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一思想内容可以选用不同的词语或句式来表达,采用什么样的词语或何种句式效果最好,往往决定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一个合乎语法的句子,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有在语言环境中才能表现出效果的优劣来,所以,语境既是进行言语活动的条件,也是检验修辞效果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单句和复句的句式可以变换。变换句式的目的,是为了大家在平时的说话或写文章时,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用一种恰当的句式,以便取得最好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3.
初中作文要出彩,优化语言是关键。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推敲词语,力求形神兼备;善于合理运用修辞,使语言形象可感;适时来点幽默,使作文情趣盎然;或含蓄或奔放,使作文情思巧生;灵活运用句式,使文章韵律和谐等。  相似文献   

4.
崔竹朝 《科教文汇》2008,(33):244-245
歧义作为现代汉语的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主要有四种类型:语汇歧义、语法歧义、语义歧义和语境歧义。歧义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消除歧义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对于具体的歧义句,可利用语音、语境以及改换词语或改变句式等方法进行消除。  相似文献   

5.
[考点透视]   仿句,就是根据试题设置的语言环境和提供的例句句式特点,在充分了解语意、感受语脉、品味语境的基础上,仿写一个或几个内容相同、句式一致的句子.……  相似文献   

6.
《简爱》是英国颇受欢迎的小说之一,由于其语言风格独特、用词寓意深刻、句式变幻复杂、形式多样、人物语言丰富高雅而被译成多种语言。在李霁野和祝庆英的两个中译本中,从其所用词语、句子和段落等方面比较,可以看出二者语言风格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一般说来,人们运用语言,首先要符合语法逻辑规律,前后一致,不能自相矛盾.但有时我们为了获得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在语言表达时,可以故意突破常规,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故意的制造矛盾,即把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两个概念或词语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这种修辞方式就叫矛盾修辞或相反相成.  相似文献   

8.
谚语是某一民族语言在使用过程中融合当地文化而形成的固定的独特的表达方式,蕴含着浓厚的文化色彩与丰富的民族内涵。谚语的翻译除需兼顾内容与形式外,还需灵活运用文学艺术语言,以形象译形象,以风趣译风趣。本文从素材的选取、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三个方面探讨了韩谚的特点,并论述了韩谚翻译的原则与方法:通过增补词语来点明含义;保留民族文化词语;做到语句工整,并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对不宜直译的韩谚可采用套译法等。  相似文献   

9.
在词语教学中,应该抓关键词,辨析词语,应该以读为主去理解词义,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  相似文献   

10.
谢贵武 《科教文汇》2009,(27):135-135
d小学生正处在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把积累的语言内化为读写能力是改革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语文教学只重理解,忽视了语言的积累,很少进行语言的训练,尽管小学生学过许多词语和句式,但真正积累下来的不多。语言的贫乏导致了运用语言能力的急剧下降,口头发言时有的同学连最基本的完整性,条理性和组织性都没有,作文时语言苍白无力、空洞无味。小学阅读要求也明确规定:小学生必须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  相似文献   

11.
英语电影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信息传播媒介,可创造生动逼真的荚语学习环境,视听教学中看原版电影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和句式的正确使用与否直接体现了对异国文化了解的程度.当语言、语调、节奏、用词、句式达到与美国人的形似,如果又学会了美国人的思维和文化,则可达到神似的效果.文章分析了看原版电影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和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汪毅 《科教文汇》2009,(32):255-255
成熟的作家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风格。“他认为在传达某种信息时,用他习用的语言格式效果最好,用起来得心应手,而且用的是地方”,而他们正是通过这些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达到某种特殊的艺术效果。作家的语言风格一旦形成,往往就成为其文学上的标志性特征,如鲁迅作品中“冷峻犀利”的鲜明风格,让读者能够很容易将其与其他作家区分开来。毫无疑问,老舍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有着独特语言风格的作家,关于这一点,《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评价到:“他(指老舍先生)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显的口语……其所用的语词、句式、语气以至说话的神态气韵。都有他独特的体味和创造。”其实,老舍先生在他的文学创作中,不仅从北京口语中汲取鲜活的字和词加以灵活运用,使得语言通俗浅显、生动活泼,还有意识地对生活中各种句式进行创造性的使用,以简练的语句表现复杂的情感,形成了言简意丰、回味悠长的风格句式。本文拟结合老舍先生的散文名篇《济南的冬天》,谈一谈在这篇文章中出现的几种风格句式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对词语学习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如何实现这个要求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触摸词语的"体温",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想方设法与学生一道把词语的内涵和精髓以有效的方法揭示出来,使文本丰富的词语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相似文献   

14.
采用含语义的词语或篇幅更长的语言片段作为中文短文本的特征描述存在明显的可操作性问题.文章综合探讨了汉字特征在中文短文本分类计算中的可行性以及影响规律,比较了关键词、词语和汉字的类目区分能力,认为后者的分类效果略低于篇幅大的语言片段,但其具有可计算性强和文本覆盖率高的优点;基于类现频次和信息增益复合方法对汉字特征进行了筛选,总结了汉字特征数量减少对分类效果的影响规律;分析了不同特征权重设置对汉字特征分类效果的影响及其原因,认为汉字在词语中的位置参数及其频次参数的有效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汉字特征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5.
陆勋林 《科教文汇》2011,(29):99-100
语言编码度是经验和现象被概念化并被词语表征的程度,不同语言的词语表征的概念抽象程度可能不同,因而造成编码度差异。有些英语词汇的概念比汉语对应词的概念抽象或具体。编码度差异反映不同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传统。编码度差异能使英语词义模糊或近义词混淆。  相似文献   

16.
胡睿 《科教文汇》2008,(8):179-18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语言中的词汇反映了不同文化的差异。本文以动物词语为例,通过分析比较英汉语言中具有相同、部分相同或相异文化涵义的动物词语,没有对应文化内涵的动物词语,以及具有相似文化内涵的不同动物词语等,探究中英文化内涵的异同。通过比较分析两种语言中有关动物的词语,可以透析出文化对词汇的影响,也可以生动地揭示出中英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同时会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7.
辛晓琳 《内江科技》2007,28(8):72-73
在汉英语言中颜色词语丰富多样,使用广泛.本文就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作一些对比,试图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来分析和探究各民族文化发展对颜色词语象征意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语言中的词汇反映了不同文化的差异。本文以动物词语为例,通过分析比较英汉语言中具有相同、部分相同或相异文化涵义的动物词语,没有对应文化内涵的动物词语,以及具有相似文化内涵的不同动物词语等,探究中英文化内涵的异同。通过比较分析两种语言中有关动物的词语,可以透析出文化对词汇的影响,也可以生动地揭示出中英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同时会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9.
论模糊语言在编辑稿件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语言是指在一定语境中,词语的具体含义没有确定解释的一种语言。编辑稿件处理过程中,精心地选择模糊语言材料(包括模糊词语、模糊句子以及已模糊化的明晰语言等)表达意旨、交流思想,既可以大幅度提高稿件质量和审、修(校)效率,又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外围环境。本文探讨编辑稿件处理过程中,模糊语言使用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20.
英语是一门很讲究形式逻辑的语言,但是某些英语语句尤其是一些英语否定句式不能按照表面意思来理解,否则很容易理解错误掉入"陷阱",给英语学习者带来了一定困难,笔者收集了一些平时教学和翻译工作中碰到的英语否定句式,通过对这些英语否定句式进行简要分析,期望对英语学习者会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