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的民间歌曲,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在劳动过程中,尤其是集体协作性较强的劳动,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劳动者常常发出吆喝或呼号。这些吆喝、呼号声逐渐被劳动人民美化,发展为歌曲的形式。从最初劳动中简单的、  相似文献   

2.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是原始人类在与自然的适应与创造的漫长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在人类或近人类语言产生之前,他们在劳动和生活过程中,由于运动时肌肉的张驰和工具器物运用的协调配合,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音调、音高的轻重缓急和强弱来表现表达思想,传递信息,进行相互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3.
劳动过程中的需要是产生劳动号子的必要条件,这是民歌中所有劳动号子的一个共同特点。同时,劳动号子也是人民群众在劳动过程中思想感情表达的载体,因此号子又具有表现功能。在川江行船的劳动中产生了《川江船夫号子》。在不同劳动条件下,船夫们创造了具有较强实用功能与较高艺术表现力的号子音乐,这些号子音乐生动地再现了川江行船的劳动过程和船夫们坚定、乐观、勇敢的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4.
初一年级音乐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音乐知识中,有“劳动号子”这样一个 内容。教材中定义为“是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带有呼号的民间歌曲”。在教师 用书中定义为“是一种直接伴随劳动而歌唱的歌曲”。上述二者作为劳动号子 的定义,讲述较粗略,语言也不详细,甚至出现定义都不相同的情况。在教学 实践中,如何把握上述内容,成为一个较难讲清楚的问题。通常,不予详述,只 是介绍性的解释,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主。这种教法,对于学生认识的深入明 显有不足之处。因此,在备课时,我首先从劳动号子产生的过程去挖掘,通过 对其起源、发展过程的研究,理清其来龙去脉。再将其还原到课堂上,使学生 对其本质有清楚的认识,并通过它去认识更高一级的音乐艺术。在授课过程 中,我运用探究方式来引导学生完成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5.
一、音乐的历史追溯和特质内涵1.劳动是产生音乐的根源音乐的产生和人类历史相伴而行。恩格斯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类的科学理论,1876年他写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指出人类从动物状态中脱离出来的根本原因是劳动,劳动的进行、语言的出现和人类大脑的发达,奠定了音乐产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音乐是一种表情性艺术,最初是从劳动音响和劳动呼声发展而成,同人类的生产活动有着密切联系。它的出现是人类表现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古人刘安云:“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今人常任侠在论述音乐和舞蹈时,认为它们都来源于劳动,是劳动所创造。实际上,音乐同歌曲和舞蹈在最初是浑然一体的,以后才在日渐发展的歌曲音乐之外形成了器乐。音乐作为一种特别形式的艺术,并不是只有抽象的变动的曲式而没有客观的生活内容。音乐同文学、绘画、戏剧、雕塑、建筑等其它种类的艺术一样,也是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生活,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给人以审美享受的。罗马尼亚音乐家艾涅斯库写道: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非常古老的洪荒时代。在还没有产生语言时,人类就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节奏的劳动号子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便是最原始的音乐雏形;当时的人们在庆贺丰收和分享劳动成果时,往往用敲打石器、木器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喜悦、欢乐之情,这便是原始乐器的雏形。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千百年来,音乐是一直在人类生活中显得那么不可缺少。在我们周围,不少人对音乐的了解仅限于歌曲。冈为歌曲具有具体的内容,人们从歌词中对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预先已经了解,觉得所表达的内容很明确,在欣赏过程中可以随着音乐的发展变化联想起有关的人物、意境或情节,并同作曲家对这些内容的情感体验产生共鸣。然而这只能是一种对音乐的误解,当人们唱着明确的歌词时,以为这就是音乐,实际上,他们所理解的只是语言艺术和音乐艺术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劳动歌曲是民歌的一种,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雪域高原、河湟谷地,曾有古羌人、突厥人、匈奴人、回纥人、叶蕃人、党项人、吐谷浑人共同劳动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古代化。而今又有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世居民族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化遗产创造了光彩夺目的民间艺术。因此,青海被世人誉为民歌的海洋,劳动歌曲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歌曲是伴随劳动而产生的,在各类形式的民歌中,劳动歌曲应该说是最古老、最久远的了。古代的劳动歌曲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相似文献   

