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们的身边,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景,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在玩耍,一不小心,被身边的椅子绊了一下,摔倒了,大哭……这时,他的母亲匆匆跑来,一边抱起孩子,一边说:“宝宝不哭,宝宝不哭,椅子坏,椅子绊了宝宝,妈妈打椅子。”  相似文献   

2.
孩子不小心被椅子绊倒了,痛得哇哇大哭。父母立即抱起来,一边念叨着“宝宝乖,不要哭,我打死椅子”之类的话,一边打着椅子,孩子往往就破泣为笑了。  相似文献   

3.
李俊兴 《师道》2008,(7):114-114
快一岁的孩子歪歪扭扭地学走路,不小心撞到了凳子上。孩子放声大哭,奶奶一边抱着宝宝,一边拍着凳子说:“你这臭凳子真不乖,撞到宝宝了!宝宝不哭了,我帮你打凳子了!”奶奶无意间教育孩子要学会转嫁责任。  相似文献   

4.
对自己负责     
我曾在一本心理学专著里读到这样一则很有意思的案例分析: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到一位中国人家中做客,主人两岁多的小宝宝在客厅里跑动,不小心被椅子绊倒,大哭起来。当妈妈的赶紧跑过去抱起小孩,然后一边用手打椅子一边说:“宝宝不哭,妈妈打这个坏椅子,妈妈打这个坏椅...  相似文献   

5.
“过度”教育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使一些制约孩子健康成长的问题日益显现,随之而来的对孩子的“过度”教育(即过分关心、过重压力、过高期望、过早定向)也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下面谈谈笔者对此问题的一些认识与思考。一、过分关心我曾在一本心理学专著里读过这样一则很有意思的案例分析: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到一位中国人家中做客,主人两岁多的小宝宝在客厅里跑动,不小心被椅子绊倒,大哭起来。当妈妈的赶紧跑过来,抱起小孩,然后一边用手打椅子一边说:“宝宝不哭,妈妈打这个坏椅子”。心理学家见此情景不禁有些狐疑…  相似文献   

6.
到一位朋友家去玩,朋友家的孩子不小心被椅子绊倒,哇哇大哭。朋友立即抱起孩子,一边念叨着“宝宝乖,不哭,我打死椅子”,一边用力拍打着椅子。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禁疑惑了:“椅子错了吗?”由于顾及着面子,本来不想说什么,但是转念一想,如果不说,这种做法会不会对孩子产生严重的误导?孩子被椅子绊倒,这跟椅子到底有没有关系?或者是大人的错。大人没有按照安全的要求合理摆放物品,导致孩子被绊倒,这时大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告诉孩子“我错在什么地方”。这样做一则教育了孩子应该合理摆放物品,二则“勇于承担责任”的行为本身给孩子做了…  相似文献   

7.
镜头一一位母亲带着3岁的男孩进了商店。到了楼梯下,母亲让孩子自己爬楼梯,母亲则在后面关切地看着他。孩子一歪,倒在楼梯上,哭了。母亲:宝宝不哭,自己爬起来!周围顾客看到这情景,表情不一:一位胖妈妈,正吃力地抱着她五六岁的胖儿子往上爬。这时把孩子放在地上,一边喘气一边撇着嘴对身旁另一位顾客说:“八成是后妈!”跌倒在楼梯上的小男孩已经自己站起来,一摇一晃地继续往上爬,他妈妈欣喜地看着他……在这位胖妈妈心目中,亲妈就应该是过度保护主义者,就应该代替孩子克服困难。这势必造成孩子的软弱和自卑。结果就会出现这…  相似文献   

8.
教育问与答     
黏人 Q宝宝两岁半,特别爱哭,经常跟在妈妈的屁股后面一边哭一边叫“妈妈抱”。有时候跟他讲道理他会说“宝宝不哭了”,有时候说什么也没用。管不住自己情绪的时候我就免不了对他嚷嚷,可事后又后悔不已。是不是家庭成员太少,宝宝太孤单?还是宝宝的性格有问题?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第一所学校,也是永久的学校;家长是第一任教师,也是永久的教师。无数事例表明,家长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非常大。有两个小故事发人深省。第一个故事叫“学会负责”。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到小区看望一位中国朋友。朋友家中两三岁的孩子在客厅里跑来跑去,不小心被椅子绊倒而大哭。奶奶急忙跑过去抱起小孙子,一边用手打椅子一边说:“乖乖不哭,奶奶打这个坏椅子, 就怪它,就怪它!”美国心理学家大惑不解:“是孩子自己造成这样的结果,并不是椅子的错。应该让他知道,如果他做错  相似文献   

10.
哭是生命的第一个声音,是婴幼儿表达自己最直接的方式,是孩子的语言。父母敏锐而细致地捕捉孩子哭声所表达的意思,给予适当的反应,有利于亲密亲子关系的建立和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0岁~1岁哭多是由于生理的不适从呱呱坠地开始,哭就成了宝宝表达需要和不愉快的重要手段。饿、冷、热、尿、便、困、怕、感染、疼痛都会引起宝宝的啼哭。那孩子的哭声到底代表什么意思,是闹情绪还是生病了?这个问题常常使一些年轻的父母困惑。其实宝宝的啼哭有不同的模式,可以用它来帮助父母辨别宝宝啼哭的原因。“宝宝饿了”、“宝宝渴了”———宝宝的…  相似文献   

