的中心,作者塑造他们究竟具有怎样的意义,两个傻子的人生究竟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化妆品广告在广告中占据了较大比例,其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更是一道亮丽风景。但是如今化妆品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存在着较多问题,如过多渲染女性身材外貌美,过多追求明星效应,过分的裸露,缺少真实生活气息等。广告是给普通大众看的,广告女性形象也应该符合大众口味,其问题值得认真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