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沈巧 《文化学刊》2024,(3):185-188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民航发展历程中的文化传承和技术创新问题。通过回顾和分析中国民航的历史,本文将说明中国民航如何传承其独特的文化,并强调创新在其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本文还强调了中国民航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之间取得平衡的努力,并探讨了这种平衡对未来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晓培 《职业圈》2007,(11X):22-23,13
逻辑实证主义者和波普尔学派将经验事实看成科学发展的基础,力图从经验观察中发现科学发展的逻辑。库恩从历史的角度发现,传统的科学观,都经不起历史证据的比较,科学的发展是在范式的指导下进行解秘的活动,科学革命是范式的改变,范式之间是不可通约的。在这个基础上库恩回答了科学发展的模式,建立了科学发展的历史主义理论,可以说“不可通约性”观点是库恩范式理论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3.
李晓培 《职业圈》2007,(22):22-23
逻辑实证主义者和波普尔学派将经验事实看成科学发展的基础,力图从经验观察中发现科学发展的逻辑.库恩从历史的角度发现,传统的科学观,都经不起历史证据的比较,科学的发展是在范式的指导下进行解秘的活动,科学革命是范式的改变,范式之间是不可通约的.在这个基础上库恩回答了科学发展的模式,建立了科学发展的历史主义理论,可以说"不可通约性"观点是库恩范式理论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竞渡文化因素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认为,竞渡文化从其产生发展到现代,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复杂的演变过程,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生产生活为特征的原生态无意识竞渡文化阶段,即史前文化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以龙神图腾和巫术文化为特征的初始竞渡文化阶段,是龙舟竞渡的雏形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以与端午节俗结合和纪念先贤为特征的节俗竞渡文化阶段,是"龙舟竞渡,纪念屈原"这个具有凝聚力主题的形成和发展阶段;第四个阶段是以朝廷主导和民间文化融合为特征的娱乐竞渡文化阶段,其主题从唐代充满阳刚之气的竞技民俗,转化为了带柔媚之风的大众化娱乐民俗;第五个阶段是以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新文化为特征的现代竞渡文化阶段,随着龙舟被列为正式体育比赛项目以及竞渡新形式的出现,竞渡文化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5.
古琴文化距今已有3 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优美独特的音色和浸染千年文化形成的悠远意境,即使跨越漫长的历史更迭,仍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江苏大运河一带,是古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极负盛名的古琴文化发展繁盛之地,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古琴名家大师,对于古琴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以大运河江苏段古琴文化为例论述中国古琴的古典美学意蕴、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当代传承价值,让更多人认识到中古古琴的文化魅力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桑·桑中·桑女--《诗经》与上古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人类生存形态中生命逻辑与生育观念的形成 ,关系到农桑文化背景下生产与生活的历史方式。桑树的至尊至大的文化命运 ,在一开始就与女性生殖崇拜的历史主题结合在了一起。这种文化逻辑上的联系 ,决定了桑女形象独特的人文内容和审美确认。而桑林作为采桑、社祭活动及桑中之会的自然场所 ,为这种美感的合理生成与充分展示 ,提供了融合着全部自然美质的人文环境和氛围。由于男女游观风气的代代相沿 ,加之女性主题的深刻性及其人文角色的感动性 ,因而采桑 -观桑的文学母题 ,才产生出久而不衰的美学影响。  相似文献   

7.
历史的思维是现代逻辑的东西的基础,而逻辑的东西则是历史的思维在现代理性中的再现。"思无邪"理念作为中华文明进程中最重要的思想主旨符号,既是文之道统,又与政治治理相佐契,其于青海精神的意义是从多维度意识而发。传承其正能量,突显其民族文化厚重性与时代方向,在相互关联上造就青海精神及其内涵中的正当性理由,并成功构造其正当性之民族权威,重塑其理论思维的内在连续性是其哲学化人生之必须。  相似文献   

