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冲击,中医药文化具有独特功能和价值,为树立中国自信提供了坚实支撑,对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讲好中医药文化故事,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底气;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骨气;展示中医药文化贡献,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志气。  相似文献   

2.
立足于我国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之上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文化自信的提出不仅是应对文化多样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争夺国际话语权的时代需要,更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之需。我们需要在引领培育、继承转换、交流互鉴和创新发展中华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3.
杨君祎  胡中卫  奚淼 《文化学刊》2023,(10):117-120
公共图书馆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党的历史经验总结好、传承好、发扬好。立足新时代新起点,公共图书馆必须从坚定文化自信中激发自强动力,从提升服务效能中实现创新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文化的充分肯定和自豪,是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强烈执着和追求。文化自信具有中国化、大众化和国际化的显著特征。深厚的历史传统和伟大的发展成就是中国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文化发展中带来诸多消极负面影响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重大挑战。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根据十九大报告关于坚定文化自信的论述和精神,结合实际需要采取若干具体策略,对于提升文化自信并为实现民族复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观念层面内涵丰富,在高校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价值予以充分肯定,对于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坚定文化自信,需要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形成文化自觉,同时要注重文化创新,坚持历史传承和与时俱进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文化延续发展的坚定信心。该文首先分析了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以及新时代青年树立文化自信的意义,其次探讨新时代青年文化自信缺失的现状及原因,最后提出增强新时代青年文化自信的路径:深化时代文化理论认知,丰富文化育人建设载体,巩固社会文化育人功能,以及优化网络文化教育等,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的“软硬”实力,增强文化实践效能,创新文化传播内容与形式,旨在帮助青年树立文化自信,着力赓续红色血脉,持续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7.
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敬畏与信仰,是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的认知基础和根据所在。今天的文化自信来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其会让我们在这一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坚定。本文概述了坚定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并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发展和强大的内在动力,红色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应充分发掘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坚定文化自信提供精神动力。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作为广州近代红色文化的重要宣传载体,应结合时代要求,做好红色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  相似文献   

9.
增强山东沿黄河特色地域文化的育人功效,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任务的应有之义,是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凝聚精神力量的坚实根基。增强山东沿黄河特色地域文化的育人功效,一要明确沿黄河特色地域文化的育人价值,满足学生的文化需求,引发学生的文化自觉,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二要明确山东沿黄河特色地域文化的育人内容,加强金色农耕文化教育、红色革命文化教育、绿色生态文化教育。三要探索山东沿黄河特色地域文化育人的方法路径,做到保供给,充实黄河文化育人资源;抓阵地,推进黄河文化融入课程体系;重体验,创设黄河文化实践育人条件;强环境,营造黄河文化育人氛围。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文化传播是中医药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中医药院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经之路。安徽中医药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有浓厚的中医药氛围及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展中医药文化海内外传播,旨在为国内中小学生进行中医药知识启蒙,让世界更好地接纳中医药文化,目前已初显成效。安徽中医药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在中医药文化传播过程中实现了自我提升、锻炼了综合能力、增强了专业自信,彰显了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1.
文化对于民族、国家意义重大。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有着优良的传承基因,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力培育文化自信成为中国人民的共识。图书馆作为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其文化服务具有育人、引领和服务等多重功能,是坚定民族文化自信的有力途径。该文从文化自信视阈下图书馆文化创新的重要性谈起,阐述新时代促进图书馆文化创新的基本要素,研究分析图书馆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2.
欧阳 《文化学刊》2013,(5):19-24
文化的功能主要有:体现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是中华民族自强、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也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需要,对世界文化发展乃至人类和平与文明进步具有重大意义。目标是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素质全面提升,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全社会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创造力、竞争力显著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3.
高中生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综合文化素养与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息息相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高中生课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其成长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者的需要,也是其自身道德养成的需要,更是其提高综合素养的需要。该文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关系、高中生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及高中阶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要求3个方面对高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实践路径,以推动高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文化囊括了人类创造出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文化主体、文化客体和文化主客体关系基础上的深度自信,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发展一方面要继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要面对时代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基因,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厚滋养。增强文化自信,必须落实文化之"责",增强自觉的文化主体意识;坚守文化之"本",培育稳定的文化价值系统;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永恒的力量源泉。传统优良家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符合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认同。红色家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对传统优良家风文化的延伸。党员干部应充分认识到家风建设离不开传统优秀文化的"根"和马克思主义的"魂",二者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主体。由此,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要以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为动力,并在建设家风的过程中发展文化自信,坚定"四个自信"。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民族医学中的典型,传承与发展中医药文化,既能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自信,也能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的医药学价值。云南中医药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民族医药文化林立,历代名医、流派众多,著述丰富。本文将论述中医文化学科的起步与发展,同时从民族医药文化的发展、国际交流的传播、传承队伍的扩大、传播载体的进步以及传承保障的转变等五个方面梳理云南中医药文化发展历程,以助力弘扬云南中医药文化。  相似文献   

17.
张苛苛 《文化学刊》2023,(12):119-122
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豫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优秀基因是当代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和动力,文化自信自强为实现豫剧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条件。文章分析了豫剧的特点,基于对豫剧与文化自信的内在契合性的深入探讨,明确了豫剧传承与发展的生存困境,并从传播方式创新、群众基础夯实、培养人才队伍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了几点豫剧传承与发展的建议路径,希望能够为我国豫剧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正国家形象是近年来中国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文化自信理论的提出则为新时期国家形象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世界格局复杂化的大背景之下,国家形象与文化自信的关系也引发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温朝霞将文化自信视为国家形象的重要资源,"坚定文化自信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展示大国气度和风范、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精神力量"。许正林和陈少林从国外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角度切入,阐述了坚定文化自信的战略意蕴,认为国家  相似文献   

19.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同,是对自身文化价值及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念,同时文化也是广大人民的精神粮食。因此,文化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新时代,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本文通过长子鼓书的发展状况来阐明如何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0.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文化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性,并且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因此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立足于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