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作要求本次习作要求围绕“难忘的……”写一篇作文,要求详见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积累·运用四。习作指导当你打开记忆的闸门,一个个难忘的人,一件件难忘的事,一堂堂难  相似文献   

2.
习作要求本次作文是运用“我们与周围环境”调查活动中收集到的材料写一篇记人或记事的文章,也可以写表扬稿、建议书、书信或调查报告等,文体不限。具体要求详见人教社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积累·运用五。习作指导  相似文献   

3.
犤训练要求犦六年的小学生活多么难忘,许多人和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堂课,写一篇文章,题目可以用“难忘的……”,也可以根据所写的内容另拟。写完后认真修改,使习作内容具体,词句通顺,叙述有一定的顺序。字数在四百字以上。犤作文指导犦重点指导:六年的小学生活,虽然说不上漫长,但你经历过的事,可能你一天都说不完。好好回顾一下六年的小学生活,把在你记忆深处的人、事、课罗列一下,然后从中选择令你难忘的、你认为最值得写的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堂课来写。难点点化:这次作文的题眼是“难忘”,因此,…  相似文献   

4.
一、习作的困难 5~6年级的习作要求中有一条:“能写简单的纪实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其中,“内容具体”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难度很大。张化万老师认为,学生写不好作文,其实并不是学生没有生活,没有内容可写,而是下面的情况制约了他们的习作。我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相似文献   

5.
作文评改教学模式研究是武进市市级立项课题——“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的子课题。在实验研究中,我们根据学生习作心理、习作规律和建构主义理论,创建了学生习作评改“六步”教学模式。兹以《难忘的教训》习作评改示范课为例,具体介绍一下我们分步操作基本策略。第一步:重温目标。引导学生重温习作目标,再次明确习作要求和评改要求。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次写人的习作,从单元内容看,本单元的主题是“师恩难忘”,由写老师的两篇课文组成。从习作内容看,导写部分首先带着我们回顾《师恩难忘》这篇课文写得感人的主要原因;接着以表现师生情谊的情境试图唤起学生对老师的回忆;然后又以《我的班主任》片断为例指出本次习作的要点;最后对本次习作提出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 ,作文教学循规蹈矩 ,效果甚微 ,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始终调动不起来 ,极大地妨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根据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 ,旧的教学方法要改变 ,对学生不再用作文的称谓 ,低年级叫做写话 ,中高年级叫做习作。因此 ,教师作文教学的思路必须尽快转轨 ,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一、从“写具体”转向“内容不空洞”我们有些教师总是喜欢对学生的习作求全责备 ,对写得“不具体”的习作就视为不合格。可事实上有些教师对“具体”的认识有偏差 ,好像越写得多就越具体。有些篇幅长的习作往往水分大 ,废话多 ,有的还很空。有…  相似文献   

8.
潘秋桂 《广西教育》2004,(7A):37-37
修订版小语教学《大纲》对小学阶段习作的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在修订版的大纲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两个明显的改变:一是提法改变:修订版大纲中多处回避了“作文”二字,用“写话”和“习作”来替代“作文”,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循规蹈矩,效果甚微,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始终调动不起来,极大地妨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现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应该把学生能力培养放在重要位置。根据《小学语文新大纲》要求,旧的教学方法要改变,对学生不再用作文的称谓,低年级叫做写话,中高年级叫做习作。因此,教师作文教学的思路必须尽快转轨,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一、从“写具体”转向“内容不空洞”   我们有些教师总是喜欢对学生的习作求全责备,特别是看重“具体”,对写得“不具体”的习作就视为不合格。可事实上有些教师…  相似文献   

10.
零的突破     
六年的小学生活多么难忘,许多人和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堂课,写一篇文章,题目可以用“难忘的……”,也可以根据所写的内容拟定。写完后认真修改,使习作内容具体,词句通顺,叙述有一定的顺序。字数在四百字以上。“天天,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写的作文被登上报纸——发表啦!”晚上,妈妈一进家门就高喊着。“什么?妈妈,您说什么?”正埋头写作业的我一跃而起,不敢置信。要知道,我的作文向来“顶级棒”,自封“榨文大王”,如今作文竟荣登“大雅之堂”,实在不可思议。“怎么,不相信?自己看吧…  相似文献   

