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的研究方法,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历史转向。第一次历史转向,是从推崇思辨哲学转变到摒弃哲学思辨,倡导实证的方法。其内在逻辑规定于马克思的研究对象、任务、习惯和费尔巴哈、英国经验主义的影响,其渊源主要来自于黑格尔、费尔巴哈、圣西门等的实证方法的思想,与孔德的实证主义无直接渊源关系。第二次历史转向,由批判粗浅的经验主义始,创立了实证辩证法。第二次转向主要不是由于外在的推动,而是马克思长期的经济学研究的合乎逻辑的结果。西方主流科学方法论思想从孔德到波普的100多年发展历程,基本上在马克思一生研究方法的两次转向中得到浓缩的体现。马克思是超越自己时代的大哲学家。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怀特海的过程神学之间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们都自称为思辨的哲学,但是每个地方又有着极大的反差。他们开始都是宗教徒,认为神是创造世界的主人。但是,随着科学逐渐地流入思辨哲学,人们的思想开始发生改变。当时的社会科学的背景对于二人的思想具有很大的影响,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相似文献   

3.
现代语言哲学本体论受当代科学思潮、科学哲学思潮和社会科学思潮的影响,由传统思辨哲学的抽象绝对精神本体转向事实、经验现象本体。这种转向的三种趋向:经验实证的事实本体、意识现象客体和实践功用本体。这种转向给哲学提出语言与世界的关系、信息世界哲学本体新的研究方向,但也存在经验主义的局限性,必然走向辩证本体论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与怀特海虽然有着各自的哲学立场,但二者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共通性。以生态文明为视角,从有机共同体、过程集合体、价值诉求三个维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怀特海过程哲学进行比较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解决现实中的生态问题,也能进一步深化我们对于这两大哲学体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怀特海的和谐观以过程哲学为逻辑起点,强调整体视野和整合多元的方法论,呈现出和谐生命状态的审美表征。怀特海的和谐范畴是辩证的、动态的,它包含不和谐的方面并纳入了冒险因素。怀特海设计融合"柏拉图式"和"本尼迪克特教派式"的课程模式,内在地包含着对和谐精神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美国著名哲学家詹姆斯把美国实用主义的开山者皮尔士的抽象的实用主义方法论发展成系统的实用主义理论体系,他的哲学又被其后的杜威所修正。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有了解詹姆斯的哲学才能把握美国实用主义哲学运动的脉络。本文从概括詹姆斯哲学的主要内容入手,阐明了詹姆斯的气质哲学、实用主义和彻底的经验主义分别是其建构调和哲学的前提、调和哲学的核心和本质,试图勾勒出詹姆斯哲学的体系。  相似文献   

7.
在建构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因循思辨的历史哲学传统,也没有照搬实证主义的分析模式。他们认为,研究社会历史这样的复杂性问题,需要借助于哲学和科学之间的方法论空间,需要哲学方法和科学方法的综合集成。历史唯物主义开辟了一条哲学思辨与科学实证相融合的社会历史研究路径,在方法论原则上具有"哲学—科学二重性"。  相似文献   

8.
哲学以其专有的方式把握教育问题。哲学把握教育问题的方式从理性逻辑到复杂性思维,产生了思辨演绎的传统教育学、经验主义教育学、实验教育学、现象学教育学、解释学教育学、分析教育哲学、批判教育学以及复杂性教育学等八种方式。哲学对教育问题的把握方式直接影响着我国教学理论的发展,形成了特有的教学哲学,对我国教育教学理论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影响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策略、思路和方法。哲学认识方式走向多重范式的融合互补,迎合了新时代"五育"融合教育发展的趋势,成为教育研究重要的方法论指引。  相似文献   

9.
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与中国哲学:从过程视角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过程视角考察了当代英美著名哲学家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与东方哲学特别是中国哲学的相通之处,说明过程哲学的某些核心思想更加接近于中国哲学。近年来过程哲学对中国、日本和韩国等东方国家和地区的思想界发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21世纪东方哲学的复兴,尤其是中国当代哲学的重建,可以借鉴过程哲学某些有价值的合理思想。  相似文献   

10.
波普的科学哲学被称为批判理性主义,而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批判逻辑经验主义的经验科学哲学,并对整个现代自然科学做出理性主义的回答。在波普看来,科学哲学、科学发现的逻辑、科学发现论和认识论都是一回事、认识论或科学发现的逻辑应当等同于科学方法论,而他的科学方法论正是证伪主义的方法论、或者叫做猜想与反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