10.
音乐与文学渊源已久。劳动创造了人类.同时也孕育了一切艺术。诗和歌就是从人类为生存而开始繁重劳动的那一天就产生了,并且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古代的诗就是歌,如最早的“夯歌”、“纤夫歌”等,既是歌又是诗。诗和歌的交融也就是音乐与文学的最原始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刘德林在《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发表文章指出,劳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劳动技能的传承和创新,需要在劳动生产中延续,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的培养更离不开劳动实践。劳动不仅产生和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满足人类基本的生存需求;在劳动过程中也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文艺作品、诗歌、美术、音乐等都是来自劳动生产过程。列宁曾指出,年轻的一代不能脱离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12.
周口地区历史悠久,千百年来,生活在这儿的劳动人民创造积累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而周口民歌是周口文化宝库中流传广、曲目多、直接表达人民心声的一种艺术形式。 70年代末,周口地区文化馆在全区城乡展开了广泛的民歌挖掘工作,整理出民歌1000多首。这些民歌,根据音乐形态及现演场合,可分为解放歌曲、劳动号子、宗教歌曲、灯歌、叙事歌、小调、叫卖歌曲,下面就其种类与各自的音乐特点,一并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3.
我国各民族多声部民歌的发现 ,改变了“中国民族音乐没有复音音乐”这一论调长期左右音乐理论的状况。多声部民歌的发现 ,最早是在五十年代 ,但它的产生则远可追溯到母系社会后期。现存的多声部民歌按内容来说多为与农业有关的劳动歌曲、祭祀歌曲以及婚恋、风俗歌曲。中国各民族长期以来一直沿袭着农耕为主的农业社会形态 ,一些集体进行的传统社会活动 ,如祭祀、劳动、集体求偶等 ,为这些多声部歌曲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在历史的长河中 ,这些风格各异、五彩缤纷的多声部歌曲为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增添了绚丽的色彩。随着社会的进步 ,工业…  相似文献   

14.
李丹 《中国成人教育》2006,(10):153-154
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它的本质是人类思想情感的本能表现。音乐能力是音乐创造的基础。音乐能力包括音乐感受力和音乐表现力(Power ofSensetion and expression in music)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声乐演唱中音乐表现力的作用,并通过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音乐系声乐教学模式的分析和对声乐演唱中培养音乐表现力的探索,进一步提高声乐演唱中音乐表现力。一、音乐表现力声乐演唱中准确、生动的音乐表现力会让人感到如诗如画的艺术境界。会使歌曲产生深刻的艺术感染力。演唱者良好的音乐表现力是富于表现力地通过歌声传达歌曲的情感和内涵…  相似文献   

15.
原始舞蹈粗犷、单纯、情感执着、群体意识等,正是原始民族舞蹈的普遍性特征。它充当着原始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原始舞蹈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劳动,正是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也为原始舞蹈艺术产生提供了物质前提;原始舞蹈产生主要源于人类求生存发展的劳动生活需要,并根据各种需要形成了如原始狩猎舞、图腾舞、生殖崇拜舞、原始战争舞、原始巫舞以及原始自娱舞等不同的舞蹈形式,模拟性是这些舞蹈形式最大的外部特征。  相似文献   

16.
泰州地区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盛行于民间的劳动号子是具有原生态特征的广大普通百姓的艺术创造。兴化茅山号子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深入研究这些形同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活化石"的劳动号子,既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华传统优秀民间音乐的理解和认识,也有助于推进泰州形神兼备的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相似文献   

17.
合唱是一种声乐演唱形式,指的是由两组以上的歌唱者,按照不同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音乐产生于劳动生产和生活斗争中。最初的音乐是与劳动结合一体的在古代集体劳动生活中,人们为了协调劳动动作,为了减少在劳动中疲劳,以及因感受到劳动的欢乐而发出某种劳动呼声,那就是初期的歌唱。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性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感情的纯洁是形成高尚道德的基础,而这种感情正是音乐和歌曲培养出来的。"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的,包括爱家乡、爱劳动、爱科学、尊敬师长、孝敬父母、互助友爱等。同时,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在进行音乐审美教育时,要寓德育于美育之中,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净化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9.
声乐艺术最初是为表达人类情感而产生的,随着应试教育在我国艺术领域的普及,许多高中声乐教师逐渐产生对声乐高难度技巧的技术崇拜,忽略了学生对于歌曲细节处理的探究,使得音乐的表现力大打折扣,达不到歌曲原本的艺术效果。本文就自己在声乐学习工作的过程当中对于高中声乐特长生演唱歌曲的处理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歌唱是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综合艺术。歌曲的旋律一般都是在歌词的基础上产生(当然也有例外,如填词歌曲),而歌词能直接、准确地传递着情感和思想感受。这是其它任何音乐艺术形式都不能与之相比的。语言是人类互相交流思想感情的特殊工具之一。歌唱则是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综合了语言、人声和音乐于一体的声乐艺术。歌词是无声的,歌唱却是有声的。如何使歌唱者最快、最准确地领会和表达出歌词所蕴涵的内容和感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将歌词有声化,即朗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