11.
六年制语文课本第十册基础训练2的作文训练题是:以“难忘的教训”为题,写一篇作文。(具体要求,详见课本)这次作文是写事的训练,是写“教训”。“难忘”就是印象深,忘不掉,像刻在脑海中一样。“教训”就是从挫折、错误或失败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受到了什么启发或教育。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难免要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或失败,总结这些教训不  相似文献   

12.
第十二册积累·运用四习作要求:六年的小学生活多么难忘,许多人和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堂课,写一篇文章,题目可以用“难忘的……”,也可以根据所写的内容拟定。写完后认真修改,使习作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的顺序。字数在四百字以上。  相似文献   

13.
六年级第十二册积累·运用四习作要求:六年的小学生活多么难忘,许多人和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堂课,写一篇文章,题目可以用“难忘的……”,也可以根据所写的内容拟定。写完后认真修改,使习作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顺序。字数在四百字以上。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的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标准还对不同学段的习作制定了不同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必须讲究训练步骤,首先教学生写几句话,然后教学生写片断作文,最后教学生写成篇作文,同时还要讲究教学方法,把握训练重点。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小学生作文必须通过用词造句、具体记叙、审题立意和有条有理这“四道关”。一、引领学生通过用词造句“关”造句是作文的基础,小学生作文必须从写句子开始。低年级的作文主要是看图写话,设定的内容是现成的,要求教师稍加指点学生即能将其说出。但是…  相似文献   

15.
第十二册积累·运用四习作要求:六年的小学生活多么难忘,许多人和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堂课,写一篇文章,题目可以用“难忘的……”,也可以根据所写的内容拟定。写完后认真修改,使习作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的顺序。字数在四百字以上。  相似文献   

16.
老郭其人     
第十二册积累·运用四习作要求:六年的小学生活多么难忘,许多人和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堂课,写一篇文章,题目可以用“难忘的……”,也可以根据所写的内容拟定。写完后认真修改,使习作内容具体,词句通顺,叙述有一定的顺序。字数在四百字以上。  相似文献   

17.
六年级第十二册积累·运用四习作要求:六年的小学生活多么难忘,许多人和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堂课,写一篇文章,题目可以用“难忘的……”,也可以根据所写的内容拟定。写完后认真修改,使习作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顺序。字数在四百字以上。  相似文献   

18.
案例背景: 在批改作文“最难忘的寒假生活”时,看到一篇写跟爷爷吃麻辣烫的文章,有滋有味。作文评讲课上。我特地挑出这篇佳作推荐给同学们——出人意料的是A同学嗤之以鼻:“这篇作文是抄的!”同学说:“我昨天在《新概念作文》中看到一篇作文和他写的一模一样。”我顿时无语。究竟是谁剥夺了他们说真话的自由?为此我选择本校五、六年级学生作了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找到了“假”习作原因:小学生习惯于或乐于写“假”习作,这与教师在实际作文教学、习作评价时有意无意“立意深刻、内容健康、材料典型、语言优美”等列为小学生习作的要求,更有甚者鼓励学生假借他人作品。  相似文献   

19.
这次作文的话题是“早晨”,“早晨”就是我们展开说话的范围和依据。“习作要求”中说,“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人、景或事写下来”,可见,习作的可选范围是十分广泛的。你喜欢写人就可以写人,你喜欢写景也可以写景,你喜欢写事还可以写事。一句话,你喜欢写什么,只要是你印象最深的,有把握写好的就可以写。  相似文献   

20.
一从“写具体”转 向“内容不空洞”。   我们有些教师总是喜欢对学生的习作求全责备,特别是看重“具体”,对写得“不具体”的习作就视为不合格。可事实上有些教师对“具体”的认识有偏差,好像越写得多就越具体。有些篇幅长的习作往往水分大,废话多,有的还很空,有的教师无形中增加了印象分,却对那些“不太具体”而有实实在在内容的习作大打折扣,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新大纲明确指出:“小学作文的性质是练笔。”小学生知识面窄,表达能力差,不可能去长篇大论。我们不要对他们提过高的要求。按大纲规定:高年级 40分钟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