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适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大力倡导白话文,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其国学基础扎实,又留美求学多年,既提出了中西结合的学术主张,也形成了实验主义、批判主义和实用主义相结合的教学思想渊源。在强调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应积极探索、凝练和借鉴胡适主张的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传道与人格培养相统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等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论胡适的再造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胡适的再造文明刘筱红关键词胡适;再造文明胡适是本世纪初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他为中国新文化的重建所设计的具体规划是: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试图把新文化运动导向非政治的思想文化运动,通过文化范式的转换,来为政治的改良提供良...  相似文献   

3.
樊虹 《教育教学论坛》2013,(27):136-137
胡适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更给予当时和后来的学者很多启发。特别是在教育思想方面,胡适身体力行"完全"教育体制,强调"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坚持教育独立思想等等。本文结合胡适教育思想的一部分内容,希望能给予当代我国教育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胡适在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曾经并未得到正确评价。他在文学革命、实证主义、自由主义、民族文化反省、整理国故等各方面的建树令人惊叹。“发现胡适”的同时,会看到他在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越来越引人关注的形象和地位。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发生有其复杂和多元的因素 ,胡适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和急先锋 ,胡适对新文化运动的产儿———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潮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导引航向的作用。本文试图分析胡适对中国现代民俗学的贡献 ,以期拓宽胡适研究的视阈 ,同时也以胡适为切入点 ,去把握中国现代民俗学的脉搏  相似文献   

6.
李小玲 《宜春学院学报》2002,24(3):59-62,90
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发生有其复杂和多元的因素,胡适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和急先锋,胡适对新文化运动的产儿--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潮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导引航向的作用。本文试图分析胡适对中国现代民俗学的贡献,以期拓宽胡适研究的视阈,同时也以胡适为切入点,去把握中国现代民俗学的脉搏。  相似文献   

7.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首倡者,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本文系统地论述了胡适的文学观,并从几方面论述了其文学观的两重性、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高倩 《现代企业教育》2008,(24):186-187
胡适是中国现代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用现代西方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哲学史。他结合乾嘉朴学与西方的实验主义思想,逐步构造出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为指导思想的科学方法。本文试从胡适实验主义方法论的基石和核心两个方面,来探讨他是如何将科学方法论与中国传统丈化相互融合,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开辟新的思路,以此推动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的。  相似文献   

9.
李小玲 《宜春学院学报》2003,25(5):72-77,115
胡适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无法回避的重要人物,人们对他多有评论和分析,但关于他文学观中的民俗理念却鲜有人论及。笔者以为,这是胡适文学观中的一大特征,同时也是一种很有意味的文学现象。本文选择民俗与文学交叉的视点,着眼于探求胡适民俗思想文艺观。  相似文献   

10.
借用托马斯·库恩的范式理论,从文学史观、写作体例、研究方法三个层面分析评价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1920年代开始,韩国知识界传播界即开始关注胡适和以他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运动。在此之后的90年时间里,韩国先后翻译了胡适一些有代表性的理论作品和文学作品,比较全面地研究了胡适在文学、历史、哲学、社会言论思想等领域内的主要思想,其中除了一般性的报刊文章,还有在韩国的胡适研究中占有越来越重要地位的学位论丈。这些研究,一方面表达出韩国对于胡适本人以及他所代表的中国思想与文化现代化运动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将上述信息传播到了韩国,从而构成了韩国与现代中国关系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了韩国自身现代化运动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与胡适并肩作战,政治思想的分歧使陈独秀与胡适分道扬镳,他们始终保持着朋友情谊.陈独秀晚年的思想又与胡适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13.
新文化教育家胡适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提出了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诸多建议,他强调大学在保留和累积国家高等知识、开拓新科学、发展国家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并主张用西方现代的大学概念和管理理念为中国大学的改造服务。 在中国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倡使用白话文,并针对当时学制存在的问题,倡导效仿英、美学制。  相似文献   

14.
胡适是中国现代影响最大的教育家之一,也是"五四"时期以"科学"、"民主"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他提倡民主与科学,在当时的中国具有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他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主张确立科学的人生观,注重理性化的自由人格,强调科学研究要以大学为中心,并提出"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科学研究方法。从科学发展角度对胡适的科学教育思想进行分析,对当前的科学和科学教育发展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独秀、胡适、蔡元培、鲁迅、李大钊等人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人物。陈独秀已被公认为旗手,那么,排在第二位的是谁?教育部颁行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新文化运动一目只提出陈独秀、胡适,显然,课标的制定者认为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仅次于陈独秀。这是公允的,符合历史事实。1910年8月,胡适考取“庚款”第二批留美生,进入康奈尔大学。他开始学农科,后来转入文学院。1914年,他与赵元任、杨杏佛等人在美国发起“中国科学社”,以提倡科学,鼓吹实业。这是我国第一个科学团体。该团体出版《科学》月刊,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宗旨,在上海…  相似文献   

16.
胡适是我国现代史上一位复杂而又影响极大的资产阶级学者。对于他一生活动的评价,近年来,在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指引下,已渐趋平实。但是,也仍有一些论著对他的评价过酷过严,不够平允。例如一般都承认他为新文化运动的创导者之一的地位,肯定他在文学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但对于他在“打倒孔家店”,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和  相似文献   

17.
论胡适对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适是中国现代学史、化史上的名人物,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促进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和演进。胡适对我国现代教育发展作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推动中国教育的转型,促进科学教育的发展,推广“生活教育、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胡适语文教育思想在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体现在: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立人"主旨与现代语文教育发展方向相一致,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直接被国家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所吸收,胡适的语文教育思想对同时代的语文教育家研究语文教育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叶菊艳 《教育与职业》2006,(34):104-106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原名胡洪(笳)、嗣糜,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他是现代中国文化学术领域的大师和自由主义思想的一们主要代言人,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和“白话文运动”的首倡者,在文化,教育,科学领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朴素 《师道》2004,(1):52-52
当命运使年仅二十六七的胡适与年长他十二岁的陈独秀共执新文化运动之牛耳,成为名震一时的思想领袖之一时,也就注定了要使他成为生前死后、褒贬歧分、永无宁日的人物了。时光悠悠,自二十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