8.
张之路的儿童科幻电影创作,通过讲述儿童从得到超能力到失去超能力的叙事逻辑,表达了把儿童从现代化社会体制中拯救出来的愿望。他以儿童片与科幻片的方式,呈现了新时期以来主流电影对历史的反思与观照,在以现实主义为主体的中国电影史中占有独特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在历史知识的了解和认知中,我们既要了解相关的重要事件及其影响,更要了解事件发生的经济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逻辑,历史事件的发生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历史事件是在特定经济、社会和文化影响下的人们共同参与或推动而形成的,有其发生发展的偶然性,也有其历史必然性。文化是历史的积累,是较长的历史阶段形成的涉及历史认识、地域风情、人文习俗、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的人们对于事物的共同看法、态度、思维、价值等精神产能和精神体验的总和。了解历史阶段和历史事件,就是为了借鉴历史事件的历史经验,从历史发展中提炼人类智慧,从历史发展脉络中思考各种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当下的生活和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迪。在历史认识中通过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阶段的文化发展,可以对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阶段各种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交互作用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从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阶段中归纳出更加充满智慧的精神内容,为处理当下问题提供思路,并丰富当前的文化内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元话语理论与议程设置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展开探讨,并将重点放在国际传播话语的议程设置及其规律与逻辑的讨论上。本文认为,西方国家既有的话语体系建立在殖民扩张、大国博弈、国家利益驱动的逻辑基点上;突破西方国家的话语屏障,建立融通中外的中国话语体系,同样需要遵循历史、现实逻辑,即文明逻辑、大国逻辑、制度逻辑和人类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11.
刘红岩 《文化学刊》2015,(1):200-202
一提到日本料理,大家就会联想到寿司、刺身等美食。日本的饮食文化得益于其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更新,在外来文明的影响中不断进步。环境影响饮食文化,饮食文化亦反映环境,饮食是生命存在之根本,反映一定的社会现象,从日本的饮食文化中能够体会到日本独特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12.
哲学社会科学是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性支撑。包括新闻传播学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正在探索构建国际传播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过程中形成合力。当下,需要进一步理清各个学科进入国际传播领域的历史逻辑、理论视角和经验边界,进一步挖掘哲学社会科学学者的原创力、行动力和连接力,进一步发挥各类智库在知识生产和思想引领方面的潜能,努力发挥好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历史进程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3.
职业技术教育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培育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实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通过对人的职业性的锻造,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这一模式既应遵循普通教育的规律,同时又有其独特的规律.从逻辑学角度来看,职业技术教育有其内在的逻辑必然.  相似文献   

14.
王水连 《职业圈》2007,23(7X):175-176
职业技术教育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培育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实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通过对人的职业性的锻造,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这一模式既应遵循普通教育的规律,同时又有其独特的规律。从逻辑学角度来看,职业技术教育有其内在的逻辑必然。  相似文献   

15.
作为20世纪上半叶分析历史哲学的大师——贝奈戴托·克罗齐,其提出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著名论题,这不仅需要从克罗齐构建的"精神哲学"整体来批判地认识,从精神自身发展就是历史、历史与哲学的同一性等重要概念来理解,更要从历史认识论角度来认识。克罗齐把历史认识中的主体与客体的认知关系用精神或者思想沟通在一起,并使历史和哲学因为关于当下的"精神"而实现同一,于是主体所作出的历史判断及所形成的历史认识因为关于现在而具有了当代性。当代性历史认识的意义在于通过逻辑意识指导下的历史判断追求历史真理。  相似文献   

16.
逻辑分析法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方法,又是构建理论体系的方法。冯友兰在其哲学巨著中,不仅运用逻辑分析法,阐释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些艰涩的概念和命题,创立了有别于宋明理学的“新理学”体系,而且提出了独到的逻辑分析法的思想。笔者试图相对地撇开其哲学方面的崇论闳...  相似文献   

17.
柳永开创的"屯田家法"可谓是宋词中开天辟地的独特章法之作,其独特性主要体现在独特的时间转换、独特的空间转换及以赋写词三方面,此后文人们对"屯田家法"的继承与发展也体现了此章法的合理性和深远意义。本文主要对"屯田家法"的独特性及后人对其的继承与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如何对待民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问题上,理论界一直存有分歧。由歧见而引发的论辩有时是十分激烈的。中国的民族音乐,其中包括从文献保存和世代沿袭下来的古代音乐亦即我们常说的传统音乐和至今仍然流传于各地的民间音乐,堪称千姿百态,浩如烟海。其独特的艺术品格和魅力,不但至今仍保持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也是我们今天 以发展和创造新的音乐文化的母体与基因。  相似文献   

19.
一座古城丰富的人文历史与文化沉淀,从社会学的视角考察是人口的构成因素,从历史学的视域是历史的层累因素,而古城的藏书文化乃是两者动因的结合,此乃探索镇江藏书文化之动因的新窗口。人口因素构成社会经济的基础,而人口流动是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因,历史上的三次大移民为镇江的文化发展提供了最关键的人口动力,人口经济繁荣推动教育发展,而教育发展给藏书文化发展带来了机遇。镇江的地理环境也是吸引历史上文人墨客不可或缺的因素。镇江藏书家著书、刻书,丰富镇江藏书文化。宗教活动及藏书与宗教书籍的刻印成就了镇江藏书文化多样性,流动和沉淀的张力构成镇江藏书文化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0.
书法作为中国的独特艺术,展现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与品格。随着时代发展,女性书法家越来越受人关注。同时,女性书法独有的艺术特性使对女性书法进行专门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本文主要从女性书法的空间构成和审美特性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并结合历史上著名女性书法家风格特征的分析来进一步加深对女性书法的认识,希望对促进我国女性书法研究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