11.
在与人接触、交往,与人建立良好关系上,作家赵树理可作为我们的榜样。据一本书上说,老赵下乡有个经验,不抱不哭的孩子,一边哄哭着的孩子一边和大嫂说话,很快就亲热地交谈起来了。起初看到这儿,我以为定是写书的写错了,该是抱起来不哭的,正哭着的不会去抱。孩子正哭着,你去抱,不是自讨苫吃吗?  相似文献   

12.
陈锦燕 《师道》2014,(5):38-39
你敢去抱哭着的孩子吗?据说作家赵树理下乡工作时有个经验:若看到有人带着的孩子在哭,赵树理同志会接过孩子一边哄一边与大人拉话,若孩子继续哭。那人也不会怪他,若孩子不哭了人家还会感谢他.这样他很快就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我觉得赵树理同志的聪明之处在敢于在孩子处于逆境之时给以关怀。在人处于逆境时,  相似文献   

13.
早教QA     
Q如何引导宝宝做家务?宝宝爱洗碗,妈妈洗碗,宝宝也来帮忙,弄了个高高的椅子,带上手套就来了。问题是碗洗好了,宝宝还没玩够,把身边所有能放到水里的东西都放了。其实哪是洗碗,根本就是在玩水,放了一盆又一盆的水呀,想让孩子协助洗碗吧,但是这样浪费水,是否也让人无法接受呀?  相似文献   

14.
生活中,孩子的哭泣,作为家长是再熟悉不过了,比哭泣更常见的是家长面对孩子哭泣时的恐吓或哀求:别哭了,再哭把你怎样怎样;或者是不哭不哭,妈妈给你买什么什么.于是孩子或是不敢哭了,或是在礼物的诱惑下暂时把哭放一边.  相似文献   

15.
人际交往最难的是什么,要叫我说,最难的是接近.道理再简单不过了,没有接近,就没有交往,就像没有开花就不会结果一样. 在这上头,作家赵树理可作为我们的榜样.一本书上说,老赵下乡有个经验,不抱不哭的孩子.若一位大嫂怀里抱着个孩子,孩子正在哭着,老赵会接过孩子,一边哄着孩子,一边和大嫂说话,很快就亲热地谈起来了.起初看到这儿,我以为定是写书的人弄错了,该是不哭的抱过来,正哭着的不会去抱.孩子正哭着,你去抱,不是自讨苦吃吗?  相似文献   

16.
宝宝,抱抱!     
你会抱孩子吗?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困惑了许多新手爸 妈:宝宝是多抱好还是少抱好?用什么样的姿势去 抱宝宝好?是一哭就抱好,还是等他不哭之后才抱 好?多抱会不会宠坏了孩子?  相似文献   

17.
公园里我看到这样的镜头:一个孩子不小心摔倒在地,立刻哇哇大哭起来,孩子的奶奶急忙跑过去,拉起孙子,抱在怀里。一边拍打地面,一边狠狠地说:“打死你这个坏东西,让你跌我家宝宝!”于是孩子停止了哭,也和奶奶一起抬起小脚在跌倒的地面上跺起来。这样的画面大家都很熟悉。而一篇写幼儿生活的小说《小胖和小松》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啪嗒!”小松恰好撞在一个叔叔的腿上,跌了跤。那个叔叔立刻把他抱了起来。可是小松很不服气,跌倒了要自己爬起来,不哭,这才算有本事呢,他跌倒了就从来不要人家拉起来的。“我自己,我自己会起来。”小松说着,又照原…  相似文献   

18.
我和前夫离婚的时候,儿子天天才5岁。前夫离家那天,儿子一边哭着一边不停地问我:“妈妈,爸爸不要天天了吗?”我抱着儿子热泪直流,反复对他说:“宝宝不哭,没事的,妈妈永远跟你在一起,妈妈一定要让你过得比以前更幸福!”  相似文献   

19.
四个月宝宝的特点一般特点:(1)俯卧时可以翻过身来。(2)有支撑能坐起来。(3)会抬起头,把头从一边转向另一边。(4)用两只手抓东西。(5)洗澡时喜欢拨弄水花。(6)看到熟人会激动,有时不喜欢陌生人。(7)对他说话时,他会微笑,并发出尖叫和“咕咕”的声音,喜欢别人对他说话。(8)高兴时会发出“咕咕、咯咯”的声音,咧开嘴吃吃笑。(9)喜欢别人的触摸和拥抱。(10)身边没人会紧张不安。(11)把玩具拿走或不和他玩时会哭。睡眠习惯:晚上睡眠的时间越来越长。许多宝宝可以一觉睡到天亮,每晚有几次相互交替的深睡眠和浅睡眠。宝宝有时在浅睡眠时会哭,或在…  相似文献   

20.
谁的错     
一位蹒跚学步的小孩根本不去看脚下的碎石,就飞奔着要扑进妈妈的怀抱,没想到“扑通”一声跌倒在地上,哭了。妈妈赶紧过去扶起孩子,心疼地抚摩着孩子红红的膝盖,安慰他:“宝宝,别哭,路坏!”然后煞有其事地朝路瞪了一眼:“打——路!”小孩果真不哭了,也喃喃不止:“打你,路,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