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2 毫秒
1.
为了对全体学生特别是毕业班的学生进行「忠试党的教育事业」教育,含山师范学校最近举行了一次「教师光荣」专题演讲比赛大会。 演讲会整整进行了三小时。同学们运用大量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营造流行音乐的乐器大都以电声乐器为主。一歌一曲是不是通俗或流行的,用不用电声似乎成为一种衡定标准。以至在时下的诸多流行曲中,难以找到未「插电」的作品。然而1993年,这种不「带电」作业的风气极为浓烈,翻唱和怀旧成为欧美乐坛主流,而所谓「不插电」回归原音演唱录音也开始流行。  相似文献   

3.
<正> 1.引言 口语可能表达的意义可以根据动作是否实现分为、 (A) 表示实际实现了某动作的「实现可能」。 (B) 只谈及有实现可能性的「潜在可能」。 (1) a、念願かなって、ついに留学することができた。(实现可能) b、そのとき留学することもできたのだが、家庭の事情で断念した。(潜在 可能)  相似文献   

4.
在日语语法中,表示目的的形式有很多种,「ために」与「のに」便是其中较为常见的2个.二者有相通的部分,同时又有不同之处,对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说,也是一个难点问题.为了帮助学习者有效掌握和区分这2种表达方式的使用,笔者进行一些分析和归纳,以期对日语学习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日语专业学生在学习助词的过程中,经常把[の」与汉语「的」混同使用.从日语教育视点出发,整理和对比中日字典中「的」和「の」的用法,并提出日语教学中教授助词「の」的建议,使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日语助词「の」的用法,提高语言表达准确性,从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一「中華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佈,是我国人民也是我國青年政治生活中的一件空前大事。青年學生同全國人民一樣熱烈地擁護它,並表示了認真学習的積極態度。 過去高中三年級曾設置「共同纲领」一科。教学實践证明:講授「共同綱领」,對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與国際主義思想、樹立共社會主義的政治方向,是有很大作用的。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經正式颁佈以後的今天,為了適應新的情况和要求,就需要在高中三年級設置「宪法」一科以代替「共同綱领」的教学。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决定自一九五五年暑假後,在高中三年級設「中华人民共和國宪法」一科,要求全面的、系統的向高三學生進行憲法基本知識的教育。同時,並决定在一九五四學年度第二學期應届高中畢業班中,將现用「经濟建設读本」的第六五第十章精簡和停授一部分,利用這一時間及時滿足应届高中畢業生获得宪法基本知識的需要。這個决定是十分必要的。事實上,关於在中學高中三年級設置「憲法」一科的問题,早在一九五三年十月,中央教育部即已作出决定。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尚未颁佈及「憲法」一科尚未正式设置之前,曾考虑將原「共同綱领」一科暂時改授「政治常識」,並于「政治常識」一科中,就国家進入新的历史時期後所發生的一些主要的现实政治生活問題一國家在過渡時期的總任務及共他有關問题進行讲授。後因暂用教材「政治常識講授提綱(草稿)」的某些內容较舊,已不適用,因而中央教育部於一九五四年七月又重新規定:「高中三年級『政治常識』科教材暫用『經濟建設常識读本』。」现在,宪法雖已颁佈,但「宪法」一科的課本  相似文献   

7.
李鹏总理批示:「留作业太多,不利于小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主导,有责任、有义务把学生向「四有」道路上引导。我们教师中的一些先进工作者,对究竟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已经历了由「知识型」向「智能性」,又由「智能型」向「个性和谐发展型」的转变。这表明  相似文献   

8.
有位外语教师把英译汉中的汉语「亨利」读成了「亭利」,引得学生们哄堂大笑起来。其间,一位学生小声地告诉他「不是Xiǎng是héng」。不料,他竟悖然大怒:「谁让你乱说话,就你知道!」  相似文献   

9.
呼吁改变「两甩」现象梅海丘呼吁改变「两甩」现象梅海丘目前,农村中学普遍存在着「两甩」现象老师甩「差生」,学生甩副科。老师甩「差生」,就是对「差生」学习上不关心,思想上不帮助,只把眼睛盯在少数的「尖子生」身上。学习上为他们创造种种好的条件,又鼓励,又表...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中的「被减数」、「被乘数」……「某数乘以几」、「某数除以几」……一些人认为它再简单不过了,没什么可解释的.学生也不求甚解,对它的含义也似懂非懂.时间一久,题目中的数哪个是被乘数,哪个是乘数……,就搞不清楚了.如果数学教师能运用古汉语知识讲授这些知识,教学效果自然会好得多.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首先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1.
「人民教育」今年一月號刊登了辛安亭先生所作「普希金專家對語文教學改革的意見當如何理解」一文,我讀了之後,覺得辛先生的意見很有問題,因為它對於語文教學改革是有害無益的。辛先生這篇文章是批評李述先生所作「結合當前实際,學習蘇聯語文教学經驗」那篇文章的,而李先生的文章又是批評叶苍岑先生「論語文教学改革問題」那本书的,因此,我又把他們两個人的文章复看了一遍。我把辛、李、葉三位先生的文章作了粗略地分析之後,覺得李、叶两位先生對於普希金專家指示的理解,基本上沒有什么分歧。但是李先生為什么對叶先生「論語文教學改革問題」又提出批評呢?據我的理解是這樣  相似文献   

12.
一、对常用词,联系有关句子理解。三年级语文教材中出现的词语,大多数属于常用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往往能够理解这些词语。例如《大海的歌》一课中「仿佛」一词,如孤立地提出来让学生解释,大部分学生只能通过查字典解决,但联系「我仿佛听见大海正在唱着一曲新歌」这个句子来理解,学生会很快意识到「仿佛」就是「好像」的意思。 二、对合成词,先分析词素,再结合上下文理解。汉语中的合成词较多,它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词素),每个词素都表示一定的意义,合起来表示一个整体意义。例如《晨读》一课中「思索」一词,「思」是熟字,学生知道它是考虑的意思,「索」是生字,让学生查字典,联系词句会选择「寻找」这一义项,「索」与「思」合成思索,是考虑探求的意思,结合上下文「他用书托着下巴正在认真思索……」来理解,学生会用思考等近义词解释。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日本语>第3册(胡振平主编)中,出现「なんと~だろぅ」和「とんなに~だろぅ」的填空练习题,做此练习时,很多学生不能正确选择,并混淆使用.本文通过大量例句对「なんと~だろぅ」和「とんなに~だろぅ」的意思、用法及异同进行分析和考察,同时,探讨与「~だろぅ」 (感叹)呼应的副词「だんと」和「とんだに」的其它含义.  相似文献   

14.
教学《回声》这篇课文的难点就是如何指导学生弄懂「回声」原理。尽管作者对「回声」现象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述,但学生对「回声」原理还是不易理解。因为小学二年级学生对「声音」的物理属性感知肤浅,涉及不深。什么「声源」、「声波」等知识一概不知,所以要求教师教此课时必须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将文字描述的有关「回声」,用科学的方法转化为便于学生感知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评价语气复合形式「してもいい」主要存在九种用法。从统语论和语用论的角度来看,「してもいい」不能出现在祈使句中。另外,「してもいい」可以出现在疑问句中,但是不能用第二人称作主语。可以接在「してもいい」前的动词的种类很广,只是状态动词很少出现。「してもいい」句有消极地接受某事态的语感。表达"给予许可"和"提案"这两种意义的「してもいい」不适宜对长辈或上司使用。  相似文献   

16.
张亚文 《考试周刊》2013,(31):67-68
「よく」是形容词「よい」的连用形,是常用副词。作者发现很多学生对「よく」的用法不能准确把握。本文通过一些例句进行分析,归纳「よく」的用法,并与近义词「たいてい」做比较分析,以期给日语初学者带来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切莫重「威」轻「信」徐贵臻吕从坤某学校班主任老师,对学生教育不能发扬民主,不讲教育艺术,长期采用高压手段和处罚措施,使班级绝大多数学生对其失去信赖,学生联合上书校长,要求换班主任老师。这种体现在老师身上重“威”轻“信”现象绝非个别,而有着普遍性。“威...  相似文献   

18.
学生时代,我最讨厌这个「阅」字。当做学生的搜索枯肠、苦思瞑想写出了自以为得意的作文交给老师满怀希望得到老师赞扬的时候,当犹豫再三终于决定把自己的心里话写上周记和盘托给老师,希望得到老师帮助的时候……在你的作文、周记、作业的末尾,却只出现一个「√」和龙飞凤舞的「阅」。这无疑是一盆冷冰冰的水,当头泼下。这样「阅」往往使学生感到不悦。  相似文献   

19.
「より」与「何より」都是日语中经常出现单词。「より」有两种词性:副词、格助词。「何より」是由「何」和「より」组成的短语。对于「何より」中的「より」的词性,一般认为是助词。有的甚至明确指出「何より」中的「より」是格助词。那么「何より」中的「より」究竟是什么词性呢?此文作者综合了各家关于助词、格助词、副助词的说法,结合具体的例句,通过分析论证指出「何より」中的「より」是助词但并非格助词,并且经过进一步研究论证指出「何より」中的「より」其实是一个副助词。  相似文献   

20.
周悦 《考试周刊》2013,(73):97-98
「モレル」、「モル」、「コボレル」和「アフレル」这几个词在日语中叫做「類義語」,也就是汉语中所说的"同义词"。它们的基本含义虽然都有"露出、溢出"之意,但在内涵上却稍有不同。本文着重从「モレル」与「モル」的异同,以及「コボレル」与「アフレル」的异同入手,其中也将涉及「モレル」和「モル」与「コボレル」和「アフレル」的交叉异同,进而谈谈四个词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